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观察丨为什么现在的综艺节目和纪录片越长越像?

“纪录片综艺化是挡不住的,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吸引更多观众去看。”

文丨千寻  来源丨传媒头条独家原创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成为荧屏爆款,让国产纪录片打破了长期的沉寂,逐渐走进大众视野。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B站,2018年《如果国宝会说话》人气爆棚,近期,《风味人间》再度成为爆款美食纪录片,首播播放量即破亿,豆瓣评分高达9.4。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纪录片火了起来,有人说,纪录片迎来了收割流量的时代。一直都被认为相对冷门和小众的纪录片是如何在困境下突围的?作为两档爆款纪录片的生产者,陈晓卿在谈及方法论时,提到了近年来纪录片呈现的综艺化趋势。他指出,纪录片这些年来最大的变化是,创作在“迁就”观众。所谓“迁就”就是在方方面面充分满足观众的视听感受。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稍微有影响力的纪录片,都是偏清新、偏综艺向的。

“纪录片综艺化是挡不住的,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吸引更多观众去看。”在陈晓卿看来,和综艺元素相结合,是《风味人间》的成功之道,也是实现纪录片突围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纪录片的综艺化

回看近几年市场上走红的纪录片,都在向综艺节目靠拢,有的甚至直接定位成了纪实真人秀。

从纪录短片发展成为真人秀节目,不得不提的就是“侣行”系列。最初,这个爆款IP只是张昕宇、梁红两个人的环球旅行纪录,仅有少数热爱探险的观众知道这些内容。优酷土豆集团副总裁李黎偶然看到了“侣行夫妇”拍摄的小视频,决定将这些纪录内容打造成为户外真人秀节目《侣行》,后来在腾讯视频的联合下又催生了纪实真人秀《我们的侣行》等。“侣行”系列将纪录片与综艺真人秀的特点相结合,从开始平铺直叙的呈现两个人的旅行感受,到通过特定的“任务”驱动情节发展,不断制造悬念、强化危险感,加入更多艺术手法和戏剧化成分,并尝试直播、互动等形式,升级观众的视听体验,随着综艺节目的进化不断吸纳其属性和特质,让“侣行”系列常做常新,有了延续至今的生命力。

专注纪录片制作与运营的云集将来对纪录片的综艺化做了多次尝试。虽然在纪录片领域的制作水平备受行业认可,但云集将来一直苦于没有打造出真正的爆款纪录片。尽管背靠SMG,但云集将来一直想要打入市场的生存之战当中,纪录片的综艺化探索成为其发力的方向之一。

2015年,云集将来制作了亚洲首档自然探索类纪实真人秀《跟着贝尔去冒险》。“没有剧本、不背台词、不囤笑料,坚持‘真人不秀’是云集将来董事长、导演干超的拍摄模式,也让节目自带了纪录片基因。但同时,节目也加入了不少综艺元素。首先是明星,《跟着贝尔去冒险》找来了野外生存第一人贝尔·格里尔斯,携手蒋昌建、张钧甯、大张伟、白敬亭等上演明星版“荒野求生”。其次,节目还加入了真人秀必不可少的任务环节,通过任务设定催化冲突、悬念的产生,增强戏剧性。

2016年,云集将来又将《Running Wild with Bear Grylls》的模式搬到中国,打造了自然探索类真人秀节目《越野千里》(中国版),同样将纪录片与真人秀相结合。因为请到了贝爷、姚明、李彦宏一众大咖,这两档节目在当时都掀起了不小的轰动。

以全纪实方式拍摄真人秀节目,虽然在融合度上尚有欠缺,但也让业内看到了纪录片和真人秀相结合的前景和空间,这既是对纪录片的全新探索,也是对综艺节目的一种创新。

“是人的求索,不是人的秀场。迎面是娱乐至死的汹涌潮流,纪录片团队却想做些不同的东西。”干超在今年6月转发了一篇叫做《真人不秀》的文章,并写下这样的评论,可以说是对纪录片全新的理解。

从“舌尖”系列到《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央视在纪录片创作上也逐渐摸索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径,打破了“流水账”的纪录方式,注重故事性的营造以及故事节奏、悬念和矛盾的把握,通过娱乐元素的融入将观众从沉闷、枯燥的人文历史中解放出来,既保留了纪录片的真实可感,又增强了综艺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感,为纪录片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过去纪录片人比较清高,观众说不好,就觉得观众看不懂,没水平。近两年,越来越多的纪录片人开始认识到,纪录片要有尊严的活下去,首先就要打开市场,与产业相结合才能兑现纪录片的价值。以前只要怀揣理想就可以做事,以后则要装一块“市场”到口袋里。

纪录片为适应大众传播必须融入娱乐元素,贴合商业化运作的趋势,而向综艺化靠拢成为纪录片走向市场化的一个必然选择。

综艺节目的纪实性探索

“像《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他们是吃了我们纪录片碗里的东西。”如陈晓卿所说,户外真人秀节目最初就是借鉴了纪录片的“真”,真人实境的拍摄和呈现为综艺节目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真实”逐渐在综艺节目中被放大,陆续出现并深受观众喜爱的慢综艺如《向往的生活》,观察类节目《我家那小子》《妻子的浪漫旅行》,还有以《国家宝藏》为代表的文化节目,都多少带有纪实的特性。综艺节目不断在增加纪实属性上下功夫,越来越多像纪录片的综艺节目出现。

近期热播的《野生厨房》也呈现出了“纪录片综艺”的复合感受,节目借鉴纪录片的手法,加入探寻美食的元素,试图拓展原创综艺的边界,探索综艺的新形式;《上新了·故宫》以“真人秀”+ “纪录片”的全新模式揭秘故宫的神秘面纱,在既定的趣味性之外,演绎出了更深层次的文化解读;腾讯视频播出的《奇遇人生》则带有更明显的纪录片特征,充分弱化综艺形式,聚焦大象偷猎、临终老人和重残身障者治疗等深刻选题。不少观众在看过节目后评价,《奇遇人生》更像是纪录片。

事实上,这个节目的导演赵琦本身就是纪录片出身,且在国际上拿过许多纪录片奖项。定位为真人秀节目的《奇遇人生》,由资深纪录片导演操刀,节目向纪录片靠拢的意图可以显见。与此同时,还有更多纪录片出身的导演,走出原来的平台,试图打破固有的纪录片制作模式,创作新的内容产品。陈晓卿入职腾讯视频,时任副总编辑,兼任稻来纪录片实验室负责人;同样曾供职于央视的李炳成为阿里巴巴文娱集团大优酷事业群纪实中心总监,此前,他是央视纪录片导演、《超级工程》总导演。

传统纪录片人相继加盟视频网站,将自身的纪录片创作基因与视频网站的内容特点相融合,为纪实内容产品带来了更多新的可能。

另一方面,政策背景之下,综艺节目也要在娱乐之外探索更多的人文价值,扎根生活,星素结合成为新的要求,而纪录片的定位和属性恰恰贴合了这种需要,以纪实性探索内容和模式的突破成为综艺节目的一种选择。

综艺节目借鉴纪录片的创作方式,在内容表达上探寻更高的精神内核,纪录片则吸取综艺节目的表现手法,与观众形成共鸣和互动,以平民化、年轻化的语态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两者相互借鉴,在形式娱乐和内容深度之间寻求平衡,对观众而言,能有更好的方式接受人文情怀的传递,享受高级趣味的精神文化内容,对综艺节目和纪录片而言,也成为创新突破、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