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日刷110分钟短视频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对长视频有信心?

流量与资本红利向短视频领域的倾斜,还在继续。

“快手”港股敲钟在即,“抖音”上线支付关键功能,张小龙再谈微信视频号大开发计划……

如果把抖音崛起的2018年算作“元年”的话,短视频这个“风口”的破浪之旅,已经3年有余。但只要对近期的泛娱新闻稍加注意便会发现,流量与资本红利向短视频领域的倾斜,还在继续。

这一年多来,打通直播电商的短视频平台们又上了一个台阶——从“日活”(日活跃用户数量)到日均使用时长都有本质增长。这也让长视频的用户焦虑再度加深。

当然,只要对影视剧综的大众艺术本质、舆情地位有常识,就会知道,“短视频在‘杀时间’的同时,也能顺带了结了长视频”的论调,不过是危言耸听。但长视频网站及其模式,确实已经到了需要坚定信心的时刻。

单向度“对标”

尽管短视频平台很少公开将长视频网站比作竞争对手——事实上,现在短视频平台更爱对标电商平台,看重的指标是GMV(商品交易总额)——但由于其“杀时间”的重要属性,长视频网站一直对短视频平台保持警惕。

2020年更是如此。

随着8月份“抖音”日活进入6亿+时代,始终未能突破3亿日活瓶颈的长视频平台们,正式让出引流王座。在还未正式走通盈利闭环模式之时就陷入流量危机,这让长视频网站遭遇了模式质疑,“烧钱”“电视台化”的标签也接踵而至。

一时间,长视频平台仿佛被国内互联网投资界判了“死缓”,与大洋彼岸蓬勃发展的迪士尼+、HBO Max形成了鲜明对比——在疫情期间,这两个新兴线上平台成为了支撑迪士尼集团和华纳传媒运转的生命线。

事实上,因为共享文娱消费时间的蛋糕,就强行将长视频和短视频平台对标,多少有些武断。长、短视频是完全两种消费场景、两种内容期待,也衍生出并不相同的价值链。

“流”取代不了搜索

快抖是视频流,爱腾优是资源库。

一个是可以即刻卷入的洗脑循环,另一个还需要用户参考推荐、口碑、包装等来点选或搜索。除了观看的时间成本,点选、搜索这一步骤,往往也被视作长视频平台的使用“门槛”。

但所谓“流” (flow),并非不是新鲜事物,更不是先进玩意。

曾经被视频网站颠覆的电视,本质上也是视频流。提供版权内容的长视频网站,通过搜索、互动打破了“流”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让观众从和电视的“约会”模式中解放出来。

从电视的“流”到视频网站类似图书馆的“存档-借阅”模式,是帮助用户节约时间的一次跨越。这与短视频网站“杀时间”的消费目的南辕北辙。

由此来看,说短视频平台会取代长视频,就显得有些荒诞。虽然都是文娱消费,但用户在使用两类平台时,消费心理完全不同。

如今的长视频客户端,界面设计变得无比复杂,集合了名目繁多的功能和栏目。这就与用户节约时间的消费心理背道而驰。尤其当用户在长视频网站里误触了短视频流时,往往因为注意力分散浪费了大量时间,体验也会大打折扣。

当然,长视频平台想要凭多元内容、功能,增加用户活跃度和留存时间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在可能限度内做“减法”,恐怕才是增加用户好感度的正确方向。

至于能不能降低点选、搜索的门槛,通过节约时间的方式留下用户,Netflix正在研发的一项新功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这个功能将根据用户偏好、习惯等,选择相应影视剧综,自动生成一个连续播放的长视频流。这样,让观众打开客户端即可观看,适合伴随式观影场景。

“算法”规训的悖论

公牛闯进瓷器铺。

无论是在好莱坞还是在国内,当互联网巨头大举迈进影视行业的初期,都有类似的莽撞感。Netflix在《纸牌屋》时期张扬过“大数据”拍剧的神话,国内的互联网影视大佬则曾放出不要编剧只要IP和写手的豪言。

但在经过几年融合发展后,绝大多数平台都在数据层面达成了共识——影视剧综创作很难量化,算法可以帮助内容创作,却不能规训创作。

不能用可推演的逻辑控制内容的生产和成本回收,从经营层面是一个挑战。但也正是从数据层面的松绑,让影视剧创作有了破局发挥的空间。这种新鲜感和飞跃性才是文娱消费的生命力所在。

不过,数据不能完全规训长视频的内容创作,算法却可以绝对规训短视频平台上的“数字劳工”。如果套用那篇关于外卖骑士的热文来说,那就是——短视频创作者,困在算法里的人。

跟外卖骑手一样,没有保底,只能靠打赏、卖货变现的短视频创作者,虽然有成为光鲜“网红”的可能性,但本质上也是零工经济劳动者。

而“零工”看似自由,但对从业者的要求其实非常苛刻:偏低(甚至很低)的平均收入、接近自虐的工时,和对系统规则的绝对服从。

短视频创作者也是一样,想要有收入,只有依照平台算法规则创作一条路。而算法也是“媒介”,是媒介就有偏向,这种偏向与亿级的海量内容融合,就很可能出现畸象。

就拿快手的普惠算法为例。

这个推荐机制,本着去中心化的原则,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内容创作者得到关注。哪怕是一个新手短视频创作者,上传了一条无趣的内容,也能分走一些流量,被一些用户看到。

但在实际的社区发展中,恰恰是普惠算法让快手形成了今天的“家族式”主播帮派。

辛巴直播

以辛巴、散打哥、二驴、方丈等为代表的的主播家族团,因为盘踞平台久、粉丝多,形成了新人很难超越的影响力。当一个新手创作者无法靠一条优质内容火速出圈的话,他们就会选择“拜码头”、加入家族,借此分享打榜和粉丝资源。

由此产生的主播阶层固化、内容创作疲软,如今不仅严重制约着快手发展,也威胁着短视频模式的生命力。

回到长视频模式,虽然平台很难用数据推演内容生产和成本回收,但依然有可能通过内容矩阵布局,保证稳定的、较高质量的内容输出,让用户形成稳定期待。

事实上,这也是长视频网站目前重点攻克的目标。具体方法,则是从内容“金字塔”思维向内容“宇宙”逻辑的转变。

目前,在美国长视频网站的竞争中,迪士尼+依靠漫威、星战等IP的衍生剧布局,在2020年飞速发展,与Netflix形成角力之势头。国内长视频创作在过去一年,从爱奇艺的“迷雾剧场”整合,到柠萌影业“女性系列”的跨剧联动等,内容宇宙也初见雏形。

长视频平台的内容“宇宙”逻辑如果走得通,便意味着中高质量内容的稳定输出,以及开发成本的降低、观众期待的稳定将成为可能。

如此,真正的盈利闭环便指日可待,长视频位置便也做得稳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