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豆在剧组演戏,演员在舞台上唱跳”的内娱究竟是魔幻还是必然?

“爱豆在剧组演戏,演员在舞台上唱跳”为什么会在当下如此普遍的出现?它究竟是内娱结构性的失衡,还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破壁?

最近,演技类综艺《演员请就位2》一开播就凭借各种话题承包热搜,其中尔冬升毒舌点评演技尴尬的男团爱豆陈宥维,“演得很吃力,看得很辛苦”,让一众网友感到“舒适”,“早该有人说实话了”,也再一次引发了爱豆该不该去演戏的探讨。而面对一直以来各大晚会上演员跑调、假唱的情况,爱豆粉丝也难免有些愤愤不平,都是不合格的跨界,难道演员就更高贵吗?

纵观这种艺人职业界限越来越模糊的现状,“爱豆在剧组演戏,演员在舞台上唱跳”为什么会在当下如此普遍的出现?它究竟是内娱结构性的失衡,还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破壁?

舞台难以维系生存,平台以圈层剧消化爱豆

一直以来在大众的认知中,演员和爱豆之间是有着天然的壁垒的,演员凭影视作品立足,爱豆则主攻唱跳,各司其职,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爱豆们频频下场与演员争抢出演影视剧的机会?

首先,有别于日韩,国内起步不久的偶像产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渠道,不仅音乐市场持续低迷,发行单曲只有粉丝支持很难出圈,也没有丰富的打歌节目可以参加,同时在配套资源方面,服装、编舞、舞台设计等等都存在着不小的需求缺口。这种种问题都导致了国内很少有唱跳偶像能以一个接一个舞台为作品,持续吸粉维持自身热度,为了打破事业的天花板,开辟新的生存空间,他们在无奈之下必须转战更为成熟的影视市场。

第二,从2015年开始,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加上各路资本的大举入侵,让内娱影视行业迎来了史无前例的“流量崇拜”时代,也打破了一直以来影视作品的选角标准,演技、资历和科班出身都不再是关键,反而是商业市场上价值越高的明星优势越大。而自几大视频网站飞速崛起以来,中小成本、圈层化的网剧取代卫视剧成为了当前市场中的主流,这些大部分主打青春和甜宠题材的剧集其实对演技的要求并不高,最看重的是演员颜值够不够高、有没有少年气,并且因为其内容的垂直属性,也不像卫视剧那样要求演员有一定国民认知度,所以在刚刚转型的爱豆中,非常容易发现比较合适的人选。

第三,自从《偶像练习生》开启了所谓的“偶像元年”,视频网站开始在每年例行推出101系选秀节目,虽然全网秀粉都在不断嚷嚷着已经要审美疲劳,但今年《青春有你2》的爆火也说明了它依旧有价值可以挖掘,只是一茬茬选秀冒出了这么多爱豆,要如何消化?于是视频网站直接推送自家选秀的人气选手出演平台自制剧,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自产自销一条龙服务,既节省了高额的片酬,又能为影视市场带来新鲜感。

疫情下寒冬加剧,唱跳成为演员的流量助力器

和爱豆转型演员一样,演员跨界唱跳在今年也成为了一个不时被提及的文化症候,在我们日常中经常能够看见的两类唱跳舞台,综艺舞台和晚会舞台中,都可以找到他们的身影。

在上半年疫情意外来袭之后,已经绵延多时的行业寒冬开始严重加剧,不论是初出茅庐的新生代演员还是浸淫多年的中生代演员,都一样很难接到合适的本子,大面积的空档使得他们不得不寻找新的方向。

纵观几档唱跳选秀类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聚拢了一批30+成熟女艺人,并把她们放到新人练习生的语境下形成一种错位感,这种不常见的反差和猎奇综艺效果十足,各种话题自开播以来就不曾间断。而这些姐姐中大部分人不缺少实力与作品,缺的是流量与商业价值,选秀综艺正好可以补足这一块,节目结束以后可以看到不少姐姐都热度明显飞升,代言拿到手软,例如之前一向以文艺小众为标签的万茜,几个月的时间国民度一再刷新,盗号事件冲上热搜被网友反复探讨,还得到了别克、戴尔等一众品牌的青睐。所以不难理解她和其他“姐系”演员为什么会选择如此辛苦的跨界。

