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作品是怎么写出来的?看了就懂了

每则新闻消息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每则新闻消息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以下将以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和背景内容以及所包含的的价值导向进行分析消息写作的特点。

(一)新闻消息写作的标题要实题化为主,虚题化为辅

读者阅读消息,迫切关注新闻要素———什么地方 (人、物、时) 发生(发现、变动 )了什么事情。消息主标题的制作,一般要满足读者这种求知欲望,而新闻事实的要素体现了实题化的核心内涵。

观察中国新闻奖获奖的消息主标题,用要素来整合可分两部分:何地 (人、物、时)+何事。前一部分,一般是何地、人、物、时。后一部分,何事要素最多。

如:①上海自贸区挂牌(何地+何事);②兵团占据国际彩棉产业主导地位(何物+何事);③山东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何人+何事);④就业局长“潜伏”打工探扬州用工(何人+何事);

⑤牧民开始用卫星放牧(何人+何事);⑥镇江八座宋元粮仓遭强抢拆(何地+何事);⑦小岗村书记沈浩意外辞世(何人+何事);⑦广西南丹矿区发生重大灌水事故(何地+何事)等等新闻消息的标题主要是实题为主。

即使是复合式标题,大多的标题也讲究虚实结合,在部分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使用虚标题的主要有:一是悬念性述奇性的新闻事实不急于和盘托出。

如主题为:电线杆上绑“美女”,副题是:吉林街头出现骇人广告;肩题是:你说它“科学”?分明在搞迷信 你说它搞迷信 确有营业执照,主题为:“周易应用研究所”值得研究。分析这两篇文章的主标题,它具有悬念不和盘托出,吸引人的注意;

二是从会议或活动中捕捉获悉到感人的镜头或新颖的观点。例如:主标题:法警背起生病被告,副标题:司法界人士认为,这反映了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更加尊重体现对人的尊重。

主标题用的是作者从现场捕捉到的感人的场景,然后用这一场景引出法警背起生病被告的背后体现的是司法改革更加体现对人的尊重这一意义。

同时标题多用字数统计,验证了实题化直观的外貌特征。如主标题为:去年伤残万余人,死亡八十多人,副题为:深圳部分劳工劳动安全状况堪忧;肩题:豫南庄户纷纷举行交接仪式,主题:取下神像挂地图,副题:上蔡县新华书店说,农民一年买走17500副。主要是用数字表现了实题化直观的外貌特征。

(二)在标题中创造意境,吸引读者注意

以——“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个标题为例,我们看到了“不列颠尼亚”号在中国人的目光中,渐渐消失在茫茫的海面。而在另一面,读者看到了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段终被洗雪,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种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

同时,此刻所传递的情绪又是复杂和深沉的。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了无痕迹。这个标题主要是寓虚于实,以实显虚,创造出深远的意境。

(三)导语使用以直接性导语居多

导语是新闻消息所特有的,主要是文章的第一句或者第一顿,在分析历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可以看出,导语的使用以直接性导语居多,主要是将新闻要素中的重要的几个要素写出来。

如:《泰豪动漫变“动慢”》的第一段中,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一展现在导语中,后面的主体部分再一一将导语中的新闻要素加以详述。

再如:《山东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一文中,也是在第一段将莫言获得诺贝尔奖这一主要新闻要素展现出来,并说明莫言是首位中国籍作者问鼎诺贝尔奖项。之后在主体部分用细节描写出莫言家乡提到莫言获奖时热烈的场面描写以及莫言的主要成就。

《兵团占据国际彩棉产业主导地位》一文中也是如此,先将兵团彩棉产品出口,创汇2000余万元这一重要的新闻要素再导语中展现出来,之后再细说兵团彩棉系列产品特点、性质和成就以及取得的重要意义。

延缓性导语较少,而延缓性导语多以小故事,再引出大背景,由小及大。

如《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一文中就是以村民李麦花坐火车回兰考这个小故事来讲述兰考的变化。再如《法警背起生病被告》一文中也是如此,开头描写了法警背被告如法庭这一场景,之后再说明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由小及大,由点及面,意味深重,同时也让文章显得通俗易懂,便于读者接受。 

