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令》不说再见,粉丝经济没有终点

全面开发,多重利用,让热度从剧集火到周边,大概没有哪一部剧拥有比《陈情令》更加强劲的长尾效应。

“后会无期”说了一遍又一遍,但属于《陈情令》这份“夏日限定”的狂欢,依旧没有结束。

12月5日,《陈情令》衍生综艺《少年听学中》正式上线。这部由主演团队担任常驻嘉宾的综艺节目,将镜头对准了《陈情令》泰国见面会以及演唱会的台前幕后,花絮、排练、等等未公开画面齐齐上线,极尽所能为嗷嗷待哺的粉丝们开仓放粮。

至此,手游、周边、演唱会、网络电影、团综等等一系列的周边,皆成为《陈情令》IP产业链的额囊中之物。全面开发,多重利用,让热度从剧集火到周边,大概没有哪一部剧拥有比《陈情令》更加强劲的长尾效应。

“韭菜们”是否心甘情愿且不论,《陈情令》的这场声势浩大的粉丝收割之路似乎都可以称之为国产剧中的独一份。内容消费的更新换代,带来周边产业链的花样百出或许不再是罕事。

但当粉丝势力一再为我们带来惊喜,却也足以说明——时代在召唤,玩法在升级,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内容产品,以符合受众需求的内容供给为基础,那么吸粉、养粉、固粉而后实现变现的粉丝运营上,都有无限的待挖掘潜力。

售后服务源源不断,

助推剧粉情感粘连

上周四,《少年听学中》第一期开播。即便常驻嘉宾都并非肖战和王一博这两位新晋顶流,甚至其中不乏作品寥寥的新人演员,但对于《少年听学中》的可能性,大概没有人怀疑。

从秒断货的#陈情令口红#,到一度飙升至十五万的演唱会门票,作为由经典IP改编的爆款热剧,《陈情令》从立案以来的每一个环节,似乎都印证着其作为一部爆款热剧所拥有的影响力。

1

只不过,相比于剧作本身而言,更仍让人惊讶的是,这场从盛夏蔓延至寒冬的“限定记忆”,时间来得似乎有些长久。

要知道,去年同类型的《镇魂》,其热度也仅仅只持续了短短的一个夏天。究其原因,源源不断的售后服务,或许是《陈情令》剧方与粉丝们保持着最大情感粘度的关键原因。

纵览《陈情令》结束后的一系列的商业化运营,可以说是线上线下全面开花,无所不用其极的满足剧粉的一切需求。

线上,除却剧集本身之外,原声专辑在QQ音乐上线;沿用了原班人马的网络大电影《生魂》已在爱奇艺播出,虽成绩并未达预期,但如今也已成功;团综《少年听学中》也已完成首轮征战,而官方手游同样持续不断地收割着二次元层面的粉丝一同加入这场盛会之中。线

上的全面开花,也带来着线下粉丝不留余力的支持。面对超前点映,剧粉们“嘴上说着不要,但身体却很诚实”,在24小时之内,就有超过250万用户亲身“打脸”;在上线的短短九小时之内,《陈情令》原声专辑销售额就突破了300万元,至今已累积高达1235万;就连口碑热度并不突出的网络大电影《生魂》,也在上线的一个月时间内,屡次夺得网大热度榜首。

2

与此同时,这场商业上的消费主义的狂欢,也逐渐由线上蔓延至线下。《陈情令》播出期间,淘宝官方商城便已成功上线,其中,#陈情令口红#更是创造了影视作品周边销售的奇迹;《陈情令》剧组举办泰国粉丝见面会。

据网传,彼时泰国一网吧电脑全是《陈情令》抢票页面;11月初,南京陈情令国风音乐演唱会正式举办,再度成功收割三百万观众的在线观看……如此种种,共同汇聚成《陈情令》由盛夏蔓延至寒冬的持久性热度,共同创造了一场令人咂舌的消费主义狂欢。

