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影的热爱和信心,从开始到未来

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今日闭幕。

6月18日,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第二个周日。影迷们还在热烈地赶着场,《悲情城市》《杀人回忆》《火山挚恋》《乱世佳人》等热门影片还将迎来大批新观众。金爵奖项花落各家,电影院里前一晚刚刚斩获荣誉的新片已经成为当日社交媒体和影迷群里求票的“香饽饽”。前一晚,作为闭幕影片的《热烈》为本届电影节的收官作出了切题的总结。

六月的上海,仿佛整个城市都因为电影而奔忙起来。16个主单元、37个子单元,展映了来自7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50部影片,共计1490场放映在短短十天的时间撑满了爱电影的人们的生活。

中外影人与电影佳作汇聚,在一个更广阔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上,共襄光影盛会。从金爵论坛到电影市场,络绎不绝的活动现场,从业者们讨论着创作和行业趋势……

人们谈论电影、享受电影、思考电影、期待电影,这种久违的热闹,是一种昂扬着生机的美好。

回首历史,看见城市文化的脉络和底气

走过30周年、25届,凑整的数字总让人怀旧。

电影节期间,纪念谢晋导演诞辰百年的活动上,前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动情地表示,“上海国际电影节,是谢晋他们那一代电影人,给中国电影谋的福利。”

看着今天,在焕然一新的电影节主会场上海影城里络绎不绝的人流和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世界首映,想象上世纪90年代初,老一辈电影人照着国外考察经验一面“依葫芦画瓢”规划设计,一面刷脸、跑断腿地邀请嘉宾,一面还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地克服万难,更觉得前人功德无量。而许多关于电影的回忆,也因为这个六月,有了重新被念起的理由。

阔别一年多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始发地上海影城,排除万难如约与影迷重逢;大光明电影院的楼梯印着每一届电影节的金爵奖最佳影片和金爵奖评委会主席姓名的道旗也唤醒影迷们的记忆。

30年来,这个从无到有的中国A类国际电影节,期间所经历的岁月,在越来越长的展映片单里,在屡创新高的报名影片、观影人数和票房纪录里,在影迷收藏的票根、海报、市民手册里……从超过500位影迷中征集到的“我与上影节30年”收藏品,吸引了超2万人次现场打卡观展,这些都是这个电影和这个城市里生活的人的“情分”。

本届金爵主竞赛单元入围影片《琴声诉忆》的导演杜明历·狄鲁第在映后感触颇深:“上海观众太棒了!”从曾经通宵排队的传统,到如今影迷“为爱发电”开发出包含求票、出票、换票惠及无数同好的小程序;从现场观众主动提倡不说话、不屏摄、不吃东西,到有心人为宣传文明观影自制票夹、周边,并在网络上发起各种关于文明观影的倡议;从热门影片的一抢而空,到小众新人导演纪录片作品一票难求,热爱电影的观影文化同样是这个城市文化精神的一路传承。

从第一届电影节就开始参与的老影迷梅海星说,自己最喜欢大厅散场时,上千人一起涌出影院的画面,“大家像潮水一样,一起进去,一起出来,特别有仪式感。”

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摇篮,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理位置优势,通过举办上影节,展示了其包容性和多元性。回望电影节,除了感念于曾经的文化先行者们的高瞻远瞩和敢为人先创造了这个“中国唯一,亚洲一流”的A类电影节,也能看到这个茁壮发展的文化节日在过去30年的历史中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播所作出的积极贡献。

1990年代,向世界敞开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窗口,对当时正处于低谷期的中国电影业产生了深远影响,通向国内外市场的大门,为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改革提供了多维度的参照系;在电影蓬勃发展的热闹光景里,电影节也成为巨大的平台,直接高效促成了大批优质电影项目诞生的同时,也通过自身的审美和评价标准,为行业提供专业的声音;在“影视寒冬”加疫情影响的艰难阶段里,电影节成为行业的强心针,从2020年全球电影节大多停办时的坚守,到2023年重开开放拥抱世界,电影回来了,热闹回来了,这里的重逢都令与会者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行业的复苏。

带着新项目《他的礼物》走上闭幕式红毯的导演李非说,“这届电影节,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电影恢复了节日般的光彩,我见到的每个电影人的脸上也都再次闪现出光彩。这让我强烈地感受到,大家对电影的热爱和对中国电影未来的信心一直都在。这也反过来给了我本人很多的信心和力量。”

