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奕被郭敬明点评时的表情##黄奕回眸##赵薇黄奕两代小燕子同框#,时隔多年,黄奕终于以演员而非八卦女主角的身份,连登三个非负面热搜。
44岁的黄奕因在热播综艺《演员请就位》第二季(以下简称《演员2》)饰演陈凯歌经典电影《风月》中的“如意”,备受热议。她用富有层次的表演,百转千回的回眸获得了陈凯歌的高度赞赏。得到导师尔冬升S级评级后,黄奕没忍住哭了,之前的市场评级中,她仅获得了A级。
哭了的还有和黄奕同组竞演的演员—41岁的胡杏儿。胡杏儿在《演员2》中挑战的是电影《亲爱的》里赵薇曾饰演的农村妇女。大胆突破形象,短时间学会安徽口音,爆发的哭戏,让她获得了陈凯歌的S级评价。就是这张小小的“S”卡,让曾斩获多次大奖的胡杏儿喜极而泣,虽然她之前的市场评级也是S。
尽管黄奕、胡杏儿这两位既有知名度,又有代表作的40+女演员,在《演员2》中因一场评级而落泪的场景令人不胜唏嘘,但相较同龄女演员——“女F4”马苏、温峥嵘、唐一菲和倪虹洁,她俩的境遇已经算好。
《演员2》这一季进行了赛制改革,演员表演前,请来圈内知名制片人,对参赛的四十位演员进行市场评级,分别结合他们的过往成绩、人气指标和自身素质等问题,按照市场标准,被划分为S、A、B三个等级,排名靠前的演员将拥有优先选择“角色”的权利。
马苏、温峥嵘、唐一菲、倪虹洁就被分入最差的B级中。这样的市场评级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40+女演员的市场评级真的准确吗?
01
佳作匮乏,难复峥嵘岁月
马苏、温峥嵘、倪虹洁、唐一菲四个女演员都算是演技派,回看早期的某些作品,甚至可以用技艺精湛来形容他们的表演。
马苏看到“视后”胡杏儿,被评定为S级,感慨:同样是视后,她是S,自己是B。
她的感慨不是没有依据。在《演员2》中,这位摘下过华鼎、飞天、金鹰“三料视后”桂冠的女演员,境遇大不如前,马苏坦言自己已经很久没演过女主角了。
她上一部拿得出手点的作品,还是《鬓边不是海棠红》中的小角色月玲。参加《演员2》或将是马苏翻盘的机会,奈何她首期表演《隐秘的角落》中的王瑶,只获得了导演B级评分。导演和市场的双重否定,让马苏本就不乐观的处境,愈发艰难。
和马苏同样是涸辙枯鱼的,还有同台出演《隐秘的角落》中周春红一角的倪虹洁。
表演之前,拿到B级的倪虹洁,接受采访时曾吐露心声,“我现在都四十多岁了,还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们这个戏里有多少演员都火了,沙溢都是上一次的主持了,我还在说我要竞争,而且我还是个B级。”言语中充满无奈。
和马苏相似,倪虹洁这些年少有独挑大梁的作品,多数情况下只在影视剧中参演小角色。年龄给女演员带来的困境在她身上似乎特别明显,42岁的她已经给小11岁的娄艺潇和杨颖演过妈妈,甚至饰演过小1岁的芦芳生母亲。
这些年一直想逃离“祝无双”的倪虹洁,在被市场评定B级,导演评定A级后,似乎依然看不到跳出“祝无双”光环的可能。
40+女演员中,少有选择权利的代表人物还有同是市场B级的温峥嵘。
倪虹洁逃不脱“祝无双”,温峥嵘也绕不开“顾忆罗”。
演员郭晓婷于近日在微博释出一张和温峥嵘的合照,温峥嵘与她曾一同出演了电视剧《错爱一生》,在里面饰演大小顾忆罗,此次二人的同框一时之间让不少网友十分的动容。更让人动容的是,“小”顾忆罗十五年后的市场价值早已超过“大”顾忆罗,被评为A级。目前,温峥嵘还未在《演员2》中表演,不知在导演的眼中,她又将被如何裁定。
在统一被市场划分为B级的“女F4”中,有一位相对特殊,就是唐一菲。
与其他三位相比,唐一菲名气较小,更多时候会被加上前缀“凌潇肃老婆”。为了照顾孩子,唐一菲自2014年就把事业重心转移到家庭,甚至接近息影。享受亲子时光的同时,必将失去诸多冲事业的重要机会。就像制片人李倩说的:唐一 菲最早知道她是《红楼梦》秦可卿,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我很为她遗憾,自从她“那个”之后,她也不太在演员的道路上,再往前进了。
马苏、倪虹洁、温峥嵘、唐一菲,她们全部在40岁左右的年龄,却都因为长时间没戏演,或者一直在各种电视剧里不咸不淡的做着配角,游走在被市场“摈弃”的边缘。
关于中年女演员们要面对的危机的讨论这些年甚嚣尘上,僧多粥少的客观影视环境,当然是造成40+女演员前行困难的原因。市场评级固然残酷且难言公平,但回顾往昔发现,仅从作品来看,这四位女演员被评为B级也有自身现实原因。
回归家庭、选戏没有标准、角色固化、甚至演技止步不前,都成为观众、市场和导演不再对她们抱有信心的原因。
02
人气低迷,数据冰冷也现实
《演员2》市场评级更现实的作用是:排在B级的演员没有任何优先选择权,只有被动选择。面对众多优秀角色,只能眼睁睁看着排在S与A级的演员选走,B级就只能跟在后面捡他们剩下不要的。
唐一菲拿到B级忍不住说,“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一盘花生米,要么选择吃,要么就饿着肚子离开。”
对于有市场的演员,或是处于“二八”顶端的流量而言,资源是良性循环,他们只需要在面前的诸多角色中挑选适合自己的就好。但对于类似“女F4”这类高光渐弱的演员来说,却是恶性循环,经过层层挑选轮到他们的往往也只剩下不足轻重的小角色。
又有哪个制作人不想找有实力又被观众追捧的演员来保证回报率呢?