同样,今年101系选秀中的“妹妹们”也有不少是从演员奔向了爱豆的跑道。相比韩国原版,国内的101系选秀更注重真人秀逻辑,不论唱跳水准是否达标,只要性格鲜活有趣,就有机会获得大批粉丝的pick,贡献了火遍全网的“哇喔”表情包的虞书欣和“哭包”张艺凡虽然以演员身份出道,唱跳水准一般,但还是凭借自身独特的吸引力成功成团。

以这种形式重新出道可以迅速帮助这些新人演员提升流量,打开知名度,并以此为跳板获得更多更好的影视资源,甚至有机会抱上视频平台的大腿。据悉虞书欣与新晋流量小生丁禹兮合作的新剧《月光变奏曲》已经进组开始拍摄了。

除了综艺舞台,晚会舞台上演员多也是有原因的,大型文艺晚会本质上是面向大众用户的。

而大部分爱豆除了在圈层内都不具备基本的认知度,只有一些头部爱豆和通过演戏爆火的爱豆能够达到要求。另外,由于中国的练习生市场整体不够成熟,训练几个月就匆忙出道的大有人在,导致了爱豆们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非常严重,有一些业务不精的爱豆和开不了麦假唱的演员也没有什么区别了,更谈不上术业专攻,各归其位。

术业虽然有专攻,但鄙视链不该存在

演员和爱豆虽然并不是两个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工种,但艺人一旦跨界,还是很容易遭受大众的非议,爱豆去演戏会被认为演技差,以流量劣币驱逐良币,演员去唱跳又会被认为不务正业,自我“降格”。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鄙视链的存在并不一定是完全客观的。

初代流量吴亦凡和鹿晗等人进入影视市场时,正是行业前所未有的浮躁期,再加上他们没有经历过系统科班培训的演技,留下了不少不尽人意的作品,也给大众奠定了爱豆演不好戏的基础印象。

其实放眼当下的娱乐圈,在行业褪去高热开始沉淀之后,爱豆转型的成功率有了变高的趋势,除了最近凭借《穿越火线》《在劫难逃》惊艳路人,刷新了演技口碑的鹿晗,已经拿下两座奖杯的易烊千玺这些头部爱豆,还有不少曾经人气一般的腰部爱豆掉转车道用演戏证明了自己,高瀚宇在《半是蜜糖半是伤》中饰演的温柔腹黑的杜磊,周彦辰在《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中饰演的完美男友段霄,都收获了观众广泛的认可。

所以我们看待爱豆转型,没有必要提前装上有色眼镜,英雄不问出身,只要他们有天赋,有一个端正的态度,肯谨慎选择作品,用心琢磨角色,最后未必不能达到与科班出身的演员一样的效果。

相对的,演员们跨界唱跳舞台,跟他们参加综艺是一个道理,在没有合适剧本的时候,保证一定的曝光度,提升自己的商业价值与流量,不至于被行业遗忘。再进一步还可以为自己塑造立体饱满的人设,展现自己坚韧执着,敢于去不断超越的一面。可以说只要程度适当,不沉迷于此,不忘记本行业务的精进,就是一件利大于弊的好事。

在《青春有你2》中,蔡徐坤说过这样一句话:“演员的作品是戏,歌手的作品是歌,唱跳歌手的作品是舞台,《乘风破浪的姐姐》中,张雨绮也曾直言:“人气是人气,作品是作品,没有作品站在台上是心虚的。”

无论是演员还是爱豆,都应该深耕本职工作,以拿出扎实优秀的作品为己任,市场上有很多兢兢业业的实力派演员难以细数,哪怕是一直被讨论没有舞台的爱豆,也有蔡徐坤这样在坚持做音乐的,只有这样的艺人越来越多,市场才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健康。而当权宜之计必须要转型跨界的时候,演员和爱豆更应该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行一行,如果只把其当做玩票和名利的跳板,很难得到观众们的尊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