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之歌》:以文化与文物为载体的主旋律佳作

本片以长征文化与长征文物为载体,以反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切入点,创新性地呈现了长征历程和长征精神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历时两年制作的六集大型电视专题片《长征之歌》,于1月11日-13日、16 日-18日 20:00 档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每天1集; CCTV-10次日 21:20档播出。该片一经播出,持续受到各大主流媒体高度关注,共青团中央、参考消息、中国青年网、环球时报、中国新闻周刊等纷纷转载。微博相关话题总阅读量达10.1亿,其中,#长征之歌# 主话题阅读量达2.8亿,相关话题累计获得微博榜单共48个。节目播出期间,相关视频多次获全网置顶推荐,全网总点击量13.4亿。

本片分为六集,每集50分钟。在疫情防控的情况下,摄制组派出外拍团队近60人分六个组到各地拍摄,外拍总素材超过400小时,完成片自拍量比例达70%。摄制组跋涉15个省(区、市),111个市县,总行程45210公里。

本片以长征文化与长征文物为载体,以反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切入点,创新性地呈现了长征历程和长征精神。本片有如下几个创作和传播特质,值得相关主题和类型的主旋律作品在创作时参考。

01.融媒体矩阵式传播践行主旋律作品宣推理念

在媒介融合时代,“内容为王”和“平台为王”的理念几乎同等重要。一部作品只有“内容优质”+“多平台精准融合传播”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任何环节都不能缺失。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在将作品创作出来的同时,将物料提供给各类融媒体平台,并根据各类平台的传播数据及时调整传播策略,通过收集反馈数据及时总结经验,这对创制团队来说要求极高。

动图1-700多名红军战士背靠背坐着牺牲了

《长征之歌》的突出特点之一,便是非常重视融合创新产品制作和融合传播。例如,《长征之歌》提前制作了多种不同版本的宣推片,供不同融媒体平台发布,包括三版总宣传片,每版含15秒和30秒两个时长版本,共计六条;在六集作品中每集又精编出一条三分钟精华片,浓缩集合了节目的核心内容、精彩画面等精华,让网络用户通过三分钟了解正片内容,并力求向电视端大屏节目导流。

再如,在《长征之歌》的摄制过程中,因正片篇幅有限,有大量好故事、好素材未能采用。主创人员将这些更具生活化、日常化、情境化的素材运用于短视频创作中,形成对这些素材内容进行充分挖掘的系列短视频;此外,正片中的一些好故事在后续传播的短视频中也进行了延伸。这些系列短视频在全网投放,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02.对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的创新性聚焦和展示

红军长征途经15个省(区、市),沿线留存了数量庞大、类型丰富的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而本片聚焦这些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教育培训,这是该片区别于以往同题材作品的创新之处。

《长征之歌》在文物和文化的呈现上,大到对遵义会议纪念馆数字化保护工程、泸定桥铁链制作技艺传承等的展示,小到对红军门板、红军传单、红军标语、红军党员登记表、红军报名时丈量身高的标线等具体文物的深描,形成了层次丰富的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的叙事矩阵。

动图2-7红军报名时的身高标线看着心疼

《长征之歌》多次提到,需要通过数字化保护、创新性保护,以适合青年人观看观展习惯的方式向青年人传播红军精神,这无论从本片的教育意义,还是整个红军文化的传播意义上讲,都是难能可贵的。长征精神只有在青年人群中得以有效传播(包括在网络空间),才能更好地代代传递。

03.故事化讲述红军历史和红军人物

《长征之歌》在叙事上重视故事表达,一个个有细节、有温度、有感情的人物故事,背后呈现的是理论的逻辑力量。该片展示了陈云首次向共产国际报告长征的珍贵文献;讲述了美国记者斯诺在陕北保安拍摄的照片,使毛泽东和中国红军的形象第一次向世界亮相;呈现了美籍医学博士乔治·海德姆见证了人民军队风貌和发展,成为坚定的革命者等故事。《长征之歌》摄制组共拍摄84个人物故事、历史故事,采访人数达217人。

图4_副本

特别值得留意的是,该片使用了33位老红军口述历史资料,摄制组又抢救式采访到六位参加过长征的百岁老人。通过老红军的记忆和讲述呈现长征精神,本身就是珍贵史料,同时这种亲历者的故事讲述,更容易唤起观众的情绪。片中出现的老红军大多是百岁左右的老人,即便他们没有过多语言表达,仅凭举手投足便足够打动人心,让观众感受到岁月冲击与长征精神的延续。

动图3-拽着马尾过大渡河

节目组将不少红军口述的内容创作成短视频,结合特别制作的《长征老红军口述历史》系列短视频,在节目播出期间进行集中投放,让当代青年走近红军历史,感受长征精神的生生不息。

此外,红军遗骸打捞工作的段落,很好地调动了观众的情绪。经考古判断,遗骸多是15-25岁的青年红军,他们将青春奉献给革命事业,烈士遗骸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力量。

动图4-这些烈士遗骸沉没井下80多年

04.视觉奇观展示岁月和时代前行

在《长征之歌》的叙事之中,视觉奇观的运用不仅是吸引观众观看的重要手段,更以生动和感性的方式让观众赞叹长征精神,并通过新旧对比展示长征给后人带来的影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国天眼、赤水河红军大桥、乌东德水电站、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塔拉滩光伏电站,这些科技史上的奇迹,体现着长征的创新精神。而长征的途径地金沙江跨越峡谷的溜索、阿土列尔村几乎90度的天梯、阿布洛哈村悬崖山顶的村庄,都从曾经的生存困境走向稳步发展,如今交通便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泸定桥、夹金山的今昔对比,也让观众看到长征精神对后世的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的馈赠。

此外,还需要提及的是,《长征之歌》较好地通过呈现普通人对长征的各种形式的纪念和学习,表现了长征精神融入当代生活。例如,大量的青年人通过新媒体观看长征历史展览,普通人相约重走长征之路,小学生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安静聆听,中外游客和摄影家在长征路上的拍摄,中小学生学习红军故事篇章的课堂等。长征精神已浸润到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其在当代的感召力。同时,《长征之歌》还使用了翔实的数据作为论点支撑,让作品叙事更为客观。

图5

总之,融合传播创新无论是以文化和文物为线索的主题创新,还是故事化、奇观化、情感化、日常化、数据化的叙事创新,都为相关主题性主旋律作品的创作提供了重要参考。红色革命奋斗精神的当代视听化传播,也是当代中国传媒艺术人的时代责任。

640 (74)

刘俊: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

素材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提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