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证券时报》、财联社、中国电影产业等
6月5日消息,据《证券时报》报道,根据国家电影局通知,全国电影院的开业必须执行统一的时间安排。关于国内电影院恢复开放的进展,国家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组织片源,制作影片硬盘及密钥,并适时安排上映档期。其中,部分省份将制定影院开业工作导则、经营指导意见等,同时强化政策引导和对电影院的资金扶持。
近日,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及各大电影院线发布了《电影院生存状况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今年以来因新冠疫情肆虐而实施的封闭措施,中国的电影业遭受重大打击,国内将有超过40%的电影院可能会破产。
数据显示,将近半数影院(47%)账上资金不足,现金流告急;42%的影院认为自己有“关门大吉”的风险;10%的影院有可能转手继续经营。
调查显示,在三月底,已有20%的影院进行了裁员;另有12%的影院表示,目前正在进行薪酬调整,不排除后期裁员的可能;仍有68%的影院表示坚持不裁员,以各种方式渡过难关、保存实力,以待未来。
裁员的影院大多是1000座以下的中小规模的影城,依此可以判断小规模影院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低。
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总票房22.38亿元人民币,同比2019年下降88%。2000座以上规模影院同比下降87.7%,500-2000座规模影院同比下降88%,500座以下规模影院同比下降91.3%,也证明小规模影院受创程度最大。
影视公司方面,受疫情影响影院关停,电影板块Q1营收同比下降78.41%,除光线传媒外板块各公司均出现不同程度亏损。天风证券认为,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国影院自1月下旬起关停至今,行业及公司均受到重创,当前股价表现已经体现悲观预期,龙头公司估值均处于历史较低位置。分产业链环节看,上游制片方撤档影片待影院复工后将择机定档上映,因而疫情影响程度相对可控;下游院线固定成本较高,业绩压力更大,疫情或将加速长尾影院出清及行业整合进程。
电影板块股价已经体现短期业绩冲击,后续修复行情取决于疫情对影院复工影响。
今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影剧院、游艺厅等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预示影城短期内有望实现复工,从资金布局节奏看,电影板块作为受到疫情严重受损领域,也有望迎来复工逻辑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