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my风波背后,是女团悲惨的现状

舆论的不断发酵,引发了一场关于“职场PUA”话题。有网友认为,老板对Yamy的评价属于语言暴力,通过不断的打击和羞辱,让下属丧失自我。

近期,前火箭少女队长Yamy将所属公司“极创引力”开会录音公之于众,引起了轩然大波。录音内容是她的老板徐明朝在今年3月份的一次会议中当着所有员工的面说Yamy “丑到让他忍不了,穿得像一个刺猬。没有价值,唱歌难听,原来只是一个伴舞而已”,还号召同公司员工一起“批判”她。

而一直以酷、自信形象示人的Yamy,在微博上崩溃写道:“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信却在三个月前彻底崩裂了。”从Yamy的长文里可以看出,这几年她似乎一直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36BAF6C6-B7B8-4A71-9E6E-A2D408A69BDB

事件发生后,火箭少女成员们纷纷力挺Yamy,黄子韬也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帮Yamy说话,并揭开女团经纪公司的黑暗面,痛斥一些经纪公司签艺人是为了赚取解约费。最后连前极创引力的签约艺人罗智仪、罗怡恬等人,也纷纷公开发声谴责公司的行为,并说出了自身的遭遇。

舆论的不断发酵,引发了一场关于“职场PUA”话题。有网友认为,老板对Yamy的评价属于语言暴力,通过不断的打击和羞辱,让下属丧失自我。在舆论的声讨中,事件主人公“极创引力”老板徐明朝也终于坐不住了,发布了声明,然而这封声明却被网友职责不仅没有道歉的意思,反而还有一丝威胁的意味。随着“职场PUA”的讨论声愈加发酵,他也毫不避讳写了一篇“我道歉!我就是那个职场PUA的中年男老板”来正面应战网友。

2986B5A6-93CB-4C36-AB84-B0CC3C8440D8

短短两天,前火箭少女101队长Yamy手撕经纪公司的戏码,让人们开始关注到这位在前火箭少女团体里人气并不是很高的Yamy,也让其所在的公司“极创引力”进入大众视野。

从资源咖到手撕经纪公司,

Yamy经历了什么?

从火箭少女整个团体来讲,Yamy并不是最优秀的。众所周知,孟美岐以C位出道,实力毋庸置疑,气场十分强大,担任队长这一职位也非常合适。另一位成员吴宣仪的颜值和人气也是数一数二的,性格随和,人缘很好的她也被认为是队长的合适人选。而最终Yamy却以7票当选为队长,让其他成员的粉丝大呼不满,虽然Yamy长相特别,之前参加过《中国有嘻哈》积累了些人气,但实际粉并不多,从她当队长开始,外界的质疑声就没断过。

A3EA1B43-1E3A-41F2-9171-BF9FDC7FB870

不过这完全不影响她的资源,刚成团那会,从品牌代言到国际时装周,再到个人单曲,当上了队长以后更是霸占了孟美岐打拼下来的C位,Yamy可以称得上是个十足的资源咖。而今年年初,随着团队合约即将到期,火箭少女们牟足劲跑活动、上综艺,可唯独不见Yamy的身影,原来的冰红茶广告换成了张紫宁,之前被传参与的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也不见踪影,她的微博与工作有关的消息只更新到4月份,而最后一次露面还是在火箭少女告别仪式上。种种迹象表明, Yamy的解约早有伏笔。

得益于层出不穷的偶像养成综艺以及资本加持,近年来,女团行业呈现井喷式发展。众所周知最终能出道的练习生,经纪公司背后的资本都很厉害,而Yamy所在的经纪公司“极创引力”与腾讯一直是合作关系,这才保得她一路出道,甚至坐上了队长的位置。今年3月下旬,也就是Yamy公司会议录音发生的时间段,徐明朝曾在《界面新闻》的采访中提到,在参加《创造101》之前,公司在偶像培养上差不多投入了2000万,虽然其坦言部分支出是由于经验不足所致,但变现一直是大问题。

