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的女性访谈综艺市场翻红,只是吃了“姐姐热”的红利吗?

女性不该被定义,不该被年龄所困,被世俗陈规所挟制……这些观点通过综艺在大众中发酵, 中国进入了女性话题元年。

2020年,女性议题被反复提起,从开年《青春有你2》“不定义女团”,到《乘风破浪的姐姐》引发的“姐姐”浪潮,再到《三十而已》等女性剧集推动女性职场家庭难题的广泛讨论。

女性不该被定义,不该被年龄所困,被世俗陈规所挟制……这些观点通过综艺在大众中发酵, 中国进入了女性话题元年。

而“浪姐”衍生的访谈节目《定义》也作为最直接展示女性观点的平台引发了大量女性观众的共鸣。 《定义》的设问看似咄咄逼人,却条条戳中观众的痒点,将姐姐们的真实想法和犀利观点逼了出来。它展示了乘风破浪的舞台竞演之外 姐姐们的自我挖掘和对于社会中的女性身份的理解,填满了真人秀所缺失的人物思想。

比起《乘风破浪的姐姐》本身内容,这档节目似乎更体现了“浪姐”所宣扬的 “三十而励,三十而立,三十而骊”。

在芒果TV里,《定义》播放量达8479.1万次。播放量上看,它比不上各大热门综艺。但话题度上,《定义》里各类访谈的片断被网友在微博上大量传播。

其他节目制作方也看到了该节目的成绩,相继推出女性访谈节目。腾讯推出《女人30+》第二季,微博推出《了不起的姐姐》,芒果推出《她有情绪又怎样》。女性访谈节目短时间内在综艺市场上炙手可热。

新世相、微博率先入局

女性访谈节目模式多元开花

“浪姐热”掀起之前,女性访谈节目虽然没有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却一直在市场中陆续出现。2012年就有杨澜主持的《天下女人》,标榜关注中国都市女性精神世界。2018年,腾讯新闻推出的《不止于她》也将女性作为节目的中心,通过去嘉宾熟悉的地方和嘉宾对谈,倾听女性的故事。2019年,腾讯推出了《女人30+》的第一季,针对围绕着女性的年龄焦虑对嘉宾发问。

虽然不乏像杨幂一样知名度极高的明星嘉宾,但这些女性访谈节目却只是在小圈层内获得女性观众的关注。直到《乘风破浪的姐姐》像一把巨斧直接劈开世界对女性的固有认知之时,其衍生节目《定义》才让大众产生了对女性访谈节目的兴趣。

正如《定义》的Slogan:“我们的定义就是打破定义”。女性访谈类节目通过嘉宾自述经历和观点来讨论女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表现女性在社会中的力量和不符陈规的思想,打破大众对女性的固有认知。与其他无指定嘉宾性别的节目相比,女性访谈类的内容更针对于女性本身,少见关于政治历史的高谈阔论, 而集中于女性自身的境况和感受。

女性访谈节目中也出现了形式上的创新。《她有情绪又怎样》是一种全新方式的访谈节目。它脱离了单纯的对谈模式,邀请两位明星和两位专家组成情绪观察团,观察分析嘉宾和导演的对话和她在生活中和身边人的对谈,最后让专家和她进行对话。这档节目在记录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嘉宾的分析,从而引出情绪观察团的个人故事和观点。

与大部分访谈节目甚至与大部分节目不同的是,女性访谈节目正在逐步脱离四大视频播放平台和电视台的独家控制。

《女人30+》节目策划灵感最初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新世相在后台收到的大量的女性年龄焦虑私信。在新世相近2000万用户中,女性用户超过70%,这也意味着新世相对于女性话题的熟悉程度和自带的女性用户流量。访谈节目模式相对简单,着重在内容制作上的特质也符合新世相试水节目行业的需求。

《她有情绪又怎样》则是新世相新的尝试,从节目模式的升级上可以窥见,女性访谈节目只是新世相涉足节目制作的第一步,新世相有制作更大型、更复杂的综艺节目的野心。

《了不起的姐姐》则是由微博推出的。作为流量的操纵者,微博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自身平台进行大规模传播。而女性访谈综艺中集中的观点产出也有利于在微博上以短视频的方式进行传播。

总体来说, 女性访谈综艺的制作成本低,制作时长也远短于其他综艺,属于“小而美”的综艺类型。加上现在的女性话题热,新世相和微博选择女性访谈节目来新手入局再正确不过。

嘉宾“偶像化”

