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蔡诚 来源丨传媒头条独家原创
日前,一个叫牛一兵的媒体人在媒体人圈中被刷屏,很多媒体人感慨,做记者就得像牛一兵一样,凭本事吃饭,混的风生水起:
中共中央批准:牛一兵同志任陕西省委常委。陕西省委决定,牛一兵同志同志任省委宣传部部长,庄长兴同志不再担任省委宣传部部长职务。
牛一兵是以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身份空降陕西的,之前,作为1966年生人,他的人生轨迹,除了故乡河北栾城,天津可算是他的第二故乡,不仅在南开大学读书,而且,毕业后一直深耕天津报业市场22年,直到2010年底才离开天津。
而作为媒体人的最后一站,牛一兵的最新一次露面,是以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海外版总编辑身份在今年9月9日,出席由人民日报社与招商局集团在深圳联合主办的“2018中国新产业峰会”,此时,离担任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海外版总编辑仅2个多月时间。
牛一兵其实和陕西也算有缘。这个酷爱吃面的河北栾城人,也特别爱吃陕西的泡馍和夹馍等面食,他喜欢听秦腔,向往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
在人民日报社工作时,他曾5次因公来陕西,2013年,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原社长杜峻晓逝世后,他专门来到陕西为其主持遗体告别会;2015年5月28日,人民日报编辑委员会任命王乐文同志为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社长,牛一兵出席了任命会议。2015年,他曾专门在汉中、宝鸡等地对秦岭保护展开调研。
而此次专赴陕西,则是作为中组部组织的中央、国家机关与省区市中青年干部的双向交流任职的一员。
据了解,近两年,陕西省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条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陕西省委决策部署,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这样一个良好局面下,牛一兵从媒体从业者华丽转身正“追赶超越”大潮中的陕西,对宣传和推介陕西来说,观察家们普遍认为,无疑会如虎添翼。
张建星、牛一兵前赴后继“记而优则仕”
其实牛一兵并不是《天津日报》出来后“记而优则仕”第1人,之前,张建星也是从这一直辖市官媒走向他一时传为佳话的仕途。
张建星,1958年出生于天津,山西忻州人,汉族。研究生学历,高级记者。1977年至1979年铁路工人。1983年毕业于天津师大中文系,同年到天津日报社工作,历任记者、财贸部主任、编委会委员兼财贸部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兼副社长、社长兼总编辑。2003年任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总编辑。2008年任中共天津市河东区委书记。2011年任黑龙江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兼省国资委党委书记。2014年4月任人民日报社副社长。
曾获“范长江新闻奖”,自称“为新闻而生、对新闻有一种偏执的热爱和执着”的张建星,是《天津日报》走出来的第一位副部级官员,多年以后,他的老部下牛一兵也走上了副部级这一仕途岗位。梳理他们的简历,我们不难发现,张建星的人生和牛一兵有许多相似之外,他们多年生活在天津,而且一直从事报业,有着多年的上下级关系。张建星任职《天津日报》总编辑、社长时,牛一兵是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编委,《每日新报》负责人,到张建星离开《天津日报》社长岗位时,牛一兵正是他的接棒者。
张建星无疑很欣赏牛一兵。张建星记忆里最深刻的一件事,1999年5月8日凌晨6时,我驻南联盟使馆被北约袭击时,《天津日报》的报道持续了整整十天,十天十夜,这期间牛一兵体现出了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经常盯在那儿,忙了整整几个晚上,协调报社记者稿件。而到了牛一兵主政《每日新报》时,牛一兵的表现更是超过了张建星的预期。
当时《每日新报》号称中国成长最快的报纸之一,几乎是一份在早点摊儿上、菜市场上、足球场看台球迷的屁股底下、公厕的地上……都能见到的报纸。之所以能在都市报后来居上,这得益于牛一兵的超常的发展理念:“大图片,碎新闻”以及对竞争的独特的热情。他曾表示,作为一个媒体人他喜欢《新周刊》,因为它感觉赋予了媒体一种全新的事业和路径,去感知社会发现人文感知世界,它的一举一动都值得我们期待,而他想做的《天津日报》也需要这种东西。
牛一兵从小生活在很文化的南开大院里,198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是个高水准的体育爱好者(国家二级运动员),近年大的新闻界足球赛,还可以在绿茵场上看到他的身影。牛一兵作了十几年的体育记者,身材健美,人称帅哥,他说源于小时的踢球打蛋儿。他还说,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当体育记者的那些年。其实,自由、竞争、抢新闻、采访、公关等意识和能力是最充分最早地体现在体育记者身上的,这种摔打和锻炼,使人受益终生……
李长春曾充分肯定天津日报
《天津日报》是张建星和牛一兵成长、升华的共同的“熔炉”——《天津日报》创刊于1949年1月17日,毛泽东主席曾两次为天津日报题写报头,历经半个多世纪,《天津日报》在中国报业史上曾留下许多辉煌的业绩,曾率先由四版扩为八版,还曾率先实行自办发行,也是全国第一家恢复工商广告的报纸等。有着如此光荣的历史,作为后来者,张建星和牛一兵没有理由不继续改革,继续拼搏,续写辉煌。
