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鲜活影像,讲述感人故事,总台《寻找瓦尔特》助力和平的国际传播

拍摄出具有国际传播影响力的纪录片作品

12月25日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欧洲拉美地区语言节目中心出品的纪录片《寻找瓦尔特》在波黑ATV播出,该片是纪念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上映50周年而纪念策划的,以115分钟的时长链接过去,通过揭开那段不容世界人民忘怀的时代历史来寻找我们的共同记忆。

640 (15)_副本1

《寻找瓦尔特》自上映以来,相继在塞尔维亚国家广播电视台和黑山Adria电视电影纪录片频道登录,入围了北京国际网络电影节和第十二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以强烈的时代性、思想性和国际视野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彰显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紧抓节目质量,紧扣国际传播,不断提高纪录片艺术水准,拍摄出具有国际传播影响力的纪录片作品,永攀创作新高峰的精神力量。

01、鲜明文化符号 “瓦尔特”搭建中塞人文交流之桥

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就引发了中塞两国人民持续而巨大的情感共振,还有《桥》《67天》《苏丽思卡战役》《二十六个画面的占领》《临时工》等都给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塞尔维亚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写道:“我们不会忘记,《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等著名影片曾经激发无数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啊,朋友再见》这首歌曲至今仍然在中国传唱。”尼科利奇总统也在习近平主席访塞期间多次表示,《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等展现了塞尔维亚人民抵抗法西斯侵略者的英勇事迹的知名南斯拉夫电影深受中国人民喜爱。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中塞双方自上世纪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瓦尔特就是搭建友谊交流的桥梁之一。正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欧洲拉美地区语言节目中心导演王智所说,“对中国观众来说,‘瓦尔特’太有名了,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几乎成了塞尔维亚的‘象征’,在中塞两国人民中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作为纪录片人和国际传播者,特别作为对欧洲传播的媒体人,这就是一个想‘躲’都‘躲’不过去的题材。必须要做,而且要做好。”

以寻找一种友谊,一种情结,一种精神,一种爱国热情为宗旨,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上映50周年之际,《寻找瓦尔特》在中国、塞尔维亚、波黑三个国家展开了追寻之路,让观众跟着镜头去探寻“瓦尔特”的英雄足迹,寻找“足迹中的故事”,作品写实贴地地把三个国家人民的心声、心愿、心境做了生动记录,深刻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科学内涵。

《寻找瓦尔特》上映后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好评,塞尔维亚总理安娜·布尔纳比奇表示,《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是中塞两国友谊的象征,“这份情谊能够借助贵台的镜头延续,也是我个人深感欣慰的地方。我相信,它都将成为进一步加深和推动我们两国间钢铁友谊的载体。” 

塞尔维亚国民议会议长弗拉迪米尔·奥尔利奇高度褒奖了中国媒体记录、传播英雄主义精神的行为,并认为“塞中两国人民一定能够在英雄主义精神指引下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塞尔维亚著作《永远的“瓦尔特”——巴塔传》的翻译者,北京外国语大学青年教师彭裕超认为:“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世界各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而中塞两国联手抗疫,出现了很多感人的事迹。《寻找瓦尔特》选题巧妙,符合文化发展的需要,瓦尔特不是一个单一民族、单一国家的形象,而是一个超越国家、泛民族的形象,生成于一个属于全人类、全世界的宏大叙事当中。”

无论是划时代作品《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还是近年的新影片《漫漫寻子路》《往事密密缝》,都证明了优质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两国人民之间的一座“彩虹桥”,成为“民心相通”情感的纽带。“瓦尔特”作为两国共通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已经远远超越了具象的个体。纪录片《寻找瓦尔特》作为中塞人文交流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中塞两国人民之间的“心灵之桥”,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将两国民众的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02、匠心真心兼具 真实镜头记录英雄与时代精神

秉持着“以纪录片再现真实历史”的宗旨,王智导演和《寻找瓦尔特》摄制团队在中国和塞尔维亚、波黑三国寻找和电影人物瓦尔特相关的人和物,重现影片放映当年轰动场景的同时,展现绵延近半个世纪的“瓦尔特”精神。

