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紫金陈都上了《1818黄金眼》,网红新闻节目有什么魔力?

紫金陈维权的方式不是报警,而是主动要求在网红民生新闻栏目《1818黄金眼》中出镜,又惨又好笑的经历引发全民关注。

“相信别人是要付出代价的。”《隐秘的角落》中这样一句台词,在作者紫金陈的身上应验了。

这位被称作“中国版东野圭吾”,拥有“紫金陈宇宙”的推理小说家,居然被一家中医院骗了。紫金陈维权的方式不是报警,而是主动要求在网红民生新闻栏目《1818黄金眼》中出镜,又惨又好笑的经历引发全民关注。

《隐秘的角落之神秘针剂》

紫金陈“续作”又好笑又可怜

到中医院看腰肌劳损,本想针灸理疗,却被告知病情已经严重到“筋膜黏连”,需要打一剂价格4500元、香港影星蔡少芬同款的“小分子祛炎针”,即可药到病除。一针下去非但没见效,还痛到腰都直不起来,转到正规医院急诊检查,被告知是药物反应,但具体什么药物却检测不出。

这是5月29日这一天,紫金陈的悲惨遭遇,情节之荒诞都可以写进他的新小说了。

惊觉“被骗”之后,紫金陈发微博喊话浙江本地关注度极高的民生新闻栏目《1818黄金眼》。记者在线接单,随即赶往宁波采访,30日晚就播出了这期节目。

紫金陈在《1818黄金眼》中出镜接受采访,详述被骗的经过。他表示打完针后腰痛难忍,当天下午就找到医生询问,医生称这是中药注射液,把很多种中药材粉碎成水分子百分之一的大小,他一听就知道受骗了:“我还是有一点科学常识的吧,我是浙大工科生,不可能把药物分子弄成水分子百分之一大小,如果技术达到的话,他都可以直接申请诺贝尔奖了。”

在节目组的帮助下,紫金陈终于搞清楚了“小分子祛炎针”的成分,其实并没有中药成分,只有盐酸利多卡因、氯化钠注射液、维生素。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后,对中医院和医生给予了处罚。

作为《1818黄金眼》走红以来,第一位主动要求上节目维权的“名人”,紫金陈引发全国网友的强烈关注。事件虽然告一段落,他却成了大家的欢乐源泉。

有人说这是迷雾剧场的续作——《隐秘的角落之神秘针剂》,还借用《坏小孩》里的梗:“眼泪如兰州拉面般滚了出来。”也有人调侃紫金陈上节目的样子傻傻的,看不出是思维缜密的推理小说家:“不管是谁上了1818黄金眼都会变成一副智商不高的样子。”还有人称医生惹了不该惹的人:“建议医生赶紧去自首,回头是岸,张东升是这位陈先生的人。”

紫金陈一直在微博更新事件进展,表示自己不差钱,纯粹是想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曝光此事,后续产生相应的赔偿,会加倍捐给相应的机构。对于一些网友质疑,他还专门发文回应,并幽默自嘲:“1818上看上去傻是因为确实很疼,状态不好。另外,上了热搜,全宁波都知道我腰不好,从此异性是路人。”

工科毕业的推理小说家既然阻止不了自己被骗,那就用文字来出这口气。紫金陈发誓:“我后面的三部剧内,仁医堂和唐显友的真名,一定会成为重要情节出现在剧里。”这下可好,以后看紫金陈的小说和剧,都不用猜反派是谁了。

民生新闻欢乐多

真实、魔性、沙雕是出圈奥义

记不清这是《1818黄金眼》第几次上热搜了。这档于2004年开播,浙江省日播时间最长的民生新闻节目,豆瓣评分高达9.4。众多网友心中,它其实不像新闻栏目,更像是一部奇葩生活连续剧,主角综艺感十足,记者real耿直,每一期采访都有料有梗,堪比搞笑综艺。

节目捧红了很多素人,比如修剪发际线走红的小吴,手被炸伤的小张,以及多位长相出众的帅哥。甚至有网友调侃,节目组其实是一个星探公司,一个造星平台。

也贡献了无数鬼畜洗脑的段子和名场面,比如“一百多买包怀疑是假LV”、“猫上树顶下不来”、“快递放在门口被当垃圾拖走”、“外卖里吃到鼻毛”等。

不难看出,选题年轻化与呈现趣味化是《1818黄金眼》内容出圈的关键。当新鲜有趣的新闻素材碰上专业魔幻的采访风格,谁不会被这样的报道吸引呢?如此吸睛的节目内容,也很适合在社交平台上传播发酵。

同时,《1818黄金眼》栏目的互动性也很强。捕娱记注意到,官方微博已经积累了千万粉丝,每条热门新闻下都有无数的转发互动,很多都是年轻人。对于成长于互联网世界的Z世代来说,看新闻除了挑有意思的之外,也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们与节目组的沟通、互动过程也就成了信息传播的一环。而以紫金陈这一期节目为例,也是互动中获取新闻,从紫金陈微博@官微到记者接单,再到节目播出,出手可谓神速。

出圈的民生新闻节目,不止一档《1818黄金眼》。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的调解节目《小莉帮忙》每期只有短短几分钟,却因真实、沙雕、接地气在B站上十分火爆,一期节目播放量少则十来万,多则上百万,弹幕相当密集。

“小莉”是一群女记者组成的调解团队,她们调解求助者面临的矛盾冲突,帮助解决遇到的现实问题。与传统调解节目的悲情基调不同,《小莉帮忙》的故事都很“标题党”,像“男子网购一杯饮料,到店取餐时所有人都懵了”“孩子看店,妈妈回来看到一幕崩溃痛哭”之类,吸引观众追看。

节目擅长使用花字和表情包,尤其是当事者语出惊人时,还会用到慢放、重播等鬼畜视频的剪辑手段,营造出“沙雕节目”的氛围,很对网友的口味。

“姐妹,如果你的男朋友要跟你提出分手的话,记得跟他说:亲爱的,别走好吗——跑起来!哎,快点,跑哎,跑!”今年5月,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女主持人孙晓乐的一则短视频在微博火了,身着正装、正襟危坐在新闻直播间的女主播“画风”突变,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不禁令网友感叹“这弯拐的措不及防”。

这则短视频由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官方抖音号“汉水路333”制作发布,“汉水路333”一反广播电视台“一本正经”的常态,突出搞笑元素、剧情反转的新闻播报和段子,意外圈粉。

新媒体时代的观众和网友喜欢新鲜、有趣、热辣的资讯,对新闻呈现的方式也更有包容性。民生新闻节目素来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其实老百姓身边的稀奇事、烦恼事除了挖掘出实用的价值之外,在把握好度的同时也可以轻松愉悦、引人共情。都说“人生如戏”,那些带有强烈民生属性和新闻属性的故事,最易传播与裂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