《天津日报》的张建星时代,仍然坚持正确导向,探索大报风格,成为全国省级党委机关报改革的先锋,多次受到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和天津市委的肯定,也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报业集团在传媒实力、经济实力等方面形成了一定规模。这正是张建星所需要的“坚持正确导向,投身市场竞争,带出一流队伍,办出大报风格”的办报目标。
《传媒》杂志曾这样评价张建星:在《天津日报》的25年间,他完成了由媒体经营向经营媒体的转变,将这家原本被对手打压得严重亏损、无纸印报的报社打造成了全国颇有影响力的报业集团。繁忙的工作之外,他还撰写了《新闻的创意时代》、《传媒的运营时代》等传媒实战书籍,他提出的“大报不能小报化,主报不能边缘化”的观点和“坚持正确导向,投身市场竞争,带出一流队伍,办出大报风格”的媒体经营思路,备受学界和业界推崇。
当《天津日报》进入牛一兵时代,他继续了张建星留下来的传统和优良作风,而且也和张建星一样,百忙中还爱写署名稿件发表。办报,他依托党报的优势,集中资源办报事,充分发挥市委对党报、政策、条件、环境在全方位支持的优势,开始着手进行天津日报结构的调整,并与搜狐网等开展战略合作,平面媒体携手网络媒体创新。
同时,并开始尝试媒体的市场化运作,他曾参与筹办《每日新报》,更是把重视人的价值,鼓励人成才的价值观发挥到极致,创刊当年便创下发行量40万,广告营业额5000万,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机关报《新闻出版报》誉为“创中国报业奇迹”。
虽然办的是面向市场的都市报,但他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报纸最重要的是导向,我们编委会讲的最严的就是加强政治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增加政治性,强调政治觉悟、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我们天津日报这么多年作为党报,在导向上、办报上有自己非常好的传统。在报纸上不允许有任何个人的声音,不允许有个人嘈杂的声音。 ”
2008年底,天津日报成立60年来开展第一次公开竞聘,岗位是集团旗下的网站总裁。时任天津日报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的牛一兵在公开竞聘动员会上说,我们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体制机制,给天津网的市场化运营让路。
原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曾充分肯定天津日报报业集团,认为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体制改革探索是党报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为全国党报发行创造了宝贵的经验,“天津日报发行改革,是党报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党报本身,继续保持了党的喉舌性质不变,事业性质也不变,其中的经营部分适当分离。从天津日报的实践看,通过资本运作,搞成股份制公司是可行的,而且由国家控股,国家控股就是报社控股,占51%,这种模式报刊的广告、印刷方面也可以借鉴,控股要保持控制力,要保持在董事会上的决策权,这个不能丢。”
现在的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大楼,最先进入读者视线的是24个金色的大字:“坚持正确导向,投身市场竞争,带出一流队伍,办出大报风格”。在这个张建星1999年定下的总体目标指导下,靠着对市场的精确分析和个性化的定位,靠着无所畏惧的勇气,靠着不断创新的激情,按照“新闻深度、经营宽度、品牌亮度”的操作思路,他们奋发图强,依然走在省级党报做大做强的前列。
记者从政优势多
媒体人从政不是什么新鲜事,建国前,被誉为“元老记者”的于右任,创办了《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后担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长34年之久。改革开放后,多年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20多年前就在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农牧组当记者;原北京日报记者蔡赴朝后来官至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原经济日报记者薛晓峰任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央视原记者王志担任丽江市副市长……记者的从业者走马上任官员的消息就不绝于耳,未来,想必还将有一大批水平过硬作风过硬的记者们“记而优则仕”。
为什么官场青睐记者?或许由于职业特性,媒体人的社会接触范围比较广泛,赋予了他们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使得他们拥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和深刻思考问题的能力;再加上媒体人具备较高的政治、文化素质,媒体人走入仕途从政似乎不是什么难事。“这种现象在我国的干部选拔、任命、提拔体制上并不罕见。”最早从记者群体中选派干部看重的是他们的文笔,多为被派安排进党委政府从事组织文字材料、起草领导讲话等“案头”工作。“通过观察近几年可以看出来,较之前的思路有所转变。
