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也爱造网络流行词,英美媒体如何掀起英语用法新潮流?

英美媒体引发了英语用法新潮流,一些聪明的商家也从这些英语的新用法中找到了商机。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我国每年都会新增大量的汉语新词——网络词汇。这种现象也发生在英美国家,在社交媒体甚至一些严肃的新闻媒体上,不断涌现出英语新词、新缩略语等。这影响着英美人尤其是英美年轻人的语言环境、思维方式和文化生活的改变。

名人造出网络“热词”和“热句”

美国总统特朗普热衷于在推特上发表个人观点。但也许是由于时间紧张,而且缺少人把关校对,他时不时会发出含有拼错了的英语单词的推文。比如他曾将英文单词 “等待(wait)”拼成“waite”,将 “史无前例(unprecedented)”拼成“unpresidented(字面意思为‘不像个总统’)”。英国《卫报》在2016年底宣布, “unpresidented”被命名为《卫报》的年度词汇。

2017年5月30日,不断与记者互怼的特朗普又在推特上发文“Despite the constant negative press convfefe”。他原意应该是 “(我)无视那些无休无止的负面记者招待会”,但是将“会议”(conference)一词误拼成了“convfefe”。

一时之间,这个词在推特和其他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网友热烈的猜测、打趣和模仿。网友们揶揄称,这是美国核武器密码、是和俄罗斯沟通的暗号、是特朗普统治网络世界的宣誓语。有网友甚至将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就职演说中的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改编成“Ask not what your covfefe can do for youvafoo. Ask what youvefefe can dovefe your covefefetry”,来戏仿特朗普的误拼。特朗普随后不得不在推特上再发文为自己解围“谁能弄清楚‘convfefe’真正的意思呢???开心吧!”但是,“convfefe”还是被网友们录入了Urban Dictionary(都市词典)等网络词典中。因为这些网络词典是对网友们开放编辑的,所以“convfefe”的意义和用法至今仍在被网友挖掘和诠释。

1

2012年3月,美国YouTube网络红人泰勒·奥克利在称赞一位美国演员时,连续用到了一个不完整的句子“I can’t even”(我甚至不能)。奥克利的粉丝纷纷模仿他的说法,来幽默地表达无法言说的赞叹、惊奇、悲伤、愤怒等情绪。

这个不符合英文语法的句子随之在网络和年轻人群体中流行。2012年6月,青年小说作家约翰·格林在谈到自己的小说大受欢迎时,用了相似的句式;2014年,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在格莱美奖的获奖致辞中,用了相同的句式;2015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电视小品中,演员们也用了相同的句式。

由于“名人效应”,一些“热词”和“热句”在社交媒体中流行。它们冲破了英语固有的用法,成为年轻人以戏谑的方式表达思维的工具。而它们的变“热”,也带动了英美青年人文化中一种戏谑式的潮流。

“砸键盘”在社交媒体用户中流行

或许最能体现英美青年人寻求新的表达情绪方式的急迫感的,是“砸键盘”现象。2019年9月16日,《纽约时报》前编辑部主任梅丽尔·珀尔曼在《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网站上发表了文章《“砸键盘”怎样成为互联网用户表达情绪的途径》。

她请人们关注一种现象:人们在社交媒体中拼写单词时,有时会受某种情绪驱使随意在键盘上敲下一串字符,我们可以称之为“砸键盘”。而通过“砸键盘”拼出的词语或许会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新词。比如当前在英美社交媒体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asdf”这个词。当网友们在美国词典网(dictionary.com)中查找它的意思时,他们得到的解释是“这是标准英文打字键盘中间行中最开头的四个字母,经常在打字和编程中使用,或者用于宣泄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可以是沮丧或者兴奋。

《纽约时报》2015年6月的一篇专栏文章是最早提到 “砸键盘”(keysmash)现象的严肃新闻媒体文章。文章称,像“asdf”和“lkl”这样的词语在帮助青年人在自己的群体中表达情绪的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很好地在家长面前隐藏自己的情绪,从而达成他们的叛逆意愿:“青年人也许不能开车、投票或在宵禁后留在室外,也不能未经允许在学校使用盥洗间,但是他们能说话。他们的话语就是他们反叛的场所,而他们的俚语就是他们逃脱成年人审查的庇护所。”