30年的积累,中国电影当下的许多中坚力量从这里走出。秉持“立足亚洲、关注华语、扶持新人”的办节定位,上海国际电影节不断夯实电影产业链人才培养这个环节,已形成短视频、金爵短片、创投训练营、电影项目创投、金爵奖亚洲新人单元、金爵奖及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的“6+1”阶梯形人才培育体系。

这个阶梯形人才培育体系各环节有机衔接,既助力新人从初入门道逐渐成长为真正投身电影产业的电影人,亦在产业对接上为处于不同创作阶段的项目和影人创造各种机遇。亚洲新人奖的颁奖礼上,主持人介绍,曾经宁浩的《青草地》、万玛才旦的《静静地玛尼石》、曹保平的《光荣的愤怒》都是从这个舞台走向世界;创投平台上推出的《街娃儿》一路走到戛纳,6年后又在上影节期间正式全国上映;曾入围 2019年电影项目创投并获得“评委会特别推荐项目”的《雪云》,今年成为“一带一路”电影周开幕影片;曾凭借《又见奈良》入围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的鹏飞导演,携新片《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来到项目创投寻觅投资机会……新人在成长,人才也依然在这个体系里循环。

带着新项目《我们行星上见》来到创投的青年导演源根谈到,“创投在这个极其内卷的电影⾏业⾥给像我这样缺乏资源和经验的⻘年导演被⾏业看到的机会。”而成熟的导演又选择回到这里则是因为这里的专业。从创投走出一路纪录经历了上影节各个环节,今年又被评为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的入选人,走过许多电影节的电影人李霄峰认为,上影节的扶持有两点令他格外受益,“一是本分,二是实在。不是造星工厂,也不是拔苗助长。”

以影会友,在电影里看见世界和自己

今年的电影节开幕仪式上,导演陈凯歌说:“送给电影节的礼物,只能是电影。”

于是,全球电影人共同为这个三十而立的电影节、中国的影迷带来了豪华“大礼包”。金爵奖主竞赛、亚洲新人、纪录片、动画片、短片五个单元、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53个剧组主创,齐齐汇聚上海,以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名义,与中国影人和观众展开了一场令他们难以忘怀的交流。本届金爵奖的成色,一方面是36部世界首映、12部国际首映的硬核数据,另一方面则是丰富的题材、多元的视角和纷呈的主题。

现年91岁的日本著名导演山田洋次,带着他的第90部导演作品《你好,妈妈》亲自来到上海,他与上影节的缘分始于老朋友谢晋导演,谢晋导演去世后他每次来上海都会去谢晋墓地祭拜。“这次可能也是我最后一次参加海外的电影节。”

意大利电影《人生初日》的导演保罗·杰诺维塞第四次来到上海国际电影节,曾担任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的他说:“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个很好的展示影片的机会,带着电影来到这里,我能感受到中国观众的反馈和传递的情感。”

太多的好片令竞逐激烈,而主竞赛单元评委文晏说:“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世界电影人交流的窗口,虽然有竞赛功能,但艺术的本质不是竞争,而是交流沟通。”

以影会友,是上影节一贯的传统,也是这个电影节处处得见的好风景。

带着即将上映的新片《八角笼中》参与展映的王宝强,生生把自己的首映礼办成了好朋友们的“联名推介大会”。来应援观影的好朋友们的影片,包括陈思诚监制的《消失的她》、陈祉希监制的《热烈》、苏亮导演的《学爸》等,都一并努力地吆喝宣传。于是“唐探剧组同框”“泰囧剧组同框”等经典画面引人尖叫之余,是电影们希望将观众拉回电影院的心愿和决心。制片人陈祉希说,“越是难的时候,电影人越是要抱团,大家要一起用好的内容,把观众带回电影院。”

拍电影的是如此,看电影的也如是。

对从山东来到上海的影迷丁丁同学来说,第一次参加上影节的经历像是一次“作为影迷专属的毕业旅行”。第一次在影片放映结束时与全场观众一同为电影鼓掌的体验让他特别兴奋和感动,一些在本届上影节首映的影片彩蛋般的映后会有见面会也让他感到格外惊喜。“线上的换票和出票让我感受到一种在影迷群体内的友爱和互助,简单干脆的几句交流就能轻松完成整个过程。”

