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男友”B面,昙花一现还是实力长虹?

一年过后,曾经的爆款话题声势渐微,“限定男友”们何去何从?

哭过几日,不少观众终于在付费超前点播的《乌鸦小姐和蜥蜴先生》大结局中,尝到了HE的快乐。留下还停留在24-30集的观众,被剧中顾川和姜小宁的波折感情虐得泪湿沾巾。

随着剧情深入,与剧相关的讨论甚嚣尘上,其中男女主角任嘉伦、邢菲近期表现活跃。尤其是去年凭借《锦衣之下》名震一时的“一月男友”任嘉伦,这一年来每当其推出新作,便是检验“限定男友”续航力的时候。

近些年来,“限定男友”的队伍愈发壮大,最初这个名词通过2019年《亲爱的,热爱的》中走红的“七月男友”李现而成为网络热词。

2020年伊始观众便喜提三大“冬日限定男友”:一月男友任嘉伦、二月男友宋威龙、三月男友许光汉,后又有五月男友丁禹兮、八月男友成毅。

直至今年,白敬亭、吴磊、张彬彬也纷纷走上“限定男友”的直通车,观众看一部剧换一个男友,“限定男友”们分别趁着剧播期间狂吸热度和流量,未来的星路得以铺就。

一年过后,曾经的爆款话题声势渐微,“限定男友”们何去何从?

“限定”批量,爆款不多

“限定男友”日新月异,但也并非谁都是爆款男友。

真正靠男友人设“平步青云”的,是李现、任嘉伦、宋威龙、许光汉、丁禹兮等先驱者。批量生产之后,白敬亭、吴磊、王子异、张彬彬等在作品播出期间被冠上“男友”头衔的演员,借此机会飞升的幅度并没有前辈们大。

《亲爱的,热爱的》播出时期数据,cr:FUNJI娱乐

李现打造“现男友”人设宣传方向之成功,乃至“限定男友”一词在网络上激起大量话题讨论。《亲爱的,热爱的》开播起李现便火速涨粉,开播的第11天,李现已经实现了500多万微博粉丝的数据增量。

一时间李现涨粉量与日俱增,比《镇魂》开播43天为白宇拉来314万粉丝、《香蜜沉沉烬如霜》开播一个月邓伦涨粉476万的数据还要高。那个七月,“顶流”的头衔属于李现和《陈情令》走红的肖战、王一博。

任嘉伦曾在《大唐荣耀》名声大噪,不过真正红起来还是《锦衣之下》。

剧中任嘉伦饰演路绎一角,外能身着制服搭配利剑行走于险境之中,内又和女主角上演额头吻、屋顶吻,随便一撩就是“眼神开车”的苏断腿男友力。

图源自艾漫数据

艾漫数据推出的2020年1月明星商业影响力榜单上,任嘉伦以90.58的商业价值指数位居榜首。一月男友,是真的红了。

而宋威龙、丁禹兮都是多部作品加持、人气叠加的选手。

宋威龙先在《下一站是幸福》中扮演年下男友元宋,又在《以家人之名》中饰演凌霄,一个是顺应年下恋流行趋势的奶狗男友人设,另一个是带有一丝霸总意味的强势男友。

丁禹兮有《韫色过浓》《传闻中的陈芊芊》两部网剧同时在播,同样诠释高冷男神、专情贴心不同类型的男友游刃有余,一举拿下2020年“五月男友”桂冠。

“限定男友”们凭借剧中讨喜的人设,拿下了“BG之光”的招牌,继去年“限定男友”激增,成毅依靠《琉璃》成为去年的八月男友之后,后续爆款作品寥寥无几,男友们也远称不上是“爆款制造机”。

太多男友随着作品播出批量限定,圈粉力不如李现等人迅猛,观众更换下一个男友也更为频繁。

热度来了,他们能否接住?

无论爆还是不爆,“限定男友”的红利依然不可小觑。而一个问题就是,限定过后,他们到底是不是昙花一现?

一年过后,男友们交出了新的成绩单,既是从影视剧中走红,那应当先通过他们后续的扛剧能力来验证其长尾效应。

目前为止这些“限定男友”在走红之后,推出的作品都尚未能助他们在口碑和名气上再次上升一个台阶,其中李现、许光汉、成毅三位表现最为明显。

一度登至流量顶尖位置的李现,于《亲爱的,热爱的》播出后,积压待上的作品不少,但播出的作品不多。

至今李现播出的作品有一部《剑王朝》担任男主,另外在《我的时代,你的时代》(《亲爱的,热爱的》姊妹篇)中客串再度饰演韩商言一角,电影方面有《赤狐书生》二番出演、《中国机长》客串出演。

从李现爆红之后首部影视剧《剑王朝》看来,大IP、冯小刚担任监制,加上李现的吸粉力,播出期间口碑和热度表现也都平平,没有为李现的火再添一把新柴。

另一边,“限定男友”中代言资源遥遥领先的许光汉,以《想见你》播出后三个月拿下十个代言的成绩风头无两,不过《想见你》之后许光汉只有一部电影《你的婚礼》上映。

《你的婚礼》目前票房有望突破8亿,表现出色,不过观众评论两极化严重,大概是许光汉的作品中口碑最低的作品。

《琉璃》大火之后,成毅影视资源大幅提升,担任男主的《长安诺》卡着《琉璃》大结局播出,效果并不理想。

后续《山河月明》《梦醒长安》《南风知我意》《迷局破之深潜》《爱在风起云涌时》待播,再次翻盘的机会还有待检验。

拒绝限定,他们渴望长红

一批批“限定男友”冒出头,后续作品表现参差不齐,导致男友们的“花期”并不算稳固。

究其原因,一方面观众对于“限定男友”的新鲜度短暂,没有过硬的实力和人格魅力,很难将剧粉转化为演员粉;另一方面,在资源和市场需求上,男演员竞争力增强,抢蛋糕的越来越多。

一个好现象是,不少演员都拒绝“限定”,希望能够有更长远的发展。

丁禹兮在去年大火时曾表示“不想做‘限定’男友,而想做观众永远的好朋友”的态度;

白敬亭今年在《荣耀乒乓》《你是我的城池营垒》被封为“三月男友”后,也表示“三月男友太短暂了,希望能够做四五六七八月男友”。

不仅男演员们变得清醒自知,粉丝也深谙“限定”标签背后的代价,曾经许光汉签约合力极光时,粉丝纷纷在官微叮嘱“不要消耗热度和口碑”,希望许光汉忠于打磨高质量好作品,少上综艺、不炒CP。

通过一部作品一夜爆红不完全是坏事,正确对待走红,并且凭借实力留住热度,才是“限定男友”进一步长红的关键。

若一味投机取巧,借助流量“狂割韭菜”,没有好作品加持,终究也只仅限于限定,爆红光环和热络观众只是短暂地停留了几个月而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