57C17C89-6124-40FD-97E8-53807FE5EF85

“极创引力”第一次为《创造101》贡献了6名选手,只不过最终留下的就只有Yamy一人。从公司盈利的角度来看,推出偶像的目的就是通过市场运营给公司带来效益,而显然,即使公司将众多资源向Yamy身上靠拢,可Yamy也并没有为公司带来可观的效益。随着“火箭少女”解散的时间临近,新一波选秀节目的开始,公司急于培养另一批新人,自然不会把时间浪费在Yamy身上。

当然,公司也会有焦虑的时候,它的焦虑来源于偶像与经纪公司的不稳定。虽然偶像受公司利益牵绊,但他们不能完全等同于公司的无自主意识产品。当偶像个人发展与公司利益产生冲突时,发生解约事件就成了经纪公司不可控的事件。然而最终能否解约成功,则要看偶像本身在公司之外,积攒了多少资本与实力。

女团,一个舞台上看似光鲜靓丽的职业

国内的女团模式,包括人设担当、唱跳舞台、妆发造型、粉丝应援方式等等都来自韩国、日本。日韩女团模式的强大,不只在于“定义”了偶像,他们还“定义”了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的审美。有网友戏称,韩国女团有实力,日本女团有元气,而中国女团就只有“模仿”。据统计,近年来中国女团已经孵化出超过400支团体,但无一成功的例子。中国女团现状就是,一直在出道,鲜有成功者。

十几年前,港台曾诞生过Twins、S.H.E、蜜雪薇琪等女团,但随着电视草根选秀节目的兴起,凸显个人特色成了流行趋势,而对团体的打造就相对较少,女团也逐渐淡出人们视线。

37C335D9-E179-4FDC-8F32-3A56BF3AE03E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的造星模式出现。SNH4的诞生给国内女团带来新鲜血液,随之1931组合、蜜蜂少女队等女团应运而生,但依旧还是没能留下太多足迹。近几年来,中国的女团能真正活下来并在市场立住脚的,掰着指头算也不过SNH48一个,即使如此,SNH48的水准和成绩也远远不如原版的日本AKB48。

像鞠婧祎、杨超越这样自身能够站稳娱乐圈的超级幸运儿,更是少到一只手就能数过来。大多数女团成员都石沉大海,甚至都不能拥有姓名。但就在这样踉踉跄跄的发展境遇之下,仍不乏前仆后继的勇者。随着各大平台选秀节目的火热,女团也彻底沦为资本快消品。

腾讯在4月份时推出了一部纪录片《女团》,记录了女团训练成团的整个过程,舞台上光鲜靓丽的背后,每个人都承受着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练习生时期的竞争,还来自于自身家庭的压力。如果出不了道,就要打包回家,即便出道了也和平常女孩相差无几。除了SNH48,国内大部分偶像团体的报酬构成都是包住宿,发放固定工资。但每个月2000—4000块的收入还是让她们大多走上了打零工的路。

F092F707-1F5A-44D8-AC38-30F2AF0C3CA9_4_5005_c

有压力的不仅是练习生,还有公司。纪录片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中国女团偶像的困境有着复杂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投入和风险太大,但成功率又比较低。目前偶像女团行业,从培养阶段大概要投入6000万人民币一年。这其中,每年的预期年收入却不足千万。这也意味着,大部分偶像女团,还处于非常烧钱的阶段,盈利非常困难,很多公司在烧钱阶段就撑不住了。

在记录片《女团》中,黄子韬直言不讳:“现在的市场因为老板跟经纪人不懂,所以做出来的东西是失败的,他们一直在模仿韩国日本,或者是美国。”盈利模式不清晰,粉丝圈层不清晰,女团素质不高,内部斗争激烈等问题,让中国女团更加没有自身特色,自然也难以成功,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就目前情况来看,偶像产业的逐渐走低,以及源源不断输出的练习生源,对于练习生们而言,并不是件有利的事情。而市场一天不形成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模式,就依旧还会有无数个Yamy诞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