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集团高管震荡,吴文辉团队“荣退”,控股方腾讯程武接手。免费阅读与付费阅读的争议或成吴文辉出走的导火索。作为爆款IP制造机,阅文集团曾输出《鬼吹灯》《盗墓笔记》《琅琊榜》《庆余年》等大量优秀网络文学IP,并收购《我的前半生》出品方新丽传媒。网络文学教父带领创始团队退出后,阅文能否与腾讯深度融合?吴文辉“二次”出走,又将走向何方?
网络文学教父吴文辉又离职 免费阅读模式成导火索
阅文集团联席CEO吴文辉再次传出离职消费,这次他带领联席CEO梁晓东、总裁商学松、高级副总裁林庭锋等部分高管团队一起退出了阅文。吴文辉退出后,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接棒。
阅文集团成立于2015年,是腾讯文学与原盛大文学合并而来,旗下拥有QQ阅读、起点中文网、新丽传媒等业界品牌。
在本次吴文辉离职事件中,阅文官方给出的解释是,吴文辉认为,像许多父母一样,既要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也要适时地往后退一步,学会放手,让孩子开启新的人生历程。
但吴文辉的离开不排除他与控股方腾讯在阅读模式上的分歧。由于付费阅读模式正受到免费模式挑战,耕耘网络文学超20年的吴文辉对付费阅读模式情有独钟。不可否认,付费阅读是吴文辉在行业立足的起点,但是付费阅读的天花板已经越来越低。根据阅文2019年财报,公司月付费用户从2018年1080万下滑至980万,付费比率由5.1%降至4.5%。
在免费阅读支持者的阵营里,免费阅读好处多多。可以用流量换广告,总体收入不会比付费阅读时期低,反而因为吸引大量用户后,实现对单个IP知名度的打造,为后期影视制作提升价值空间。
作为最懂网络文学的“教父”,吴文辉想打造网文帝国,而腾讯的期待却是IP源头。吴文辉本次离职与上一次或许存在某种相似。2013年3月,吴文辉率领起点管理团队出走盛大文学投向腾讯,一方面盛大文学上市受挫,利益分配不均,更重要的是,吴文辉与前盛大文学CEO侯小强经营理念不一致。
在吴文辉眼里,无论盈利模式还是经营理念都不可以背离初心,“学会放手”似乎是他每次面临冲突时的最佳选择。
阅文加码版权运营 依靠爆款IP能走多远
对吴文辉而言,成立5周年的阅文集团未来潜力无限。阅文集团已成功输出《鬼吹灯》《盗墓笔记》《琅琊榜》《庆余年》等大量优秀网络文学IP,并改编为影视、动漫、游戏、音频等多种产品,用户数亿,堪称爆款IP制造机。
自2017年上市以来,阅文集团营收和净利润年年上涨。2017年~2019年,阅文的净利润分别为5.56亿元、9.11亿元、10.9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416.04%(上市首年)、63.75%、20.4%。
在吴文辉看来,阅文亟需基于IP,进一步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的生态和更符合未来趋势的新商业规则,推动阅文在IP构建、生态构建等方面迈上新台阶。
程武接棒后,将推动阅文从“最大的行业正版数字阅读和文学IP培育平台”向“更强的文学内容生态”转型。
据程武介绍,一是内强核心,实现IP培育能力升级,夯实自身基础并加速跨业态开发,推动IP更快成长;二是健壮平台,实现连接能力升级,通过整合阅文旗下多个产品平台与腾讯丰富的产品平台和流量优势,帮助创作者与用户建立更强的连接纽带;三是外展空间,在保持、巩固既有付费阅读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业务模式升级,在拥抱新技术和产业互联网层面打开更多元的价值空间。
空降阅文集团但对程武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上市3年来,阅文集团的股价一直不如人意。2017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当天最高报价突破100港元,市值约千亿港元,但如今已跌至不到40港元,与IPO价格相比,跌超六成。以程武为主的新团队,如何应对免费阅读的冲击,又如何帮助股价不断下跌的阅文重回高位,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并非可以无限扩张,在不断兼并重组中也会面临边际效应递减、管理复杂低效的局面。阅文的控股方腾讯也不例外。
在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业里所谓“强强联合”是一个乘数效应。但如果不能保证原公司的运营独立性,并且维护核心决策层与核心技术人士的价值,不断整合将会导致品牌效应弱化,资产大幅缩水。
实际上,粗放整合也给以腾讯为代表的BAT们带来了管理挑战与人才天花板。人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业务模式、企业文化决定了互联网公司不能侧重垂直集权模式,水平路径适合外延扩张,但这种扩张,如果不能与集团之间形成协同,当每个主体无法实现自身价值时,也很容易失去前进动力,离开成了无奈之下的必然选择。
吴文辉的离开或许也有这层因素。阅文上市时,吴文辉曾反复提及“中国漫威”的概念,希望以网络文学IP为起点,孵化出能够媲美漫威的超级英雄宇宙,离开后的吴文辉能否另起炉灶实现“中国漫威”的理想,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