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

“水晶葡萄”被“多肉葡萄”取代?

会员权益缩水,年轻人追剧难上加难。

当大部分人疲于生活,他们晚上休息前拿起的必然不是莎士比亚,而是短视频里土味的或油腻的或解压的“低级快乐”。

在国漫崛起的现象背后,以年轻人为主的动漫内容消费者心理有何变化、内容如何脱颖而出?视频平台在如今的动漫产业又承载了哪些新的身份和使命呢?

在互动视频《抉择》中,一众年轻网友也深刻体验了一把这些“艰难选择”。

“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逐渐被年轻人唾弃。

2021年前五个月里,相关企业注销数量达到了200家。

倍速好用,但是非常可悲~

银发网红的忠实拥趸。

自由、暴富,每个年轻人都有一个财富自由的梦想。

如今的主旋律剧集面对的是怎样的观众?这届年轻人为何格外青睐主旋律剧?

年轻一代有新的社交需求,需要新的社交产品,这是业内共识。

一线城市不好留,这一点越来越显而易见。

漫画、汉服、玩具熊、兽装、盲盒、手办......一些年轻人,为了自己的爱好、为了混圈子,就像中了魔咒一样,不停地进行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消费。

明星一茬茬的更换,粉丝一次次的追随,别管这波明星里有没有能成为本命的,粉丝的原则就是:先追了再说。

实际上,电视之所以重获“存在感”,正是因为互联网电视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多元娱乐内容、远程办公、智能互动、在线教育等应用,重新将消费者拉回到客厅的大屏面前。

你所以为的App,可能有想不到的妙用。

2021年,83%的美国消费者选择继续或至少同样多地保持或增加对短视频的消费。

谁说这届年轻人不爱过年?只是他们的姿势变了。

bilibili,早已不是那个小破站了。

为什么新品牌的创业者更年轻了?

B站的年轻观众为何会打破“代沟”,追捧起比自己年龄还大的经典电视剧?这种有趣的文化现象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

正如路透社的研究人员提及,新闻媒体亟需调整当前的新闻议程,增强编辑室的多样性以探索年轻人的特点习惯,让媒体学会与用户产生共鸣。

“红”与“黑”的变奏,使之成为一种值得思考的文化现象。

疫情期间,抖音的国际版TikTok变得更加受欢迎,一季度3.15亿次的下载量创出全球历史记录,尤其是受到欧美青少年和年轻人的欢迎。

据数据,近四分之三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都会在社交媒体上关注一些网红,大多数人都表示社交媒体是他们最常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新产品的地方。

疫情以来各年龄段观众的收视率均明显上升,尤其是15-34岁年轻观众,收视率增幅高达89%,成为疫情之下主动回归电视大屏的中坚力量。

2020年1月24日20:00,2020年央视春晚开播。

我们应当把B站的这场晚会理解为00后带着他们的“二次元”文化来到主流文化广场所做的一次展演和宣示

这一次B站希望给品牌方带来合作的同时,也希望能进一步地发挥平台用户的价值,找到更适合的营销形式。

英国通信管理局统计的年度新闻消费报告发现,65岁及以上人群平均每天收看电视新闻的时间是33分钟,而16-24岁的观众平均收看时间仅为2分钟。

新华社官方微信公众号的背后,正是一个以80后、90后为主要组成力量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