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幻乐之城》筹备之初,天后王菲的内地综艺首秀就备受关注,一度被视为2018年最受期待的综艺节目。播出以来,《幻乐之城》显然不负“中国电视新物种”之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喜震撼的幻乐之作。
10月19日,《幻乐之城》迎来收官之战,组合表演的形式带来了更为极致的感官体验。率先出场的李光洁和任素汐表演作品《500里》,上演了一段东北爱情故事。这是节目播出以来首次使用外景,任素汐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有史以来最远的内外景转换。
“荧屏新宠”吴谨言、罗云熙演绎的《逢》则独创性的搭建了一个垂直空间,唱演人以“时针”和“分针”的视角演绎了不同时刻的花样年华。
节目中,王菲、赵薇、那英罕见同框,王菲再度献唱,收官大秀《一念》惊艳全场。
幻乐舞台似乎有一种魔力,总能吸引到难得一见的明星合体画面,“幻乐之作”也不断催生演员、歌手潜能的激发和释放,而对于青年导演来说,《幻乐之城》更是一次“痛并快乐着”的体验。
“幻乐拍档”是个苦差事
幻乐拍档进入幻乐空间,唱演开始;8分钟之后,他们回到观影厅,唱演结束。在《幻乐之城》,一个全新的概念“创演拍档”重新定义了演员和导演的合作模式。导演不仅要参与剧本创意、拍摄剪辑配乐,还要各方协调保证全程无NG、无剪辑的拍摄以直播形式完整呈现。
这是一次对以往导演角色和职能的全面颠覆,对任何一个导演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辛爽:改名叫“辛苦”
收官之战中,与任素汐、李光洁搭档的是导演辛爽,这已经是辛爽第五次站上幻乐舞台,同时他也是《幻乐之城》出镜率最高的导演,以至于被王菲称呼为“辛苦”,也足以说明这档节目对导演的“折磨”程度。
在过往的几次执导经历中,辛爽与任素汐和李光洁分别合作了《时光机》和《异乡人》。《时光机》中,有任素汐与父亲的儿时记忆,也有辛爽对于亲情的解答。抽中A级资源的辛导为了不浪费 300平方米的场地,在场景设计上挖空心思,老房子、学校、战地现场的置景大而细致,场景调度的难度也随之而来。
《异乡人》讲述了在大城市漂泊的异乡人的故事,打斗场面和大量群演的加入再一次考验了辛爽的拍摄和协调能力。最终《异乡人》不仅实现了唱演人李光洁在喜剧领域拓展的意愿,首个喜剧题材作品也丰富了“幻乐之作”的呈现形式。
与萧敬腾搭档作品《我》,辛爽根据唱演人的创意原点设计了一人分饰两角的剧情展现人性的复杂,双角色串演难度升级;搭档A-LIN演绎的《无人知晓的我》以身份互换的奇幻故事表达对于人生的思考。
这些掺杂着丰富个人情感的灵感源泉和风格各异的唱演嘉宾,在辛爽的场景调度和画面呈现当中,变成了完整的故事和精彩的作品。
蒋笑笑:太难了、太难了、太难了!
在接受《幻乐之城》邀约之初,蒋笑笑不停地重复“太难了”,最终却三次登上幻乐舞台,先后和贾乃亮、容祖儿、王雷完成合作。
和贾乃亮创作的《我希望我的希望不再只是希望》,蒋笑笑设计了“双胞胎”的关系构造和一人分饰两角的表演,需要唱演人在8分钟5次切换表演场景,4次换装,转换两种人物情绪,对技术的要求超乎寻常。
《如果还有明天》为了规避容祖儿善唱不善演的问题,蒋笑笑在剧情设计中充分发挥唱演人的舞台魅力,增加歌舞元素,调和表演的生硬感;和王雷搭档的《蚂蚁》则以幽默风格讲述追梦的励志故事。
从感到困难到快速适应,再到根据唱演人的表演特点适配故事情节以及对技术操作的游刃有余,蒋笑笑在《幻乐之城》完成了一次自我进阶。
沙维琪:这是一个减肥节目
相比其他创演拍档的一拍即合,沙维琪和俞灏明的合作显得格外波折。沙导起初的大纲是“回归初心,自己拯救自己,自己和自己对抗的故事”,而俞灏明想表达一种少年感。由于在创作方向上存在较大分歧,在深聊7个小时之后,沙导撕毁剧本,开始了新的故事。而到了彩排现场,依旧问题不断,“细节控”俞灏明反复修改确认,沙导甚至吃下速效救心丸。
一个是“特别认真的人”,一个对作品有极度的执着和热情。最终,两人呈现的《少年心气》,将王栎鑫、吉杰请上舞台,三位07年的快男时隔十一年后合体,一首小虎队的《爱》情怀满满,既将唱演人坚持表达的“少年感”完美演绎,又实现了与观众的情感共振。
沙维琪出现在幻乐舞台两次,相比第一期和雷佳搭档时的精神饱满,第四期出现的沙导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去。问及原因,沙导调侃自己参加的是一档减肥节目。
为青年导演搭建的梦想之城
这些幻乐之作,带着唱演人的情感心声,也倾注了导演创意和脑洞,合力效果之下才有了《幻乐之城》的视听盛宴。所以说,值得《幻乐之城》骄傲的不仅是这些惊艳的作品,作品背后的导演群体则是节目开发的另一块宝藏。