通过这种方式也让他认识了一些新朋友,大家不约而同地在映后交流起看片的感受也让他倍感美好。整个电影节期间,他完成了自己20部电影的看片计划。不仅《悲情城市》《末代皇帝》等经典影片让他体会“抢票王者”的欢欣,观影后爱上亚新单元的《漫漫长日》和《年少日记》的意外惊喜更是电影带来的独特魔力。他说,“童年时我们都不太懂得如何沟通交流,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直到过了十多年我们长大后,才通过这些电影,共情大银幕里的那位小朋友和少年时的自己,迟到地分享起儿时的情感。”

电影节,对影迷来说,它是“享用”优秀影片盛宴的“高级餐厅”;对影人来说,它是和海内外前辈同行欢乐相聚的“盛大派对”;而对行业人士来说,它是感受世界电影工业发展趋势、海内外双向寻觅商机的“超级平台”。

乘着电影行业全面复苏和经济发展全面向好的东风,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市场全面回归线下。设立在上海龙之梦大酒店的电影市场内,云集了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家展商,涵盖制片发行、拍摄基地、内容生产、后期制作、影视院校、投资融资、技术支持等电影全产业链环节。

而前几年创新的“国际影视云市场”,在今年电影市场回归线下后,仍然被保留了下来,它的海外吸引力依然不减,大量的海外影视行业机构踊跃参与,包括Greek Content,Brazilian Content, Content Thailand,TBS,MBS,France TV Distribution,Vienna Film Commission……各类海外展商“云”聚“国际影视云市场”,展示了近300个影视项目,为国内买家寻找海外优质内容,也为国内参展商与海外买家进行交流沟通构筑了桥梁。

官方组委会关注到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中外展商们来到电影市场,已不只是为了寻求产品版权的交易,更多的需求是为了进行各国、各地电影政策的推介和产业发展集聚效果展示。

包括被视为“行业三大”的《银幕》《综艺》《好莱坞报道》在内,多家海外媒体纷纷对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予以重点关注,“上海国际电影节今年正值30年,它的举办标志着中国商业和电影产业重新恢复了势头”。

以影会友,也是为不同国度的大家创建文化交流的“朋友圈”。 进入第五年的“一带一路”电影周,在交流互鉴中进一步完善健全长效发展机制。自2018年创办“一带一路电影联盟”以来,五年时间里,各国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影片影人互荐机制,从首批29个国家31个电影节成员机构发展至今,已有来自48个国家的55个成员机构。本届电影节期间,联盟中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位成员机构嘉宾聚集一堂,分享成果、交流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把共同推动电影文化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的建议。

在担任希腊驻沪总领事期间曾作为嘉宾出席“一带一路”电影周展映活动的习落实,卸任外交使节后成了一位电影导演和编剧,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支持下,2019年在上海开拍电影处女作《一日有朝》,本届电影节期间,这部中希合拍片来到上海进行了特别放映,实现了这位导演新人画一个圆、结一段缘、寄托一个愿的光影梦想。

“一带一路”电影周在上海和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放映20部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极具本土特色的优秀影片。至本届电影节结束,“一带一路”电影周共展映来自49个国家、115位导演的111部新作品。而此次电影周期间新设立的“光影带路”工作坊,作为全新板块,邀请了来自电影节、电影公司的行业专家与电影人交流,探讨内容创作与国际制片发行相接轨的实践策略,分享经验与展望行业未来。这或许将成为这个平台未来发展新的突破口。今年上影节和华夏电影达成了“战略合作”,这将有力推动联盟成员机构之间的制片发行交流。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极具本土特色的电影,将在更多的国际平台上传播,扩大多样性文明的影响力。

展望未来,科技驱动行业创新动力

如果说,“30而熠”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有所不同,大概是这个电影节是史上最有“科技感”的一次。有心的行业人士和热心观众一定会发现,“技术”作为关键词,从未在此前的电影节中被如此频繁地提及。

