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男主剧火爆,双女主剧不甘示弱

无论是双女主剧还是女性群像剧,话题的性质已经大于了情感,理性的思考占据了上风,这已经成为了女性剧的改编套路。

双男主剧成为了影视公司布局的重点项目,但双女主剧却数量有限,官宣的只有11部,具体详情见下表:

之前我们整理了双男主(耽改)剧的明细,多达50部,且属于不完全统计,而以多名女性作为主角的剧在双男主剧大热之时遇冷。

早些年,大女主戏是热门题材,伴随着耽改兴起、腐女群体崛起,双男主几乎取代了女性向的剧集。当然,市场上仍然不乏女性向的剧目,毕竟“得女性观众者得天下”仍然是行业定律,然而女性观众的口味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男主戏更容易符合大部分女性观众的审美诉求。

近些年,除了女性剧开始趋向话题性,这便催生出女性群像剧的崛起,双女主剧相比大女主和女性群像反而成为了小众题材。原因为何呢?

百合小说数量远低于耽美

电视剧市场中,改编剧还是占大多数,因此电视剧的题材与小说题材息息相关。就耽改剧来说,正是由于耽美小说的盛行导致了耽改剧层出不穷。

市场上的女性群像剧几乎都是原创作品,目的是在于传达话题,通过散点透视的方法编织出女性生活的网络,这一点比较适合于电视剧的创作。

双女主题材则大多是来自于小说IP,晋江网有专门的「百合」频道,但其中的数量远低于「耽美」频道。这也恰证明了双女主题材从小说源头上就比较稀缺,导致了影视作品中的双女主题材也极少。

为什么「百合」题材遇冷?根本上要从受众的喜好说起。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网络小说的受众都是女性居多,女性更多地愿意看偶像题材的男女爱情或是耽美纯爱题材,因此「百合」小说难出头,创作的作者也较少。

目前待播的双女主剧有刘诗诗、倪妮主演的《流金岁月》,改编自亦舒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一对挚友成人后所面临的各种生活困境,但最终还是患难与共的感人故事。

《了不起的女孩》则来自于美剧《绯闻女孩》,经过了中国的影视化改编,塑造了两个具有截然不同个性的女性形象,由李一桐和金晨主演。

从已经筹备或拍摄完成的双女主剧来看,大部分都是展现两位女性好友彼此扶持的友谊故事,她们性格存在差异,对待爱情、事业的态度也截然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对比的手法引发思考。

也就是说,无论是双女主剧还是女性群像剧,话题的性质已经大于了情感,理性的思考占据了上风,这已经成为了女性剧的改编套路。

双女主剧以质取胜

虽然数量少,但双女主剧普遍质量高。

双男主IP往往囤积较多,但消耗较少,导致了IP浪费,不过双女主剧购入量少,却影视化效率高,今年将播的双女主剧就有5部。

《流金岁月》预计12月将在爱奇艺播出。《了不起的女孩》也预计在年底之前登陆爱奇艺独播。除此之外,还有于正的三部剧《传家》、《当家主母》、《双镜》都已经杀青了。

相比耽改剧,双女主剧从制作到播出的流程更快,效率更高,这主要是改编难度相对较小,且传达的价值观更加符合当代所宣扬的正能量价值导向。双女主剧大多会靠向女性励志、女性成长等话题,更容易通过审核。

未播的剧目还有已杀青的《正青春》,由殷桃、吴谨言主演,讲述两位女性实现理想、打拼事业的故事,该剧也预计今年会在东方卫视和浙江卫视拼播,网播渠道是优酷。

腾讯影业主频的《心居》正在筹备之中,已定主演马伊琍和海清。

长信影视出品了《南洋女儿情》,郭靖宇执导,团队几乎沿用的是《小娘惹》的团队,主演还是肖燕。

爱奇艺出品的聚焦医生职业的双女主剧《女医生》,目前还未进入选角阶段。此外还有欢瑞的《永不瞑目》和飞宝无限的《拥抱生活,拥抱你》。

如何拍好双女主剧?

如果说双男主可以靠男演员颜值取胜,那么双女主则没有了这个优势,质量就成为了首要的通关文牒。

那么如何才能拍好双女主剧呢?

首先,改编需要一些门道。

有些「百合」小说会打着“友谊”的旗号搞真感情,这就不适合于影视化的改编,这一点不仅针对「百合」小说,更是针对「耽美」小说。如果耽美可以改编成「社会主义兄弟情」的话,那么「百合」则更容易向纯友谊发展。

姐妹之间的大戏很容易发展成「勾心斗角」、「撕逼」、「抢男人」这样的狗血戏码,如《七月与安生》中两姐妹就纠缠于与苏家明的感情漩涡中,不过电影版运用了讨巧的方式,让最后两个人身份互换升华了友谊,电视剧版则显得过于狗血和冗长。

90后印象中最早的双女主剧应该是《情深深雨蒙蒙》,聚焦于陆氏姐妹的感情挣扎和家族兴衰,虽然在电视剧改编的过程中这更倾向于是两对恋人的故事,但其实琼瑶写这部小说的核心正是依萍和如萍两位女孩。《还珠格格》也是如此,五阿哥和尔康只是作为两位哥哥的感情线之补充。

现在对于双女主戏的改编则更倾向于「成长线」而非「感情线」,聚焦现实生活又能产生共鸣的双女主剧更能收获广阔的观众群体。

其次,选角要妙,人设自带CP感。

女性群像剧往往划分年龄层,展现某一年龄段女性的困境和出路。而双女主剧则年龄大多是20-30岁,展现拼搏、创业、爱情和家庭等话题。

双女主戏要磕CP,双女主戏也会产生CP,比如电影《七月与安生》中周冬雨和马思纯现在仍然会被观众拿来比较,生活中二人也是很好的朋友。

但是,CP的产生是依托于剧情的,剧情设计得合理才会产生CP感。电视剧版的《七月与安生》就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

无论男女,磕CP已经成为了常态,综艺节目当中的姐妹互动也很容易催生出新CP的产生,比如虞书欣和赵小棠。

不过,除了内容出彩以外,选角也要合乎CP感,且剧集的人设要本身符合CP的属性。比如《了不起的女孩》中便是一冷一热的类型,《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和皇后则是一个稳重一个活泼且彼此互相帮助的类型。除此之外,CP感有时也需要考虑观众的共情效果。

虽然,市场上的双女主剧只是比较小众的类型,但并不代表这是一个可以被取代的题材,双女主剧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只不过剧集创作思路往往跟随着市场态势改变,难免涌现出许多随波逐流的作品,导致某一题材喷涌,而另一题材受冷遇。作为创作者,在考虑市场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剧集本身的价值,但凡能够彰显时代特性、反映生活内容的作品都不应该被忽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