女性访谈综艺要如何讲故事

女性访谈节目是女性话题最好的容器。它无需通过繁复的综艺环节展现女性故事,破圈的方式也极为简单,只要嘉宾话中有爆点,就能轻易得到广泛的传播。

“拨开世界对我的定义,我成为了我自己。”这是《女人30+》的宣传标语之一。

女性访谈节目将女性嘉宾“偶像化”,她们不一定完美,但一定有表率作用。在嘉宾的选择上,各档女性访谈节目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和事业成功的女性明星的对谈,她们普遍励志、独立和自信,能从社会普遍的女性歧视中站出来、站起来。《了不起的姐姐》就邀请了刘涛、秦岚等一众女明星给予女性观众激励作用。

另一种是和备受争议的女性明星进行对谈,抒发她们在争议漩涡中的内心感受,揭露女性视角下的困境和抗争。《她有情绪又怎样》的杨笠就是其中的代表。她因《脱口秀大会3》一句“(他)为什么看起来那么普通,但是他却可以那么自信”爆红,但也因此被网络暴力缠身。节目中她自述了在经历这件事时的情绪历程和内心想法。

从目前几档女性访谈节目中可以窥见,这类节目大部分着力于讲诉“姐姐们”的故事。《乘风破浪的姐姐》带来的“姐姐热”是一方面,“姐姐们”由于年龄积淀的更丰富的故事和更清晰的人生感悟归纳是访谈节目更看中的。

讲故事也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女性观众想要看到的是对自我的理解和共鸣以及女性的理想自我。故事往往需要足够新、足够有爆点、也足够贴合嘉宾本身的形象。

简单的故事叙述无法区隔和同类型访谈节目的特点,女性访谈综艺正在寻找新的表达。它们开始尝试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剖析女性群体。在目前在播的三档女性访谈节目中,《女人30+》针对年龄焦虑,《了不起的姐姐》针对明星女性的活法,《她有情绪又怎样》针对女性敏感的情绪。它们虽然落点不同,但拥有一样的主题—— 揭开世界对女性的固有成见,展现女性独立形象。

在女性独立的母题下, 女性访谈节目需要在浅层的花边新闻和简单的人物故事上寻找到更多的叙事空间和更精准的女性观点。如何在内容上继续创新突破,是未来女性访谈节目的重要话题。

女性话题热度延续中

明年的女性话题综艺将如何突破?

从最新公布的爱奇艺、腾讯、芒果TV的2021年综艺片单上看,以女性话题为重点的综艺热还将延续。

爱腾芒布局在女性话题的综艺各有侧重,节目形式也各有不同。芒果抓住“浪姐热”,推出《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季,访谈综艺《听姐说》;爱奇艺则推出《姐妹俱乐部》、《上班了,妈妈》、《世界美少女的茶话会》三档节目,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女性思想;腾讯视频推出《姐姐妹妹的武馆》,以“女侠精神”来展示女性故事,以及《听见她说》深入通过独白剧探讨女性社会问题。

女性话题被综艺市场重视并非是节目制作团队一厢情愿。从社会层面上看,女性话题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讨论空间。自2019年,海清在 First青年电影展提出中年女演员无戏可拍时,中年女性的生存困境被当作大众话题引爆。

女性话题综艺的崛起根植于女性的现实处境。正如几档访谈节目里所说的,女性总是 处于被误解和被物化的社会边缘,这不仅是男人对女人的认知歧视,也是很多女性自我认知的固化。而由社会长期发展积淀下的偏见也不是今年几档标榜女性独立、不被定义的节目可以改变的。

从市场上看, 女性一直是各大视频平台收视的主力军。做迎合女性的综艺无疑是抓了整个视频市场的大方向。

女性社会生存的话题既然已被炒热,资本也就不会让它轻易沉寂。对于赞助商来说, 女性访谈类节目是稳健的投资选择。大量化妆品品牌可以垂直植入女性访谈综艺。而女性在家庭构成中的固有地位以及消费习惯也决定了其他类型的品牌对于女性观众有一定的吸引力。《了不起的姐姐》的赞助商就有林肯中国、雅诗兰黛和连花清瘟胶囊三家,《她有情绪又怎样》则由化妆品牌赫丽尔斯赞助。

布局明年的女性话题综艺的赛道,女性访谈综艺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类。目前的女性访谈综艺大多抓住了2020年的姐姐浪潮, 却也难以脱离年龄话题的桎梏。2021年的女性访谈综艺究竟是会继续乘着“姐姐的巨浪“继续前行,还是会拓展更多年龄阶层的女性故事,提供更多的叙述角度,只能静待2021年的到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