作为中国电视新物种,《幻乐之城》不仅拍摄方式操作难度大,还融汇了电影、舞台剧、音乐多重表演形式,没有明确的概念分类,亦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对导演来说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幻乐发起人梁翘柏曾明确表示,《幻乐之城》虽然大打明星牌,但真正决定最终效果这一环的是导演的创意和执行力,言明了导演在这档节目中的特殊作用。
事实证明,“新物种”的生产研发者并非只有大导名导才能担纲。在《幻乐之城》的导演名单里,有执导《喜欢你》的新晋导演许宏宇、有《前任》系列导演田羽生,也有MV导演陈映之、资深摄影师刘颂、擅长舞台视觉表现的彭宥纶。虽然界别不同、经历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是首次尝试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并做到了高质量完成。
新导演需要让观众看到自己,也需要接受行业的检验。对于年轻导演来说,《幻乐之城》是一次难得的“出圈”机会。在内容架构上,节目除了对唱演作品的呈现,还花了大量篇幅展示作品创作的幕后细节,让导演从幕后走向台前,展现在创作过程中的专业水准和职业素养,并通过新的艺术形式彰显年轻导演独特的先锋思想和创作活力。
一个简单的创意原点,便能衍生出了关于身份互换、时空穿越的故事视角,涉及战争、喜剧、青春等多元题材,导演团队的个性多样成就了幻乐之作的丰富多元和创意无限,没有这群青年导演,《幻乐之城》的“电视革命”意义也就无从谈起。
而《幻乐之城》也为导演提供了释放才华的舞台,这里既没有商业的考量也不设艺术的局限,给予导演在创作上的最大空间,这对导演来说既是一次对专业能力的试炼和检验,也获得了从艺术和技术层面双重提升的绝佳机会,而“幻乐导演”的标签也将成为他们职业生涯中的一张响亮名片。
可以说,《幻乐之城》不只是唱演人颠覆自我的舞台,更是导演铸就梦想的一方天地。
输出新生导演力量,注入行业创新原动力
当前的影视环境下,优秀导演断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业的创新发展,导演团体亟待培养后起之秀,挖掘新锐力量。而《幻乐之城》恰恰在制作之初便确定了这样的立意诉求——发掘和培养青年导演。
在谈及导演的选择标准时,《幻乐之城》总导演安德胜曾提到:“我们节目大部分导演是新生代导演,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能够为未来电影市场挖掘一些新的力量。”最终,《幻乐之城》12期节目共邀请了31位导演,其中新生代导演占了大多数,节目对青年导演的扶持意图显见。
其中,陈映之和李沁合作的《崇拜》播出当晚收获好评无数,#看李沁演的狗看哭#飚至微博热搜榜首;危笑和朱一龙刻画的“小丑”没有一句台词却隐喻世间百态;陆可、尹正演绎的《X先生的梦》以音乐为媒介搭建了一条穿越时空的通道,致敬港片经典;麦子和窦靖童上演的“猴子捞月”,折射着对人生的沉思和探讨……在幻乐舞台,这群青年导演留下了他们的作品和名字。
《幻乐之城》为新生代导演提供机会和舞台,不仅让观众认识了这群才华横溢的导演,也通过对他们的全方位试炼,为影视行业磨砺了一批领先的导演团队,这群人或许会成为影视行业的中坚力量,陆续推动内容业态的升级进阶。挖掘新生代导演,为行业输送人才因子,《幻乐之城》为市场贡献的不只是一个原创节目模式,更是推动内容行业变革的人才力量。
在综艺创新乏力,音乐节目落入同质化窠臼的关键节点,《幻乐之城》以开拓者和冒险者的姿态问世。内容层面,《幻乐之城》将电视综艺、电影、音乐剧三者跨界融合,开创了音乐综艺新的打开方式。形式上,则打破了音乐节目依附于竞技比拼的僵局,为综艺市场的创新开辟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而在综艺节目的价值承载上,《幻乐之城》也做出了成功示范。节目所打造的幻乐之作有的着眼于外卖小哥、异乡人等小人物的生存境况,有的于梦想、信仰和欲望的交错之中投射当下大众的情感诉求,还有的表达了对于亲情爱情的深刻解读。这些形式多样的唱演秀以情感贴近、取材生活、反映时代的共同特性实现了对大众生活的关照和指引,凸显了综艺节目的社会担当和价值引领。
节目虽然已经收官,但不可否认的是,制作方表露的创新精神,为综艺市场开拓的创新路径,以及对导演群体的集中开采,都将为行业输出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