马苏的人气“断代”差不多从2018年开始,这种断裂不止体现在个人口碑上,也在数据中直接彰显。
从2年前豆瓣4.3的《祖宗十九代》开始,有她出演的已上线作品基本都在4分左右徘徊。作品质量不佳、角色不讨喜、加上缺乏爆款,让马苏在观众和市场面前“隐退”了。
围观马苏的骨朵后台数据也不难验证这一事实。她的微博指数很长一段时间只有四位数,从18年10月至今的两年里,唯一一次数据爆发达到近百万,还是《演员2》的热度给她带来的。而马苏本人两年间也从未因为作品或人气上过骨朵影视相关榜单。
冰冷的数字摆在眼前,对“市场”而言,在人气和演员号召力这方面,马苏的确处于劣势。
和马苏相比,倪虹洁的数据更是惨淡的有些凄凉。
微博指数长时间低至两位数,算得上是被大众遗忘的娱乐圈“隐形”人。骨朵榜单几乎从未出现过她的踪影,仅在《摩天大楼》播出期间,登上骨朵热度指数霸屏主演榜单数日,而后再度榜上无名。虽然人气同样在谷底,好在参演热剧《摩天大楼》,让倪虹洁吃上了零星悬疑剧红利,否则只怕更会查无此人。
温峥嵘的情况和前两位相差不大。
微博指数只有两位数实属常见,剧集播出期间会稍有转圜。近两年来数据最好的一段时间,是《山月不知心底事》上线期间,当时曾冲到过骨朵霸屏领先榜百位上下,但随着剧集结束,温峥嵘也跟着一起被“移出”榜单。
从倪虹洁及温峥嵘的情况来看,这两位有颜值、有演技的女演员如今想要在市场上“存活”,只能依靠热剧和流量明星来“提携”。从被市场依靠到依靠市场,或许是她们在人气指标维度被判定为B级的主要原因。
而已经近7年未演戏,几乎全面回归家庭的唐一菲,她时高时低的数据与老公凌潇肃的新闻深度挂钩,从演艺市场的角度出发,并不具备太大的参考价值。
虽然如今与流量明星深度绑定的影视作品开始减少,流量已很难作为票房保障,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气对市场不再重要。围绕“市场”两个字展开,会发现符合市场期待、被观众或粉丝喜欢,人气与实力兼具的人,更容易成为市场和制作人们的心头好,哪怕这些演员初出茅庐。相反,不再被大众所关注的人,资历也不是通关密码。
数据无疑是市场又一残酷面,但当观众成为更主动的一方时,这也是极其现实的。
03
口碑滑坡,更加雪上加霜
黄奕在《演员2》表演结束后,主持人让她和台下坐着的导师赵薇合张影,两位“小燕子”合影掀起现场一轮小高潮。同样是“燕子”,如今的黄奕和赵薇却完全不在同一高度上,最明显的是,曾经炙手可热的黄奕,如今几乎无戏可演。
造成这一局面很重要的原因是演员自身口碑的滑坡。
这些年一直徘徊在各种负面新闻中的黄奕,用外界的评价来说就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烂。与之相似的还有马苏。
马苏在李小璐事件与刘洲成事件后风评受损,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她低调了许多,很少更新自己的社交动态或出席活动。可惜,互联网有记忆,尽管马苏这两年没有发布出格的言论或内容,不过只要大众提起相关事件,就一定会想到她。
舆论的不稳定性成为市场不敢贸然启用马苏的原因,这一点制片人们也讳莫如深。
被各种言论包裹的马苏,就像定时炸弹一样,不知何时会引爆一场全民舆论失控。市场在意艺人风评不是没有原因,娱乐圈有过太多因为艺人污点,导致作品受影响或无法播出的先例。为了避免损失,市场和制作人在选择演员时,对有风险的演员慎用也是情有可原。
B级“女F4”中这些年饱受舆论争议的还有唐一菲,她和凌潇肃被外界津津乐道的婚姻,多少也会对事业发展产生影响。偶尔冒出的“小三”传闻,更增大了唐一菲的威胁。
演员行为,市场买单。被艺人舆论“绑架”的作品越多,制作人就越谨慎。既然唐一菲有潜在的负面可能,演技和流量上也不具备不可替代性,她本人又没有表现出很强的事业心,不如就直接不选择。
说到底,市场考虑演技、粉丝体量,是基于对以后作品能不能赚钱的考量,但对于演员自身素质及舆论风评的观察,则更多是出于对“安全”的考虑。
《演员2》先导演一步进行市场评级的做法,虽然不算妥帖,对40+女演员的评级也不能说完全正确,但知名制片人的评级,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市场和观众的选择。
所有因果,还是客观环境和主观选择共同造就。虽然影视行业的确正处在“寒冬”中,中年女演员的环境又最为泠冽,但观众依然能看到,有不少优秀的演员仍在寒风中踽踽独行,稳步前进,市场和导演都给出S级的胡杏儿,就是很好的证明。
被市场评为B级的40+女演员,在因大环境不佳而为自己啜泣之余,也可以多像陈凯歌导演说的那样,适当回溯一下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