记者从基层中来,对于民众的诉求更能深有体会,对于其以后在施政、执政中可以更多以人为本、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思考想问题。” 暨南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林如鹏还认为,新闻人管宣传系统有利于“内行领导内行”,记者的知识结构、沟通能力以及社会经验为从政打下了良好基础;此外,记者在工作中注重人人平等,成为官员后可以更为平易近人。不过, “隔行如隔山,新闻和从政有很多不同,记者与政府是一种竞合关系,记者从政后还应尽快掌握公共管理规律。
牛一兵简历
牛一兵,男,汉族,1966年3月生,河北栾城人,1988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大学学历,高级编辑。
1984.09—1988.07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学习
1988.07—1994.03天津日报社体育部记者
1994.03—1998.04天津日报社体育部主任助理
1998.04—1998.07天津日报社体育部副主任、《球迷》报主编
1998.07—1999.06天津日报社财贸部副主任
1999.06—2000.02《每日新报》负责人
2000.02—2000.12天津日报社编委会委员、《每日新报》负责人
2000.12—2001.08天津日报社编委会委员、《每日新报》主编
2001.08—2007.05天津日报社副总编辑、社委会委员、《每日新报》主编
2007.05—2008.05天津日报社(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社委会委员、《每日新报》主编
2008.05—2010.12天津日报社(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2010.12—2015.08人民日报社地方部主任
2015.08—2016.01人民日报社地方部主任、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
2016.01—2017.12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
2017.12—2018.07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
2018.07-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海外版总编辑。
2018.10-陕西省委委员、常委,宣传部长。
中国记协第九届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张建星简历
张建星,男,汉族,西忻州人,1958年3月天津出生,1987年6月入党,1977年11月参加工作,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高级记者。
1975年09月—1977年11月,天津无线电机械技工学校学生
1977年11月—1979年05月,天津铁路信号厂工人
1979年05月—1979年10月,天津无线电机械技工学校工人
1979年10月—1983年09月,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
1983年09月—1985年06月,天津日报社记者
1985年06月—1989年04月,天津日报社财贸部主任(正处级)
1989年04月—1996年01月,天津日报社编委会委员兼财贸部主任
1996年01月—1999年03月,天津日报社副总编辑(其间:1997年9月至1998年7月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班学习)
1999年03月—2000年08月,天津日报社总编辑(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在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法学专业学习)
2000年08月—2002年08月,天津日报社社长、总编辑
2002年08月—2003年09月,天津日报社(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总编辑
2003年09月—2008年03月,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天津日报社(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总编辑(其间:2004年9月至2006年7月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班学习)
2008年03月—2011年11月,中共天津市河东区委书记
2011年11月—2011年12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2011年12月—2013年7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2011年12月8日,黑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决定任命张建星为黑龙江人民政府副省长。
2013年7月——黑龙江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省国资委党委书记。
2014.04——2018.04,人民日报社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