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5 日消息,据晚点 LatePost 报道,2021 年,快手为海外扩张准备了 10 亿美元预算。今年头三个月,快手在海外就花了至少 2.5 亿美元(约为快手一季度总营销费用六分之一),4 月单月花了近 1 亿美元。TikTok 也确实预计在巴西投放 1 亿美元,但不设上限。两家公司都把补贴新用户作为获客手段。
刚开始,通过介绍新用户注册,平均每个用户可以从 TikTok 或 Kwai 上拿到 6 美元奖励。随着两家公司展开补贴竞价,一个用户最多能拿到 20 美元奖励。
巴西有 1.4 亿网民,字节跳动、快手已经把其中一半变成了自家短视频产品的用户。
今年初,快手开始在海外烧钱获客,主要在巴西、印尼投放,从两国扩展到整个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到 5 月初,其短视频应用 Kwai 在巴西的日均活跃用户超过 2300 万,是去年同时期的两倍。快手在印尼主推的 Snack Video 日活用户近 900 万。
今年 5 月份,快手财报显示,2021 年第一季度,快手总收入为 170 亿元,同比增长 36.6%。2021 年第一季度净亏损 577.5 亿元,调整后净亏损 49.2 亿元。毛利率由 2020 年同期的 34.2% 提升至 2021 年第一季度的 41.1%。首次披露了海外业务的发展情况,一季度海外市场的月活跃用户均值超过 1 亿,今年 4 月,海外市场月活增长至 1.5 亿以上。
据报道,字节、快手烧钱扩张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向 Google、Facebook、Instagram、YouTube 等线上平台买广告。在巴西,快手还曾向电视台买过广告。
以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奖励用户,要求用户介绍其他人注册、或者看一定数量的视频。
为平台的内容创作者提供奖励,或邀请其他社交媒体的网红到本平台发布内容。在海外有专门帮快手、字节 “挖” 网红的服务商。
前两种旨在扩大用户数量、争夺市场份额,是短视频产品进入新市场的主要方式,也是字节、快手海外竞争花销的大头。最后一种旨在改善平台内容质量、形成品牌效应。去年 7 月,TikTok 宣布投入 2 亿美元成立 “创作者基金(creator fund)”,快手则启动 “海星计划” 为海外达人提供流量支持。
快手和字节都不缺钱。快手上市就募集了超 50 亿美元,今年一季度结余现金及等价物约 80 亿美元。而字节跳动更富裕,作为中国最大广告平台,它 2020 年收入就超过 375 亿美元。
每次出海,快手的第一步都是烧钱获客。烧钱的意义是在刚进入市场时快速获取用户,为后续的社区成形、商业化变现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