(四)主体部分多使用背景材料

新闻背景从内容上看,常见的有以下7 种主要类型 :第一,历史背景。第二,地理背景。第三,知识背景。第四,人物背景。第五,事件背景。第六,政治背景。第七,原委背景。

如《镇江八座宋元粮仓惨遭强拆》一文中就使用了宋元粮仓的历史背景资料,点出宋元粮仓具有的重要的文物价值,但是怎么重要的文物被强拆了,对比之下说明了文物保护力度不强。

如《去年伤残万余人 死亡八十多人》一文中,就用了一段从1998年底至1999年3月上旬的工伤情况的事件背景资料,对深圳部分外来物攻的劳动安全状况进行补充说明,使新闻包含的内涵更加显豁和客观。

再如《取下神像挂地图》一文中,用李满仓的人物经历等背景材料充实了文章的内容,烘托帮衬了豫南庄户取下神像挂地图主要的大背景是东黑河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加深文章的深度和分量,是新闻价值更加突出。

(五)文章主体要多用现场描写,以小见大

 现场描写生动,感染力强。新闻讲究现场感和目击性,记者应对消息中的人物、场面细致入微地加以描写和刻画,不仅可以增强消息的真实性和可信性,还可使消息富有生动性和可读性。

如《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等等场面的细节描写,使得文章具有动感和现场感,不仅可以增强消息的真实性和可信性,还可使消息富有生动性和可读性。 

(六)文章主体要有新闻消息来源

新闻的主要特点是客观真实,要标明新闻消息的来源,确定消息的真实性。如《领导过问案件,“打招呼”先登记》一文中就有明确的人物名称陈恩泽、迟富强、王公义的名称。 

(七)价值导向以正面为主,符合国家的核心价值观

在历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消息主要是题材重大,反映出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文化等等方面的重要变化、新的成就、新风尚以及出现的涉及国计民生的经济、社会、监督等问题还有对社会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主要人物。这些主要文章的导向以正面为主,符合国家核心价值观。

(1)政治体裁新闻中:一是党的政策、路线、方针的解读,如《领导过问案件 “打招呼”先登记》中这一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院长过问案件逐年减少这一具体时间引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制度以及依法治国的背景,解读党的政策。

二是特定年度重大政治事件的重现,再如《上海南区为校长卸下创收包袱》点出了上海南区实施校企分开的重要事件;三是国际上发生的重大政治新闻。如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1997 年都是值得铭记的一年,香港回归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题材的选择上对爱国主义这一崇高的民族情感进行了弘扬。所以《别了,大不列颠》具有伟大的历史性意义。

(2)经济体裁的新闻中,童兵在《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将经济报道定义为:有关经济建设、经济政策、经济活动、经济生活和经济动态的报道。如《上海自贸区挂牌》、《广西首创农村五保户供养模式》、《三千苗胞出山 招财进宝百万》等等涉及党和国家经济活动、经济政策等等主要内容。

(3)社会体裁的新闻中:①关注民生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彰显人文关怀,体现人文高度。如《法警背起生病被告》。

②准确把握社会核心价值观,以感人的事实、平实的语态弘扬新风尚。如《3.5万救命钱留给病友》它有三个特点:一是事实感人、主题深远,特别注重通过报道群体性的“义举”来反映时代的精神特质与道德风貌,表达人民群众共同恪守和褒扬的道德价值观,用新闻的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语态平实,用娓娓道来的语态淡薄传统的典型报道式的宣传味,充满人情味,增强了社会新闻的真实感。三是注重通过事实的报道与读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震撼、感动等共鸣反应,增强传播效果。

③通过舆论监督为读者解渴解难。

一如《七年上诉冤屈未伸张》、《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这些文章的主题是对公务部门、公务人员的行政效能和工作作风、道德品质进行监督。

二是《两公司玩猫腻串通投标遭查处10名“瞎眼”评标专家被清出局》铁肩担道义一文中对社会中的歪风邪气进行揭露批判;

三是跳出事件报道新闻,变“炒作”为“思考”,提升新闻的深度。如《电线杆上绑“美女”》摆脱炒作思维,将目光由猎奇转向深入的思辨,通过电线杆绑“美女”小事实来阐释要关注女性人格和女性权益的大道理,使社会新闻的聚焦点不再局限于具体事实要素的冲突性、趣味性,而让引发读者的思考成为新闻的闪光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