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昕:我在湖南卫视的第20年

正履职的湖南卫视创新研发中心主任,加之已卸任的《快乐大本营》制片人,罗昕的职业经历十分简单,但却不妨碍这位非斜杠青年在行业江湖拥有独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2019年是罗昕

之媒 Miss C | 04/21 00:36 | 阅读: A+

来源:之媒(ID:to_media) 作者:Miss C

正履职的湖南卫视创新研发中心主任,加之已卸任的《快乐大本营》制片人,罗昕的职业经历十分简单,但却不妨碍这位非斜杠青年在行业江湖拥有独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2019年是罗昕来到湖南卫视的第20年。「时间过得好快」,罗昕感慨。回望职业生涯,已是半数人生。

01、那个决定

总有一些选择,在别人的意料之外,却在自己的情理之中。

两年前,2016年10月,罗昕带着希望和困惑,来到经历过三起两落的创新研发中心,迅速走马上任,成为中心第三次复建之后的这一任中心主任。

三起两落,简单概述了这一主导湖南卫视创新工作的主体单位,在十余年间的发展历程。作为一线卫视排头兵,湖南卫视在综艺节目创新研发的探索和突破道路上,算得上一马当先。这支电视劲旅一直为自己能够引领中国电视综艺的发展方向,而不懈前进着。

2004年,湖南卫视领导团队第一次进行创新研发中心的组建,在卫视平台首次提出了「研发中心」的概念。若从后往前看,这其实算得上是一次中国电视行业,宏观层面的概念突破。

现在,罗昕常常在中心工作会议上,表达自己对于「精准定位」的渴求:「我们作为一个研发中心,就是需要不停地去寻找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研发这个事情,不是说爆款与生俱来就生产好了在那里。而是一种探索和求新的状态,需要你自己去开创,你需要思考用什么方法,去呈现什么形式。」

罗昕:我在湖南卫视的第20年

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感,又何止摆在罗昕和湖南卫视创新研发中心面前的命题呢?

追求是一种电视人必备的基因式特质。带着第一次组建创新研发中心的经验和思考,湖南广电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之际,做出了第二次尝试,决定由前《快乐大本营》制片人宋点担纲中心主任。

「点哥(宋点)那一届是很有成效的」,罗昕回忆说。出身一线团队的从业背景,给予了宋点对于节目明确又深刻的认知。在总编室归入的情报部人员的努力下,宋点提出了发掘海外优秀模式的研发方向,打造出了《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等大型爆款项目,引领着中国综艺市场海外模式借鉴的先潮。

大概就像如今创新研发中心情报部何雅男所言,「团队真的是一个领导人的作用,看他怎么能够把大家团聚起来。」加之当时总局层面针对海外版权引进的「限模令」,打造原创节目成为了大势所趋。不论是政策强制规范,亦是市场自发意识,国创时代就此宣告来临。

2016年底,罗昕受命加入第三次复建的创新研发中心,外人看来,这个决定多少有些突然和草率。「站在很多领导们的角度,他们都可能没有想到我会愿意走出这一步,我是这么觉得」,罗昕笑着说,「当时很多领导跟我说,你去创新研发中心可能能搞得起来,但是也可能搞不起来,你心里还是要有数」。

罗昕:我在湖南卫视的第20年

这句看似预防针似的话,并没有改变罗昕的决心。如今回忆起来,罗昕将自己这次职业角色调整归为「个性」因素使然。对新鲜事物充满异常激情的她,便这样离开了坚守十余年的《快乐大本营》,带着多年一线团队历练出来的实操经验,来到未知的创新研发中心,开启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二人生。

02、绕不开的大本营

罗昕的最后一条微博停留在2013年4月21日,微博认证也依旧是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制片人。尽管如此,时至今日还是有很多喜爱《快乐大本营》的观众在提及节目精彩内容时@这个已被停用多时的微博账号。

「我在大本营做了17年,说实在话我对大本营有特别特别深的感情,我觉得大本营就像我的一个孩子一样,我不允许见到这个孩子有一丝一毫的不完美」,罗昕毫不掩饰自己对于《快乐大本营》的热爱。

《快乐大本营》也塑造了罗昕单纯、简单的思维和性格,「在我的脑海里好像全世界就只有这一个节目」。如今年逾不惑的她一直保持着年轻向上的心态,当卸下职衔的气场和项目的压力、与人交谈时,她仿佛依旧是当时那个在校园里积极参加演讲比赛的「斜杠青年」。

因而,《快乐大本营》成了罗昕绕不开、逃不掉、又放不下的过往和标签。外人对于她决定来到创新研发中心的不解,也大多因为她当时放弃的——是自己已有了长远规划的这档中国现阶段最常青也最长寿的电视综艺节目。