为了使《寻找瓦尔特》获得成功,王智导演深入了总结自己的纪录片理论学习和一线实践经验,对非虚构影片的创作方法进行了梳理,在“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中寻找到更契合的创作点,打破创作上的条条框框,注重创作实效把客观真实表达放在首位,不虚构、不搞所谓的“情景再现”,尊重纪实创作原则和富有真实感的创作方法,并认为在国际传播语境中,这样的表现形态也更符合欧洲观众的观影习惯。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1)纪录片《寻找瓦尔特》导演王智(左)、总制片人田宇(中)、翻译赵芃(右)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宋素丽表示,“王智导演坚持不提前出脚本,坚持自己主导并参与摄影,坚持现场抓取,坚持要做成长片,坚持用‘作者纪录片’的风格完成全片……所有的坚持中,都传递出对作品品质的执着。”

“瓦尔特”作为极具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的精神,其所蕴含的情感令人产生共鸣,曾在中国民众中引起了巨大轰动。正如前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满长所说:“片子定位在寻找瓦尔特,寻找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人,是一种瓦尔特精神,这种精神可能是塞尔维亚的瓦尔特,也可能是马其顿的瓦尔特,也许还是波黑的瓦尔特,寻找的应该是一种集体记忆,是象征着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的集体记忆,这也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品质和精神。”

为此,该片团队在创作过程中采访了当年《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公映时的电影放映员、电影海报设计人员、电影资料博物馆工作人员、电影工作者、连环画出版商、话剧编导、影迷以及当代的大专院校师生等,通过他们的叙述和情感,汲取创作动力和能量。

通过对众多相关人员的经验与理解分析,《寻找瓦尔特》采用了以平民视角讲述社会发展与变迁的拍摄路径,探索“纪实”的方式讲述动荡时期的小人物,以小切口折射大时代,力图将大情怀嵌入到故事之中,厚重而不张扬,典型而不虚浮。

同时影片减少了宏大叙事、华丽解说及特技特效,强化细节表现和同期声的运用,努力贴近境外观众对纪录片的理解和诉求。王智导演希望《寻找瓦尔特》要用过程说话:“尽量规避第三人称的旁白,最好不要使用解说词,不要掺杂过多的主观情绪,不要试图去引导观众的观看和思考过程。”

《寻找瓦尔特》自上映后,以触及灵魂深处、引发情感共鸣、强烈思想穿透力的特点惹得观众青眼,纪录片人以匠心真心创作出具有国际视野、记录真实历史的优质纪录片,以此来致敬英雄与时代精神。

03、紧扣国际传播 紧绷节目质量提升媒体海外影响力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纪录片被誉为国家文化的“金名片”,是国与国之间最好的文化交流方式之一。国际传播更是塑造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王智导演表示,在面对纪录片对外传播的语境时,要充分考虑故事的国际表达。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3)

“国际传播面对的是境外观众,他们的审美要求、欣赏习惯与国内观众有很大不同,所以我们拍摄《寻找瓦尔特》时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观察式、非虚构纪录电影的方式进行拍摄,完全用镜头讲故事,把最真实的画面展示给观众。”娓娓道来讲故事,含而不露出观点,具有国际化表达与跨文化传播特点的《寻找瓦尔特》在塞尔维亚和波黑、黑山三个国家播出后受到了广泛好评。

长久以来,为了探索全媒体时代国际传播的方式方法,总台欧拉中心《寻找瓦尔特》创作团队以“强起来”为目标,以“联合摄制,以我为主,主创在我”为基本原则,在创作时推崇朴素、平静的电影精神,在国家、民族和文化差异中求得共性的镜头语言,创作出的多部作品在海内外均取得了良好的播出效果。

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塞尔维亚国家广播电视台联合拍摄的纪录片《七十号》《萨瓦河上》《心弦》;罗马尼亚语部的《寻梦中国》《歌者伟华》,保加利亚语部的《花样·年华》,波兰语部的《夜幕冰城》等作品不仅创新了国与国媒体合作的模式与内容,在阿斯特拉电影节、贝尔道克斯电影节、第25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北京国际微电影节等比赛活动中斩获诸多奖项,而且对双方人民互相理解与沟通起到了桥梁作用,推动国际传播工作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

此次《寻找瓦尔特》在国内外引发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再次证明了作品的力量,好作品能切实触达目标观众,展现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媒体力量,实现了好感传播,也续写着新时代中塞两国的“铁杆友谊”。

未来,中国纪录片人仍将遵循“小成本、正能量、大情怀”的创作原则,突出精品意识,狠抓内容建设,重实际,求实效,永攀创作新高峰,用中国的立场、世界的视角,去感染世界、影响世界,脚踏实地走好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道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