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两千年前的老人才是历史真彩蛋,牛年眼泪居然被《尚书》赚走?网友:没看够!

文化节目,只服总台。

“你是?”九十多岁的伏生坐在案前,缓缓抬头望向突然闯入的陌生人。

“晚生,来自两千多年后的读书人。”撒贝宁作为当代读书人,穿越回两千多年前的山东,毕恭毕敬地站在伏生面前:“先生,特来请教《书》(特指《尚书》)好在哪里。”撒贝宁和其他弟子跪坐地上,洗耳恭听这跨越时空的讲述。

大年初一(2月12日)晚,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开播,豆瓣开分也直达9.4分。除了首期《尚书》,还包括《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等流传千古、享誉中外的经典名篇也将以多维沉浸式方式跃然荧屏。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从何而来、去往何处的追问,也将拥有更生动的答案。不少网友直接表示,“撒撒和大红老师穿越千年的对话看得人起鸡皮疙瘩”“看得老泪纵横,希望这样的节目能多一些!”“从古至今,融入我们骨血里的东西,很容易就会被唤醒”……

戏剧+影视+文化访谈,

“模式创新”更需内外兼修

时间回到一百多年前,敦煌石窟藏经洞中的部分经卷被运到北京,当时几名学者惊呼,“所见之典籍,写本和抄本皆有千年历史。”“快看!竟有上古典籍《尚书》”“这是我见到的《尚书》文献中最早的传世文本,弥足珍贵”“我国人当把此国宝守好、护好”……情景化的演绎之后,镜头一转节奏也变缓,身着中山装的当代读书人撒贝宁把国宝《尚书》的故事接着娓娓道来。

《典籍里的中国》增加了叙事视角的多维设置,通过多人组成的共同体,站在不同的立场,持有不同的观点,为同一本典籍从不同的角度发声。尤其当“当代读书人”穿梭在卷帙浩繁中与“古代护书人”之间频频对话,我们才能在历史中找到时代的印记。“回到典籍也就是回到了文化的原点,回到历史的原点。”在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任袁新文看来,回到原点之后再诉说流变、传承和影响会更有意义。

《典籍里的中国》开创性地利用“戏剧+影视+文化访谈”形式,通过不同叙事主体的兼容混搭,把一行行生涩的文字变成冲突十足、悬念迭起的舞台故事,将主题表达与价值观呈现隐喻在历史文化深度的展现中,以实现观众的情感共鸣与情绪共振。撒贝宁在排练完后说道,“真正和倪大红老师对上戏的那一刻,突然忘了那是倪大红老师,所有的细节都让我感觉到,仿佛真的是穿越千年。”而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而言,这种由细节铺写出的故事也更让人动容。《典籍里的中国》艺术总监、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谈到创作缘起:“中国人讲我们做文化传承,就是我们在积累传承我们文化的同时,更在传播文化。尤其是电视节目,能够让更多的老百姓看到中国文化的回潮。”

叙事空间作为一种情境元素,其多样化的建构,能够使节目更直观、更有感染力。文化类节目大多是在室内录制,但这档节目完全没被限制住,反而开拓出全新的沉浸式四度空间。一号舞台主要是“大禹定九州”“牧野宣誓”等大场面,二号舞台主要是伏生的书房,三号台也分为两层,由上层“大禹治水”的空间和下层伏生幼年读书的地方共同构成;更关键的是,三个舞台中间有甬道连通,也成为表演区域的一部分。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也认为这种空间有了更多意义,“历史空间和现场空间的自由交错,包括观演关系的有机转换,让戏剧和布莱希特的‘间离’有了新的发展和解读,在荧屏上营造了一场感人至深、内涵丰富、深刻、深邃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课堂。”

既有声光电交织的宏大场面,又有特写演绎的细腻情境,舞美设计、氛围营造、观众席及表演位置的安排等都承担着空间叙事的功能。社交媒体上的网友都感叹“太震撼了”,“整个节目从构思到故事讲述,从演员到舞台,太牛了!入股不亏!”

“我名伏胜,自幼读《书》。”当年逾九旬的伏生开启了自己的讲述,镜头从特写转变成全景,甬道另一头的幼时书房突然亮起一束光,孩童一边嬉闹,一边用稚嫩的声音念着,“克明俊德 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 平章百姓……”童年伏胜正和同砚一起聆听老师的教诲,在另一个空间的老年伏生和来自两千多年后的撒贝宁正出神地望着这一切,一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上涌。

从童年伏胜诵读《禹贡》到老年伏生感叹“大禹的好不止这些”,再到撒贝宁说“我们也从小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典籍里的中国》通过这种空间叙事的创新,让文化本身的传承有了更直观的视听体验。

没有现成的故事,

“立意升级”如何攻坚克难?