罗昕:我在湖南卫视的第20年

延续高收视率的成功因为创新,离开也是源于追求突破的渴望。如今回想,一方面有「内心的困惑」,或者说,是对于电视制作层面上更多新鲜事物的好奇,「大本营是一个最顶级的节目,但它毕竟是一个棚内的常态节目,它给我可以发挥的空间可能就局限在棚内了」,罗昕坦言。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释放自己内心的「小困兽」。「在大本营做到后期的时候,我觉得我已经听不见不一样的声音了,可能大家都觉得罗昕姐说的是对的,那就按照我说的去做」,罗昕说,「但在我的内心,我老想能不能听到一些不一样的意见,或者说一些比我站得更高的意见」。创新研发中心的复建契机恰到好处地出现,成为了罗昕进一步向前的「突破口」。之后看来这或许就是现在常说的踏出舒适圈了。

如今离开两年有余,虽不似以往站在工作和责任的立场上,对每期节目的每个环节事必躬亲,但罗昕依旧会不时关心着这个陪伴了她17年的「孩子」。她很高兴《快乐大本营》依旧保持着如她在时那般的创新态势,也站在市场全局角度希望节目能够「让观众持续地感受到节目新鲜感的存在」。

罗昕:我在湖南卫视的第20年

03、「飙计划」前的迷茫

多年的一线经验和基本明确的原创导向,并没能在罗昕脑中勾勒出新一届创新研发中心的发展蓝图,「我刚来中心的时候,我自己真的也不知道怎么做」。

「但我是那种如果选择了一条路,不管这条路有多难,我肯定会坚持走下去,再苦再难也是我自己的选择。」不知道是白羊座的性格本身在作祟,还是秉持着对项目本身的执着,两年前的罗昕虽有千头万绪的困惑,却也从未想过要离开。「我既然选择了来做,那我会尽力去想怎么样把它做好,做不做得成这是我能力大小的体现,我自己肯定会在我的状态上面尽力去做。」

这或许就是创新研发中心外制部副经理贺丽丽口中的「男生气质」。罗昕身上这种雷厉风行、果敢果断的姿态,也吸引着诸多如贺丽丽一般的资深电视人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加入了最初仅拥有一间狭小办公室的中心团队。

罗昕:我在湖南卫视的第20年

在最初尝试闷头独自研发模式的闭门造车后,罗昕意识到了模式研发体系系统化的必要性。制作团队出身的她,如今站在创新研发中心主任的位置,追求研发出优于团队视角的节目模式。但在经过与海外专业研发人士的多次接触后,罗昕也意识到了在现有阶段独自承担研发任务的无力,加之后来可借鉴竞标的成功外来模式逐渐减少,自上而下的模式研发设想就此终结。

常言说,路走不通,拐个弯就好。在与现任湖南卫视总监丁诚的交谈过程中,罗昕收获了「有没有可能自下而上尝试一下创新」的提议和启发,「我是从团队出来的,我知道最重要的是需要有一个好的体系来维护整体的创新模式,从而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支撑」。

最终促使这一自下而上创新体系合理化的保障,便是如今声名鹊起的「飙计划」。这一成功打通实现研发与团队壁垒、保障原创节目从孵化到完善全过程的体系,已然成了整个湖南卫视创新研发中心的标志,团队积极性的调动,也为这一计划赢得了业界的多方好评。「当然到现在为止,整个体系仍然在逐步完善和成熟的过程中」,罗昕说。

罗昕:我在湖南卫视的第20年

04、「飙计划」后的信任

刚烈要强的罗昕有她重情的一面。在整个「飙计划」为湖南卫视创新打开大门的过程中,她最欣慰的,是收获了制作团队的信任。

「说实在话,『飙计划』最开始推出的时候,其实团队并没有那么信任我们」,罗昕坦言。

这并不是湖南广电频道内部范围内第一次实行方案征集,此前所提交的方案因为缺少系统的评估与反馈体系,大多有去无回、草草收场。因此团队制作人员并不是十分清楚方案陈述的撰写方式,也难以将自己的想法亮点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和表述出来,「因为之前大家都没有经历过」。

「懂行」的罗昕与中心其他人员见此情况便见招拆招,陆续开展了多轮「飙计划」分享会,邀请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来为一线创作人员进行交流,对症下药。大到海外模式公司的概念,小到PPT制作的要点,「我们通过一整套的调研机制,保障所有的业务培训都能够与导演的工作息息相关」,共研部经理陈文浩介绍说。

成效是立竿见影的。方案从最初的支离破碎、良莠不齐,发展到现在的基本完整、惊喜不断,制作团队有意识地去发掘诸如视频等更多可以丰富充盈方案的形式,罗昕欣慰地说,「『飙计划』如今进行到第12轮,依旧保持着一个上升的态势」。

