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模式,正在成为海外电商界和观察人士争论的对象。三年3.5亿用户的快速增长,一如拼多多平台上的“爆款”一般,打破人们对电商模式的预设。
汤普金国际咨询公司(Tompkins International)副总裁迈克尔·扎克尔(Michael Zakkour)对腾讯新闻《一线》表示,“我也会想,如果拼多多的模式照搬到美国、欧洲或是南非,会是什么样的结果。”迈克尔曾在2014年著有《中国超级消费者》一书,探讨中国超10亿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如何把产品成功地卖给他们。
思考许久的迈克尔·扎克尔觉得拼多多在中国的成功,有它独特的中国的土壤,包括电商的高渗透率、电子支付的普及、以及中国喜欢集体行动的文化习惯,“中国人相信‘朋友圈’,也习惯于一起去做一件事,你几乎可以把它(拼多多)想象成你的人际关系网在电子商务领域的重新呈现。”
而在美国,消费者习惯用信用卡以及更为成熟的现代零售体系在前,都让电商作为颠覆者需要冲破重重阻碍。
“如果有美国公司要想学习拼多多模式,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它也需要嫁接在社交巨头之上,并获得支持。”迈克尔·扎克尔表示。
在快速增长的同时,迈克尔·扎克尔也对拼多多的风险表示担忧,“一来,如果不能持续带来新概念,可能会被下一个玩法所取代。二来,要对知识产权有把控。”迈克尔坦言,当阿里和京东经过多年打基础已经证明稳定增长能力的时候,拼多多的创新持久性还有待考察,“但电商的竞争,对消费者总是好事。另外,这也是植根于中国的科技创新,也许也会走出国门。我们也不想只有亚马逊这一种模式。”
附对话实录:
《一线》:你觉得拼多多能够在过去三年快速增长到3.5亿用户的原因是什么?和其他电商相比,拼多多做对了什么?或者哪些地方做得不一样?
Michael Zakkour: 我觉得拼多多的快速增长,来自于他们找到了一条服务中国电子商务消费者的新路径。人们印象中的电子商务就是你去一个网站买你想买的东西,对吧?但是在现阶段中国的电子商务领域中,我们看到科技、社交、物流的变化正在改变电子商务的形态。拼多多很聪明地聚焦一部分之前没有电商经历的人群,给他们提供便捷的电子商务体验。我觉得,拼多多如此快速的增长是没有先例、且难以预见的,即便是阿里也没有这么快的增长。而能够在三年能达到3.5亿用户因为拼多多找到了正确的方程式——一个集每日购物、便捷科技、社交、交易驱动为一体的模式。
拼多多是个全新的概念,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来说。
《一线》:对这个“全新”的概念,不同的人解读不同,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自己将其解读为“好市多+迪士尼”,有人觉得是“脸书+团购”,也有人觉得就是把“十元店”的模式搬上线。你怎么解读“拼多多模式”的核心是什么?
Michael Zakkour: 我不喜欢把新的模式一定去和已经有的模式对标。拼多多是一个“中国制造”而且适用于中国的原创新模式,在海外还没有一样的模式存在——一个如此社交驱动、团体购买、受到中国最大社交平台支持的模式。我相信,未来这样模式带来的增长,会不仅仅局限在中国市场。
《一线》:这样的模式可以照搬到美国吗,考虑到拼多多所依托的中国消费的大背景,包括撬动过剩产能、智能手机普及、便捷且廉价的物流等?
Michael Zakkour: 我最近也在问自己这个问题,拼多多的模式搬到欧洲、美国或者南非能不能成功。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不能否认成功的可能性,但拼多多在中国的成功,有它独特的土壤,包括电商的高渗透率、电子支付的普及、以及中国人喜欢集体行动的文化背景。而且如果要在美国成功的话,前提之一,是同样需要借助一个类似腾讯在中国社交领域地位的巨头的力量。
即使是在技术上可行,中国的文化习惯也体现在消费习惯上,和西方不太一样。比如,中国人觉得被朋友拉在一起做一件事情很自然,包括绑在一起谈一个更便宜的价钱,并且相信你身边的“朋友圈”和关系网——你几乎可以把它想象成你的人际关系网在电子商务领域的重新呈现。这也是为什么拼多多的“玩法”在中国能够快速被传播。
我们在给海外公司做中国市场咨询的时候也会说,你的模式一定要配适中国文化、哲学、历史和语言。
另外,毕竟中国电商并不存在很大的颠覆壁垒——欧美电商需要面对成熟的现代零售品牌、传统银行信用卡消费习惯等阻力。中国电商没有这些负担。
拼多多今天IPO很成功,未来我觉得有两个风险:其一,要确保继续不断引入新概念、新科技,不然或许过不了很久,就会被下一个新概念覆盖。其二,对知识产权的问题,要有把控。
核心关键是,电商企业是不是能够保证“4C”,也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Costumer-centricity)”、便利性(convenience )、定制化(Customized)和消费者的贡献(Contribution by consumers)。拼多多现在是符合这4C的,未来能否发展也要看能否继续坚持。
《一线》:拼多多的上市,对中国电商行业意味着什么?
Michael Zakkour: 拼多多的出现,我觉得是新一代中国科技在零售业的创新。这是个好兆头,因为人们总觉得电商已经有阿里和京东这样的巨头在,但是其实可以有新的概念、新的模式出来。拼多多带来了新的购物体验和生活方式。
但目前,拼多多才只有3年,太年轻。相比之下,阿里和京东都经历了很长的时间,证明自己能够保持稳定增长。拼多多在三年内迅速获得3.5亿用户,已经让人难以忽视了,但是很多用户群体和阿里或京东重合,他们并不是拼多多的“独家用户”。拼多多仍需要时间证明自己。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电商的竞争,最终将让消费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