《韦氏词典》加入新词语

每一年,大英百科全书公司旗下的权威英文词典——《韦氏词典》都会收集网络报纸、网络杂志以及影视剧台词中出现最频繁的新词,将它们收录在其网络版词典中。

2019年的《韦氏词典》收录的这种新词中,有“buzzy”(大受关注)、“stinger”(剧后彩蛋)、“go-cup”(路上喝的饮品)等。有一些被收录新词是缩略语,如“inspo”(英文“灵感”的缩略语)、“vacay”(英文“假期”的缩略语)和“EGOT”(那些同时赢得了艾美奖、格莱美奖、奥斯卡奖和托尼奖的精英艺人)。这些缩略语让英语的用法更加简洁精练。还有一些旧词“旧瓶装新酒”,获得了新用法和《韦氏词典》的认同。比如“unplug”原意是“拔下插头”,现在也可以指“脱离社交网络”,而“雪片”(snowflake)一词如今也可以指“过于敏感的人”。

3

新词或者新用法被收录于《韦氏词典》,表明它们经历了从被“小众”追捧到被大众使用的蜕变。但是也有一些新词或新用法渐渐销声匿迹。语言学家戴维·毛勒(David Maurer)在他关于俚语的书《大骗局》(Big Con)中提到,新词从亚文化向主流文化的迁移是由亚文化群体和主流文化群体之间的互动,以及主流群体对亚文化群体行为模式的兴趣度决定的。社交媒体中的新词或新用法必须经过不断的使用,产生难以被其他旧词替代的效果,才能被英美主流报刊采用,获得足够的影响力,从而在主流文化中落地生根。

美联社为英语用法设立“新规范”

美联社编辑部在推特上设有一个“格式书”账号,不断地说明和“规范”美联社文章中英语的用法。由于美联社是欧美地区很有影响力的通讯社,它采编的新闻稿被全球众多媒体使用,因此美联社的“格式书”往往会引发英文用法的新风向。

比如2019年9月11日,美联社“格式书”发推文称,如今的“世贸中心”并非指在“9·11”事件中被摧毁的楼宇,而是指美国“9·11”国家纪念博物馆及与其邻近的“天眼”商场和交通枢纽。2019年9月18日,“格式书”指出,“school choice”这个短语的意思是“家长为孩子选择片区外的公立学校”,这一短语的用法因此更加专门化。

4

而2019年8月28日,美联社“格式书”的一则推文则在英美编辑界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这则推文称,如果一个复合式修饰语可以组成一个词组并且语意明确,美联社文章将不再于这个修饰语的单词之间加连字符。

这则推文一出,遭到了一些新闻工作者的抵制。美国体育报道网站“领头羊”的高级记者凯尔·考斯特发博文称,这一“惊天动地的新闻炸弹”一定会在编辑部中释放“混乱”。梅丽尔·珀尔曼则撰文称,是否在复合式修饰语中使用连字符,应该由编辑根据自身风格自由选择。美联社却不慌不忙,在推特上举行了几场讨论会,要把新的标点用法推行到底。

其实,在之前的几年,美联社就已经开始实践这一新用法,被各种媒体转载的美联社文章已经将这一新用法在全球推行。“格式书”只是将美联社的新“规范”通知给大众而已。虽然“格式书”声称这并非业界的“标准化”用法,但是可以想象,这种用法不久会成为一种普遍使用的英语用法。

英美媒体引发了英语用法新潮流,一些聪明的商家也从这些英语的新用法中找到了商机。在“convfefe”一词出现几天之内,亚马逊网站上就开始有商家售卖印有“convfefe”字样的T恤衫,还有商家发布了名为“convfefe”的网络游戏,这些新产品都大受青年人欢迎。

一些老牌商家也不甘落后。百事可乐公司旗下的“嘎嘣脆船长”麦片、美国塔可钟快餐店和美国查明卫生纸公司都用了与“I can’t even”相似的句式,在推特上发文推销自己的产品。泰勒·奥克利也因此和许多品牌合作,在大学毕业前就掘到了第一桶金。所以,英语新用法也为商家和青年人创造财富提供了一种拥有诸多受众的创新方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