协助方案展示是创新研发中心打造内部创新机制迈出的第一步。而赢得所有参与「飙计划」宣讲制作团队更重要的信赖,则是需要保障种瓜可得瓜,得偿所愿。「你要让大家知道,他的成果是可以得到展现的,他的付出是有回报的」,罗昕说。这是让新一届创新研发中心能够实现有用目标的核心所在。

罗昕:我在湖南卫视的第20年

在此契机下应运而生的便是如今为湖南广电内部人员津津乐道的「样片试播」机制,「这其实也是我们当时在与海外沟通的过程中学习和借鉴的」。

任何成功学的理论都极度信奉试错和修正。允许错误的存在,甚至提供试错的空间,背后很大程度上有一线研发人员对于电视逻辑的理解。「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讲述者心中的节目形态和评估者脑海里的节目形态,内容可以是完全不一样的。」

「样片制度」就是为了克服单纯语言陈述的限制,用较少的成本为「飙计划」的优胜提案,打造出一个可以给内部频道或外部广告客户参考的样片,并进行大胆试播。而一旦样片确定立项,提案团队则会获得全台资源的支撑,包括编排的总编室、实操的节目制作中心在内的三大核心部门进行「集团作战」,「所以我觉得湖南卫视是一个特别好的地方」,罗昕说。

在她看来,样片环节也是「飙计划」的核心所在,优胜团队在打造样片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很好地调整和改进自己的作品,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获得频道总监和广告商的信任,从而保障他的节目顺利上档。」

常规节目单期成本百分之七十的样片预算,再次体现了湖南卫视领导群体对于创新生态的足够重视。「如果你要把基本形态和想要的效果做出来的话,你要保证样片的一个基本投入」,罗昕说,「它其实唯一节省的,可能就是明星资源。」

话虽如此,不论是政策环境还是创新导向,明星与流量已不再是罗昕这一届创新研发中心追求的唯一方向,「我们更希望它能够依靠节目本体去赢得观众。」这或许才是原创之所以名为原创的内核所在。

罗昕:我在湖南卫视的第20年

05、虎妈

按罗昕自己的话说,她是个很有家庭观念的人。如今三十余人的创新研发中心,半层楼的办公配置,她是不二核心。她既做领导,不断为团队成员向频道争取着「最优质」的福利与待遇;亦做家长,呵护培养、严格要求着她口中的「孩子们」。

「我希望我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希望每一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真本事的。」严以律己、也「严」以待人,成为了从一线团队走出来的罗昕管理如今团队的方式,这也是她提出引入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考核机制的初心。

罗昕:我在湖南卫视的第20年

共研部经理陈文浩自2011年校招进入《快乐大本营》后便一直跟着罗昕,相应转换着自己的工作角色。在他的印象中,对每一件事情精益求精,是罗昕一直以来的工作原则,「我们所有的东西都要求一定要拿得出手,即使是内部分享会上小小的邀请函,我们都需要把它做得特别精致,让大家觉得这个东西好好,好洋气,我好想要。」

「我特别不喜欢别人说,这个事情以前就是这样子的,我现在按这样做也没错。我更喜欢说,它以前是这样子的没错,但是你还可以再想,在这个基础上你有没有可能可以把它做得更好,增加更多的卖点去完善它。我一直认为世界是可以改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你只有不停地去改变这个世界,你才有可能会看到更好的世界」,罗昕说。

「所以我是一个挺高要求的人,我也能感觉到自己有时候的高要求会让大家有一些压力」,罗昕笑着说,「我觉得自己平常不是一个特别凶的人,但是可能节奏太快了,他们有些人可能有些怕我」。

她将自己的未来规划定位在年轻人的培养,朝着为青年人打造展现自己的平台而努力,私认为这是一件「功莫大焉」的事情,正如20年前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的自己,被现任湖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张华立破格选拔出来那样,身体力行延续着湖南广电人才培养的传统。

罗昕总说自己爱学习,对新鲜事物有着超越年龄的渴求和需求,也总是鼓励大家在微信群里分享不一样的见闻,「哪怕是在长沙发现了一家好的餐厅,或者说看见了一个特别有趣的APP……我特别喜欢生活中这些让你觉得有惊喜的东西」,在说这话时,她的眼睛里闪着光。

罗昕:我在湖南卫视的第20年

有趣的是,她再一次把这样的特质归为了「个性」。年龄的增长带来了平静的内心,却并未消磨这位非斜杠青年追求改变的「锐气」。

回首来到创新研发中心两年半的时光,从一开始,便是罗昕选择了创新研发中心,而创新研发中心也得益于这个选择,不断发展壮大。

「我希望新的2019能继续超越和改变自己」,她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