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的广播媒体变化趋势 ——2020年上半年中国广播市场浅析

广播媒体在疫情的冲击下也受到一系列的影响:疫情造成分行业广告投放量有明显下滑,广播电台的广告收入明显减少。

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令各行各业受到了不同程度冲击,而且对后疫情时期经济发展产生较为长远的影响。更为关键的是,此次疫情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带来影响。广播媒体在疫情的冲击下也受到一系列的影响:疫情造成分行业广告投放量有明显下滑,广播电台的广告收入明显减少;收听市场发生明显变化,后疫情时期车载收听将出现报复性反弹,手机等智能收听终端会更加红火;广播融媒体实现大发展,将更加注重内容变现。近期风风火火的直播带货新玩法或将助力广播业创新盈利模式。

本文依据赛立信媒介研究全国广播收听率调查数据和广播融媒体云传播效果大数据等素材,对2020年上半年全国广播市场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一、上半年广播媒体触达

听众规模同比下滑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造成持续性影响,人们出行时间明显减少,大多形成两点一线式的生活方式,居家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主要场景,线下及到实体店消费的限制催生了“宅经济”,人们的消费模式在疫情期间发生了明显变化,触媒习惯随之发生改变。

“宅经济”带动网上流量再次升温,第一季度移动互联网网民人均上网时长约为6.7小时。疫情期间,各大微信公众号对疫情做了充分深入的报道传播,人们在朋友圈、微信群获知各类疫情信息,微信已经成为疫情期间最多人经常接触的平台。“抖音”“快手”等视频客户端则是最好缓解情绪与压力的娱乐渠道,是人们居家最好的娱乐形式。

0A11F5FD-CB96-45FA-8242-61D08139EC80_4_5005_c居民在疫情期间经常接触的媒体形式  数据来源:后疫情时代消费者生活行为调查,2020年3月

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在疫情期间触达人群规模有所减少。赛立信全国70+城市收听率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广播媒体的周活跃用户近2亿,比去年同期减少了8.2%。尽管如此,因在移动互联网的影响日益扩大,广播媒体还是成功吸引了较大规模的在线用户。

二、汽车依然是广播

主要收听场景

新冠病毒的传染性过高,导致人们对公共出行工具有一定的看法,人们对私家车的需求度有明显增强。大部分人都认为私家车是疫情后出行方式的最佳选择,超过80%的人认为家中拥有一辆私家车会更便利、安全性更强。广播车载收听市场将在多种利好因素叠加之下,对广播总收听量的贡献或将在短期内呈现报复性增长。

赛立信媒介研究2020年全国车主调查数据显示,超过90%的车主在车中有收听广播/音频的习惯,据此推算车内场景下的广播媒体用户规模将超过5亿,继续成为广播媒体占比最大的用户群体。

4E1305F0-26A2-4330-9F38-1C6472CAB3DA_4_5005_c疫情后,人们出行时更愿意选择的方式  数据来源:后疫情时代消费者生活行为调查,2020年3月

三、疫情加速广播融媒体产品

在互联网云端的发展

疫情催生了“宅经济”,也加速了广播融媒体产品在线上的人气聚集。据各大音频聚合平台公布的数据来看,“喜马拉雅FM”“蜻蜓FM”等网络音频平台均拥有过亿用户,其中,“喜马拉雅FM”的激活用户量超过6亿,“蜻蜓FM”月活量超过1.3亿。这些网络音频平台用户量的攀升,带动了广播频率的在线直播热度,并延续到后疫情时期。

D98274B9-4A5A-45E5-A36D-2E0A8351C587_4_5005_c2020年1~5月广播频率在线直播累计点击量(单位:万)  数据来源:赛立信广播融媒体云传播效果数据,2020年

广播音频在线收听成功打破了地域限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在这个平台上的优势尤为明显,1~5月,中央电台在的累计点击量达15亿次,较去年同期的升幅超过40%,在网络音频平台在线广播直播中占据超过30%的市场份额。上海、北京、浙江、江苏、湖北等地省级电台近年来发力广播融媒体,自办“阿基米德FM”“听听FM”“喜欢听”“大蓝鲸”“九头鸟”等客户端,连同在“两微”等社交平台上立体耕耘,大大提升了广播在融媒体云端的影响力,省级电台的在线直播点击量较去年同比上升了22.4%,2月份疫情期间的升幅超过30%,3、4月后疫情时期也维持了超过20%的升幅。

D4C94EC0-5E2C-4787-8802-3EB678E0E4B6_4_5005_c部分省级电台在1~5月的累计点击量及同比增幅  数据来源:广播融媒体云传播效果数据,2020年

四、传统广告投放量明显下滑,

直播带货期待“破局”

电视观众、广播听众、手机用户、消费者等各类型广告受众在上半年这个特殊的时期都更多地待在家里或工作场所,居家场景成为受众接触广告信息的主要场景,智能手机、电脑等互联网终端使用时长大大增加。“网络红人”“种草”“直播带货”概念迎来了新风口,吸引各方大力进入各种新业态。广播媒体在熟悉了视频直播、电商等玩法以后,也开始试水网络直播带货。

从近半年直播带货的新观众接触情况可以看出来,这种新型交互消费场景的上升潜力在疫情期间被强力激发了出来,每周至少有4天观看直播带货的观众,比例超过了35%,充分展现了直播带货相对其他销售模式拥有更高的消费者忠实度基因。对广播媒体而言,凭借自身拥有的良好的公信力,入局网络直播带货的东风业已具备。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2月至5月间,约有16个省级电台频率和38个市级及以下电台频率开展了直播带货活动,在推动本土企业品牌打市场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成为跨界合作、活跃当地经济的典范。

除了促进本地城市经济复苏,各地广播电台还积极响应国家的助农扶贫号召,充分展现作为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在湖北经济重启的时候,全国过百家主流媒体参与了“援鄂复苏计划”,利用旗下“抖音”“快手”等视频直播账号开展“为湖北拼单”系列活动,推广湖北农副产品,雪中送炭,齐心帮助湖北的农副产业渡过难关。

疫情危机在中国的影响已逐渐减弱,中国市场经济正快速复苏,广播媒体的生产与运营也将随之回到正轨。整合广播资源,持续推动广播电台全面发展,提升广播媒体在互联网时代的适应性,不断发掘广播在融媒体语境下的可行之路,依旧是广播媒体当下的发展重心所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