从限定收割到粉丝向开发,

全产业链背后的启示

从曾经的高冷到如今的贴心,此次《陈情令》的花样百出,让大众看到粉丝运营在商业变现这场角力中的潜力。

而从某种角度来说,顺应内容产业趋势,以源源不断的物料投喂和互动体验满足粉丝层面的需求,在商业化变现之外,其背后同样还蕴含着更深层次的理念转变。

3

一直以来,如何像薅追星女孩的羊毛一样,让剧粉们心甘情愿的为影视作品的衍生与周边买单,向来是困扰剧方的重大难题。彼时,相比于C端的粉丝经济开发,影视剧集更为常见的收割模式,往往是通过广告植入、品牌冠名、版权售卖等形式获得B端的商务收入,而类似偶像类的综艺节目中的粉丝变现玩法多则相对罕见。

但伴随着粉丝经济的愈加普遍,粉丝运营越来越多的呈现出垂直化、扩散化以及专业化的趋势,与此同时,粉丝的喜好、对传播行为的识别、感受、适应程度也在发生着变化。这意味着,剧集造星,而新星圈住一批忠实用户,并由此围绕影视内容和演员开发周边衍生,吸引粉丝注意力,进而由此刺激消费早已不再是幻梦。

尤其对于如今的诸多作品而言,相比于传统影视作品,它们往往更多的拥有着互联网语境下娱乐内容的特征,这也意味着,它的观众同样也拥有更加显著的粉丝属性,不仅仅会为剧集本身卖单,甚至会像追星一样追剧,而在剧集播出过后,他们的情感粘度也在短时间内并不会消散。

换句话说,即尽管在短时间内,《陈情令》的C端收割之路带有着一定的不可复制性,但内容和衍生服务能够满足用户需求,C端的商业开发,或许是不断提高用户与内容间的粘性的极佳武器。

畸形粉丝经济开发背后,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售后服务而来的年轻观众们,正在为越来越贴心的粉丝经济而不能自拔,为此心甘情愿的成为待割的那群“韭菜”。

但与此同时,新的问题也在出现。相比于简单粗暴的商务收入,粉丝经济开发不仅仅需要具备更强的策划意识和销售策略,同时也是一场细水长流的战争。这意味着在这场粉丝狂欢的背后,打江山或许容易,但守江山并非想象中的那般简单。

4

在《陈情令》泰国见面会公布不能全程直播的当晚,未能抢到票的粉丝们“在线起义”。抗议、拒绝、抵制制片公司等等一系列反噬,就此爆发。期待被辜负是一方面,后续制片公司所推出的DVD才是导火索。

面对剧方这一操作,“圈钱”的声音一时之间喧嚣之上。消费市场催生红利,而红利也在带来着畸变。快速变现留下的畸形生态,让不少人都将C端变现与割粉丝韭菜画上了等号,这不仅让一些粉丝经济开发方落得个吃相难看的评价,在多个重复的周期后,粉丝的热情被消耗得越来越快。

南京演唱会过后,选择了告别的“魏无羡”和“蓝忘机”并未就此摆脱剧中的身份。在腾讯视频公开直播回放中,“后会无期”的画面被截掉,演出门票代理商渝承娱乐紧随其后又再度重磅宣布《陈情令》的韩国演唱会之旅。

5

狂欢仍在继续,但这一次,期待不再是主流声音。粉丝还没忘机南京演唱会的那一系列“骚操作”:门票难抢、主办方推出“9999元贵妇套票”、黄牛票被炒至15万一张。如此种种,让粉丝们的态度也迎来了180度的转变。

从最初的期待到后来的群嘲,即便将粉丝经济玩出新花样的《陈情令》,也同样未能抵挡快速回报的诱惑,而这,往往也是诸多粉丝制作产业的通病。

热度之下,割韭菜的心或许不难理解,但当“镰刀”持续不断的袭向所有的韭菜,那么谁又能保证,他们就不会就此起义呢?说到底,这是一场细水长流的持久战。快速收割利好一时,但攻防有序,才能持续坚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