孔子删述六经的故事广为人知,上古典籍《尚书》从三千篇变成精选的百篇。

“为何而选?”“何为精髓?”孔子的弟子围坐,向他抛出了这些问题。孔子拿出竹简回答道:“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当弟子们反复诵读着这几句话,声量渐增,站在旁边的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也深受感染,不由自主地跟着喊了起来。一问一答间,看似是两千多年前的一堂课程,却殊不知也问出了现代我们的一些心声,解答了困扰我们许久的一些疑惑。

《典籍里的中国》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典籍为着眼点,关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难以物化的文化基因。第一集选择了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通过多种发掘多重演绎分享与典籍相关的人生感悟,社会哲思,润物无声地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各种深刻内涵传播开来,节目立意充溢巧思。微博上有网友也表示,“故事选取、编剧、演员和舞台都太棒了,适合看不进去书的我……看这个一下就看到了凌晨一点多。”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现在是一个新的觉醒时代,更要从历史和典籍中寻找真正的文化自觉,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文化自信,所以再怎么强调这档节目的意义和价值都不过分,“如何用现代化的转型和创新性的发展让它(典籍)能够走入千家万户,如何让一个很私密性的阅读行为变为社会公众行为”都变得非常重要。

节目融合了宏观层面的“雅”和微观层面的“信”,一方面力求呈现出典籍中的厚度与诗意,不管是敦煌洞窟的震撼,还是黄河之水的豪迈,都在节目中体现出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远;另一方面在细节上力求准确,如服饰、用具等是否符合年代与人物身份等,戏剧演绎中演员的服装、发型和道具等细节,《典籍里的中国》都有完备的学术团队支持,力求与人物的年代及身份相符,让历史以最真实的面貌出现。有观众评论道,“伏生手捧竹简读书,眼神略显浑浊,颇为吃力,捧简的手也不时抖动,这些细节拿捏得非常精妙,让我迅速地代入到2000多年前,历经磨难护经的伏生所处的时代。”

在三位专家的文化访谈中我们也知道,民本思想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尚书》之中,并且在中国各个朝代不断传承发展。从最开始《尚书·夏书·五子之歌》中的“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到春秋战国时代《孟子》中的“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再到唐朝魏征和唐太宗论政提到“君舟也 人水也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直到今天的民本思想依然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中华文明何以源远流长?我们也在这样的文化对谈中找到了答案。就连与典籍打交道超过六年的网友感慨,“几千年的文明,也就是这么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前人如果真能知后世之事,那得多有意思啊。”

有网友表示,“看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终于明白,除了地理因素,使得中华文明不中断的一大原因,还有先贤们的用心护书、传书、讲书。孔子删述六经,伏生传讲《尚书》,晁错受命往学,安国推而广之,后人封之于窟,乃使弦歌不辍,文脉不绝。”

能够看到,《典籍里的中国》超越文本,从中国人思想、政治和社会的源流出发,将厚重的文化题材转化成现实审美需求,在探寻古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哲学的同时,追问中国人何以走到今天。“知道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正如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院长、教授高晓虹谈到,“在一部典籍、一个人、一个主要故事、一条线的构架体系里,用故事化、戏剧化的方式来识读经典,引导今天的年轻人能够读懂经典,可以说这个节目是致敬2021、致敬新春佳节的一部佳作。”

文化不再曲高和寡,

从典籍中发掘“类型创新”密码

读书,尤其是读古文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

在典读会上,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倪大红说文解字《尚书》中的《禹贡》,并且读一句,其他演员和现场嘉宾也跟着诵一句,“禹敷土 随山刊木 奠高山大川”。在气势恢宏的反复诵读中,千年前的动态场景不自觉地浮现在眼前。“让演员从史书典籍中了解故事,我觉着对演员很有帮助。”

在袁新文看来,这档节目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用典籍坚定文化自信;二是用典籍破译文化密码。”经过连续几年的发展,文化类节目早已成为人们娱乐生活的一部分,但要让文化本身真正在日常中释放出自己的穿透力,依然任重而道远。《典籍里的中国》为文化类节目拓展价值维度、打造原创、挖掘本土资源提供了思考和借鉴意义,同时,也将历史元素有机融入综艺节目的创作中提供了思路。

当伏生穿越到现代,被正在博物馆中参观的小学生们误以为是扮演伏生的“演员”,他老泪纵横。一位小朋友问道,“那您会背《禹贡》吗?”,伏生长叹一声,“会啊”,跪在地上反复又坚定地念着,“禹敷土 随山刊木 奠高山大川”。镜头再往外拉,三位文化访谈的专家和主持人王嘉宁也饱含热泪。如果空间的表达再多一点,也一定能看到屏幕前的我们也已经红了眼眶。正是这种多种的创作,着意将观众的体验极致化;而兼顾观众的内心情感认同的节目,成为了历史社会的独特表达。正如有网友评论的那样,“今天看到《典籍里的中国》,感受到了浪漫、坚韧、传承和生生不息。”

文化节目根据不同观众的收视审美感受,结合贴近实际生活的科技成果,进行垂直化创作,将晦涩难懂的典籍语言转化为喜闻乐见的电视语言。《典籍里的中国》具有更为特别的涵义,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新时代,民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相应提升。

在“文化强国”的号召下,文化类节目因其大众影响力而备受关注。这档节目虽然是在文化类节目的框架下创新,但其作用却比想象中更巨大,因为中华文明传统典籍也同时是全人类的财富,在未来有更多“走出去”,与其他不同文化交流、融合、共通的可能。正如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所说,“《典籍里的中国》是要讲整个中华文明,从它的文明起源一直到现在的传承,这是一个了不起的题目,它的价值、内涵、深度,不仅仅是讲好中国故事,更是向世界讲好中华文明的故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