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男篮的惨败收场,舆论彻底爆发。
除却以易建联为首的少数几人外,大多数选手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为球迷们的炮火主攻点。
竞技场上十足残酷,命运的车轮滚滚向前时,总有人会被压在车轮下。这或许就是竞技体育的本质——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同样的话,似乎也可以说给篮球综艺。
2019年的篮球赛场有些拥挤。《这就是灌篮2》与《我要打篮球》同期竞争,再往前追溯,则是《篮板青春》和《超级企鹅联盟》的同台共振。
人们企图重现2018年那场堪称奇迹的大联动。
只不过,如今一年过去了,曾经在《这就是灌篮》中发光发热的李易峰,如今再度站在了《我要打篮球》的比赛场上,但新的记忆却没有以相似的方式再度创造。
对于如今的,篮球综艺而言,出道即巅峰,就是它最好的结局了吗?
篮球的夏天
这是个属于篮球的夏天,不论是比赛场上的,还是综艺方面的。但这个夏天显然也是“暴雨倾盆”的。篮球世界杯热度不断,但在一众负面消息之下,唾骂、气愤与质疑是主流的声音;与之相对的篮球综艺,则在一众观察秀中艰难求生。截至目前为止,今年播出的六部篮球综艺中,仅有《篮板青春》一部在豆瓣上有评分显示,1479人给予了它8.3分的高分评价。而作为去年圈层爆款《这就是灌篮》的第二季,以及聚集了《灌篮》部分原嘉宾的《我要打篮球》,则迄今为止仍未出现豆瓣评分,全网热度也仅仅维持在50到60之间。
对于第一季《这就是灌篮》的热度而言,这不能说是一个合格的成绩。有媒体将问题归纳于体育综艺的难点。在专业性更强的节目中,做到比赛竞技性和娱乐性的平衡,一直都在深深的困扰着体育综艺。从体育竞技的角度来说,娱乐性一定会弱化比赛竞技性,不如真实比赛来的紧张激烈,从而失去专业的观众。诸如曾经的《来吧,冠军》,其所备受争议的,一直都是专业性的缺失。但如果尝试专业性的传统比赛,又会严重削弱其在综艺层面的的吸引力和冲击力。毕竟,相比于综艺的后期加工,比赛本身就已经是一场最好的真人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篮球类综艺统一做出了两层改变——一在于嘉宾,二在于剧情。嘉宾选择主要以明星篮球爱好者和职业运动员或教练的模式为主,前者带动人气,后者负责专业。
《这就是灌篮》用实力证明了这种可行性。在它播出期间,其最大的宣传点,一直都是做到了饭圈女孩与钢铁直男的顺利会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的确是对受众群体一种突破性的胜利。但这种胜利想要延续下去却并非易事。在《这就是灌篮2》和《我要打篮球》中,男性球迷依旧是观看主力,但女性观众似乎并不如之前买单。尤其是前者,在失去了周杰伦和李易峰之后,被替换的白敬亭的人气,似乎撑不起女性观众只为看脸的热情。在剧情方面,几档篮球综艺依旧保持着“向剧而生”的特点,通过戏剧性冲突与情感连结提高节目可看性。
而从目前正面battle的《这就是灌篮2》和《我要打篮球》两档节目来说,它们则统一将高光点对准了热爱和热血之中。《这就是灌篮2》中的独腿斗士骆翔健、受到身体限制三次落选CBA的曹芳、体脂率常见保持在6%的汪聪等等,《我要打篮球》中周彤、石一童等女篮姑娘的加入,以及“无性别宣言”等元素,都是在尽力为真人秀的剧情部分服务。但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热血当然让人无法自抑的战栗,但竞技赛场,菜是原罪,热血改变不了命运,相比于励志的鸡汤和戏剧的冲突性,如今作为主力军的男性观众,更强调的是实力解决问题。
逝去的高光时刻
节目本身的问题决定了其热度口碑,但命运态势或许也离不开时机的问题。娱乐圈风云变化是常态,对于明星是这样,对于综艺同样也是这样。就像是去年最爱说的小众,在今年变成了观察。体育综艺当然仍是一片尚待开发的蓝海,曾经的成绩也并非偶然。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篮球》的爆发更像是属于篮球综艺的天时、地利与人和并的结果。
即便篮球是再普通不过的大众运动,但篮球综艺更像是一次不可多得“篮球”+“综艺”的限量爆款。2018年,是小众综艺全面爆发的一年。街舞、嘻哈、铁甲、美声,似乎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综艺做不到。《这就是灌篮》便诞生在这个“全民吃螃蟹”的时刻,这些垂直品类的节目,不断地拓宽着综艺的范畴,也为篮球综艺的大众接受度给予了铺垫与背书。但值得注意的是,一路狂飙的亚文化综艺化现象,在今年年初狠狠的踩了一脚急刹车。今年上半年一众的小众综艺中,仅有爱奇艺《我是唱作人》、《乐队的夏天》和优酷《这就是街舞2》声量较大,更多圈层亚文化圈层综艺,即便汇聚了不少高人气的流量偶像,也未能拯救逐渐消褪的热度。综艺吃够了小众的红利,圈层再度回归圈层,今年的观众,流行说的是观察与共鸣。而彼时仍是个新鲜玩意儿的篮球综艺,如今也失去了它的“独特性”。
另一方面,综艺之外,篮球综艺的另一个名词——“篮球”。今年恰逢以中国为主场的篮球世界杯,球迷们的热情高涨,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哺于篮球综艺,但不幸的是,最终结果并不理想。在对战委内瑞拉的比赛中,郭艾伦全场7投0中,三分球5投0中,以至于在篮球世界杯短短几天的历程,让郭艾伦收获了从天堂坠入地狱的极致体验。竞技赛场上的结果当然未免让人愤怒,足以冲散《这就是灌篮》中“大侄子”郭艾伦所带来的好感。有网友比较了郭艾伦和易建联的微博,将综艺定义为郭艾伦失误的原罪。即便这种说法或许有失偏颇,但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忠实粉丝的代入感。
由此可看,如今渐熄的篮球之火,有节目本身的语境错位,也离不开时机的问题。但这也并不代表着篮球综艺就是失去市场,毕竟时尚是个圈,综艺亦是。这片蓝海,仍在等待着属于它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