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让世界变得更好了吗?

互联网大佬眼中的互联网是什么样的?

36氪 36氪领读 | 05/13 08:02 | 阅读: A+

今天我们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好处,创业者追逐着互联网带来的巨大财富,然而,对于互联网的历史,我们却知道的少之又少,回望过去,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从此生活剧变,商业震荡。

而互联网50年的历史中,还有许多被我们遗忘的部分,那些创造和搭建互联网的人,也许从未想过互联网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他们是如何创造并且如何看待互联网的呢?

1.中国如何连接上国际互联网

1989年,经过国家计委(现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的世界银行贷款NCFC(中国国家计算机与网络设施)项目论证评标组的论证,中国科学院被确定为该项目的实施单位,同年11月组成了NCFC联合设计组,是国内第一个示范网络。

胡启恒就是参与其中的一个关键人物。

当时科技界对互联网的需求非常迫切,例如当时科学院的高能物理所跟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有高能物理方面的合作。科学院这边做了一次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记录下来的数据是海量的,但是这些数据当时该怎么传递呢?要跟对方共享,双边要交换这些数据,怎么办?

当时用X.25交换,相当于一种打长途电话的费用,非常贵,几乎所有科研经费都用作数据传输,都交给邮电部当话费了,所以科学界需求非常迫切,一定要联网。

但是当时计委想的就是要买一个大机器,而不是把网连出去,所以当时主要的任务书里,没有包括要连国际互联网,只是说要联到一个计算中心,可是当时买这个大机器也受阻了,因为巴黎统筹委员会不肯卖给我们高性能的机器,但是技术队伍不可能干等。

怎么办呢?

于是,胡启恒就想到让大家都同意国际联网,但是说服了大家之后又遇到了问题:任务书上没有这个目标,也没有钱,最终,这笔钱还是相当于科学院自筹的。

互联网就这么连通了吗?问题又来了,美国政策不向我们开放国际互联网。

1994 年 4 月中旬,中美科技合作的例会在华盛顿召开。胡启恒就利用开会以外的时间,先

找了曾来中国访问过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主任尼尔 · 莱恩。

在《互联网口述历史 第一辑》中,胡启恒回忆道:

“跟他打了招呼后,他说这个事要找斯蒂芬 · 沃尔夫。蒂芬 · 沃尔夫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里主管国际合作的。当时斯蒂芬 · 沃尔夫没有在华盛顿,后来我就找了是史蒂文 · 戈德斯坦,他是管网络国际合作的,尼尔 · 莱恩也在场。然后我就向他们介绍了我们这个 NCFC,还有科学院的一些研究所,都是搞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的,我们有许多国际合作,非常需要互联网。然后,尼尔 · 莱恩说可以,大家可以达成一个共识,同意 NCFC 接入他们的主干网。我说需不需要跟他签署一个什么文件,他说不需要。这个过程很简单,我们没有签署任何文件,就是口头达成了共识。后来很快,我记得钱华林打了一个电话告诉我:通了!”

在中国,运营商这些早就准备好了,这天就是 1994 年的 4 月 20 日。

2.什么是互联网精神

短短几十年间,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技术愈加成熟的今天,我们却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什么是互联网精神?

2012年,26 岁的美国人亚伦·斯沃茨因涉嫌非法侵入麻省理工学院和 JSTOR(Journal Storage,存储学术期刊的在线系统)被指控。

在该案的认罪辩诉阶段,亚伦 · 斯沃茨从律师那儿得知自己将有可能面临 100 万美元罚款、35 年监禁的处罚时,于 2013 年 1 月 在自己的寓所内自杀。

亚伦·斯沃茨认为所有的书应该都被都扫描下来放入一个图书馆中,让全世界每个人都可以免费获取知识的相关信息,这并不是说看书中的全部内容,而是作为一个索引,用户能知道这本书对他是否确实有用,以及在哪儿可以找到、买到这本书。

可他的行为确实违犯了知识产权法。

国际互联网协会仍旧在2013男6月,追认他进入国际互联网名人堂。这并不是对于他做这件事的认可,而是对其追求理想、面向未来、造福全人类的互联网精神给予认可。

胡启恒认为亚伦做这件事有点纯粹理想主义,超越现实了,但是这种精神值得倡导。我们不能老是站在发展的后面,甚至是对立面,可以选择给那些为了未来而努力的人开一条路。

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精神标尺,信息时代的人就应该有信息时代的精神标尺,比如你在网上侵犯别人的隐私,这就不符合信息时代的精神,不符合信息时代的道德标准。

那么,互联网精神到底从何而来呢?信息时代的道德标准,又是如何定义的?

这一切,就要追溯到互联网的创生。

3.“互联网之父”眼中的互联网

1970年,鲍勃·卡恩设计出第一个NCP(网络控制协议),即网络通信的最初标准,1973年,卡恩与温顿·瑟夫一起合作提出了TCP/IP,即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网络协议,是互联网最基本的协议。TCP/IP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接入互联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

“我们一开始并没有想开发出脸书或者互联网这些东西,只是想着如何实现将数据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总是有人问我们为什么创造出了阿帕网,我们当时只是想弄清楚如何实现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如何使数据传输更高效而已。对于我们大多数工程师而言,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科学的挑战。”

法国人路易斯·普赞,在1971年开始建造CYCLADES网络,虽然比阿帕网晚一点,但是技术方法上却比阿帕网先进很多。

同样是分组交换技术,阿帕网还是通过硬件连接,如同火车,数据必须运行在固定的轨道上,效率低下,只能满足几十个节点的联网。而普赞的 CYCLADES 网络却是通过软件的协议,实现了更灵活的数据传输,就像汽车一样,无须通过固定的线路传输,可以满足百万级以上节点的联网。

当年他们的创新完全是公开的,即使发表出来,也没有今天专利之类的任何限制。普赞的成功实践直接启发了 TCP/IP的基础性突破。

互联网最初只是一个科研项目,如今全球有如此数量庞大的网民,互联网改变了所有行业的运作方式,这在当时都是不可想象的。

如今,虽然互联网的发展值得肯定,但是互联网这一单一的信息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目前人们的需求。

鲍勃·卡恩认为技术突破仍然是未来互联网的使命,比如他曾说人们需要建立一个国际通用的万物互联的准则,并推动数字对象体系架构的应用,“这一技术可以让科研人员更好地管理信息,以更长的时间轴来管理数据,甚至以几十年为单位。”事实上,这样的技术现在已经实现了。

而路易斯·普赞则说:“未来互联网最大的挑战是来自社会学的挑战。”

那么,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互联网,未来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互联网如何影响我们的世界,又将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怎样未来?

也许,未来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能够从历史和互联网创造者的视角,重新认识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互联网时代。

书名:《互联网口述历史·第一辑》作者:方兴东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互联网口述历史”项目,2007年启动,至2021年历时近15年,已访谈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500位互联网先驱与关键人物,它用口述历史的方式,真实记录下了全球人类新文明缔造者与引领者的群像,展示了互联网自诞生至今的发展细节。对于身处互联网时代的现代人来说,它所做的工作,可以补上这堂普遍缺失的互联网常识课。

作者简介:

方兴东

浙江大学特聘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

南加大安娜伯格传播与新闻学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学者。浙江大学融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院院长,“互联网口述历史”(OHI)项目发起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史研究项目首席专家,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主任。互联网实验室和博客中国创始人。著有《网络强国》、“IT史记”系列等互联网相关著作30本。主编“互联网口述历史”“网络空间战略丛书”等系列丛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