中国移动研究院近日发布了一份官方报告《5G典型应用案例集锦》,这份报告是基于当前国内外5G实际应用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综合研究而形成的。本报告涵盖文体娱乐行业、政务与公用事业、工业、农业、医疗、交通运输、金融、旅游、教育、电力十大行业,35个细分领域。
5G重点应用行业及细分应用领域
5G的网络能力具有大三特点:大带宽(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大连接(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低延时(uRLLC低延时高可靠通信)。本文主要和大家分享这份报告中,5G在文体娱乐行业超高清视频制播方面的应用案例。
5G具备有大带宽和低时延的5G网络能力,以及云平台和边缘计算的共性基础能力,在超高清视频制播应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十大行业应用对5G网络能力的依赖程度
超高清视频的典型特征就是高速率与大数据量,按照产业主流标准,4K、8K视频传输速率一般在50Mbps和200Mbps以上,4G网络已无法完全满足。5G网络的大带宽能力成为解决该场景需求的有效手段。当前4K、8K超高清视频与5G结合的场景不断出现,广泛应用于文体娱乐等行业,成为市场前景广阔的基础应用。
边缘计算,是指将远离用户的云端存储和计算能力向用户边缘迁移,为5G应用提供比云计算更低时延的能力。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协同工作,边缘计算存储处理实时数据;云计算存储处理共享的海量数据。边缘计算为时间敏感的5G应用提供支撑。
当前文体娱乐业发展迅猛,激增的数据量以及人民群众对于娱乐需求的多元化,都对通信网络承载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5G与超高清视频、VR/AR等技术的结合,将拓展文娱内容的传播形态;满足高品质视频制播需求,为2022年冬奥会等重大赛事提供全新观赛体验;同时促进网上博物馆、云游戏等对渲染、画质和时延要求较高的应用普及。
5G在文体娱乐业中的应用概览
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在全球首次推出5G视频制播服务,提供奥运场馆内360度全景直播等5G实感体验服务。2019年,央视春晚首次使用5G网络进行分会场的信号回传和实时直播。
5G加速数字化和视频化融合的进程,体育赛事、新闻事件和演唱会等大型活动对于5G网络的依赖程度正在不断提升,不仅可以让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途径更加多元化,还能为传统媒体带来更多的应用创新。
5G+视频制播解决方案及应用场景
本报告在视频制播应用领域选取了4个案例:
案例1:韩国平昌冬奥会5G体育直播
平昌冬奥会冰上运动场和滑雪场设置了数百台摄像机,可拍摄360度比赛画面与运动员动作,传输到附近的边缘服务器,并通过5G网络发送到云数据中心;观众可在平板电脑上从任何角度观看运动员的高清视频直播以及运动员的数据统计。
案例2: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新媒体平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新媒体平台是我国第一个基于5G技术的国家级新媒体平台,将5G与4K、8K、VR等技术结合,支持超高清信号的多路直播回传,构建超高清直播节目的多屏、多视角应用场景。
案例3:山西太原全国青运会5G直播
2019年8月8日,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在山西太原开幕,5G技术广泛应用于本次运动会赛事直播,“采、编、播、传”环节,为观众提供“不同机位自主看”、“屏幕远近伸缩看”及“360度随意看”三大5G创新体验,满足观众个性化观赛需求。
不同机位自主看 屏幕远近伸缩看
360度随意看
案例4:天津津云5G县级融媒体建设
津云新媒体集团开展县级融媒体中心、4K/8K超高清视频应用、5G移动化采编、融媒体视频互动等项目研究建设,预计未来将在天津各辖县覆盖。项目采用融媒体采编系列产品“和背包”。小巧的和背包可以代替庞大的视频直播车,操作灵活,同时还支持5G+4K、5G+VR传输,可将采访画面实时传输至电视台,实现了多机位、跨地点、低时延的高清直播与远程回传、交互连线等功能。
以上内容选自中国移动研究院官方报告《5G典型应用案例集锦》关于视频制播的案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