与抢票环节大受欢迎的科幻电影单元相对应的,是线下电影人们所探讨的话题,都与科技带来的变革息息相关。“AIGC”“数字影视”“元宇宙”等新鲜词汇成为多个论坛活动的主题关键词。从业者们齐聚一堂交流技术发展与未来可能,创作者们讨论着新的机遇、生产模式与创作思路,毫无疑问,科幻电影的未来绝不止于《流浪地球》《独行月球》这样的类型票房大卖,现实生活中人工智能不断惊艳人们眼球的创造已经有足够的案例素材可以讨论。

有人为“未来已来”的技术大变革兴奋不已,也有人真诚地表达着跟不上技术迭代的焦虑……电影节成为了思维想法碰撞火花的空间,许多全新的“吃螃蟹”式的创举也从这里开始实践。就连持续输出国产文艺片的“青葱计划”,今年大师对话的主题,都是由导演郭帆讲述当下对新技术的思考与应用。在《流浪地球3》创作之前,他们将会花更多时间评估新技术。这些应用是否能在未来转化成大银幕上的内容,在传统发行渠道之外,是否会出现新的载体,都是郭帆及其团队要面临的新问题。

普陀区举办的“数字影视体验展——超感试验场”通过360影院全景观影、立体式交互体验、虚拟现实(VR)戏剧、扩展现实(XR)装置等内容,让广大市民满足前沿技术带来的新奇感同时,激发更多青少年对电影、对科技的兴趣,参与到发展中国电影产业、建设电影强国的队伍中来。

多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以其专业性、权威性,为海内外电影人提供交流产业发展新趋势、新动向、新潮流搭建平台。在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当下,元宇宙概念也被应用在了今年的上影节——设立在“Metafilm”的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元宇宙体验路演中心,在电影节期间已吸引近十万专业人士和普通影迷前往打卡体验,感受未来电影的无限可能。在上海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双战略指引下,电影节利用自身线下场景丰富的优势,也为电影行业和广大影迷创造了新颖的沉浸式互动场景。

带着新作《749局》和主角“马山”数智人形象来到上影节的导演陆川,此次与猿动力与中国移动咪咕合作,以《749局》为契机,共同探索元宇宙电影产业新模式。陆川谈到自己见识到全新的设备,作为“元宇宙的入口,也许会彻底改变观影方式。”

首次特别设立并在松江举行的科幻电影周上,国内外科幻电影主创、科学顾问、行业代表共聚一堂,探寻中国科幻电影的新动能,嘉宾们的交流言之有物、干货满满。作为《盗梦空间》《巨齿鲨2:深渊》《蝙蝠侠》等商业大片的视效总监,彼特·贝布对于年轻的科幻电影创作者给出了中肯的建议:“一方面要拥抱现有的技术,比如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它可以让我们更加快速地获得想要的结果,而且能够达到类似于大制作的质量水平。另外一方面,我们还是得靠自己去做电影,因为电影的本源不在技术,新的技术没有办法创造电影,还是需要人去创造故事。“

除了观点的碰撞和新技术的展示,上海对科幻电影发展的重视更是“落地”和“务实”的,从一系列官方发布的活动上,能看到这个由政府主导的电影节有意识地从体系建设、资源支持等多个方面推动着这个类型的电影发展。《松江区关于促进上海科技影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规定》在2020年松江区影视产业扶持政策2.0版本基础上再次升级,由原本的16条扶持措施拓展至18条,新增了“支持影视企业上市”“支持影视新兴业态”“鼓励影视人才引进和培养”等影视产业重点环节的具体扶持措施,提高了部分政策扶持力度,扩大了部分政策扶持范围,调整了部分条款,一批重点项目趁势而来。活动现场,上海科技影都影视协拍产业联盟成立。

著名监制王红卫在论坛上鼓励今天的年轻科幻电影人“看得比现实世界更远一些”,而正是因为观众、创作者和决策者们都以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拥抱技术,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技术氛围”才显得如此浓郁鲜活,从这个电影节生发的关于中国电影的未来,也拥有了更多的可能。

“上影节是我们中国电影在未来高速发展趋势的一个缩影。我希望在下一个30年,上影节还会保持这种势头,永远能把好电影和好创作者聚集在一起,共同为中国电影添砖加瓦。”导演张末说。对于走过30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人有感念,更有面向未来的展望。导演李霄峰说,“30年,其实还很年轻。在过去的30年,我们的很多标准,电影语言的标准,制作技术的标准,还不那么成熟。往后的30年,我希望上海电影节能成为亚洲最坚实的电影基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