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郭婷婷 来源丨传媒头条独家原创
现如今,国产青春剧无非就是两种风格,一种是“小而美”的青春网络剧,这类青春剧近几年来颇受青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出现的时机刚刚好,观众看倦了集车祸、堕胎、三角恋、背叛为一体的“疼痛青春”,迫切的想要看到不一样的青春剧,所以“小而美”的青春剧遇到了最好的时代,只要男女主的颜值够高、CP感够强,有生活气息,又有足够的甜点,就能击中年轻观众“体验、怀念青春美好”和“逃避现实焦虑”的双重心理,俘获年轻人的心,还能顺势捧红尚是新人的男女主,白敬亭、刘昊然、张新成、胡一天……
少女们心目中的“国民初恋”多了一个又一个,最近正在热播的《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就借力《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高开高走,剧集播出过半,仍保持了8.1的豆瓣评分,成为了2019年截至目前评分最高的青春剧,更让男女主的饰演者林一和邢菲近来颇具热度。
第二种类型便是现实向的青春剧,这类青春剧主打写实的风格,只有真切反映了年轻人所面临的问题,才能戳中年轻人的痛点,从而出圈,正如《都挺好》之所以成为3月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中的佼佼者,就是源于其真正揭开了中国式家庭的满目疮痍,原生家庭所暴露的“重男轻女”“妈宝男”等问题戳中了观众的痛点。但不管是刚刚收官的《青春斗》还是最近正在热播的《趁我们还年轻》都不禁让人感慨,国产现实青春剧戳中年轻人的痛点,就这么难做到吗?
人设立不住,怎么能产生共鸣心理呢
“我们很舍不得您,非常非常舍不得您,但是,我们必须告诉您,我们必须离开您,我们必须去工作,去谈恋爱,去奋斗,这件事十万火急,我们一天也不能等”,十二年前,这段《奋斗》开篇时,大四毕业生对老师说的话,反映了当时80后想要步入社会做出一番成就的焦急与冲劲儿,陆涛和夏琳在各自有男女朋友的情况下一见钟情、向南和杨晓芸闪婚又闪离、从农村来的露露为了在北京扎根,选择放弃她与华子的爱情,个性鲜明的一群年轻人敢爱敢恨,却又挣扎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我的青春谁做主》聚焦于即使是现在都几乎存在于每个家庭中的代际沟通问题,正中年轻人“不甘于、不安于接受长辈的安排,想走自己的路”的普遍想法;《北京青年》则反映了年轻人在工作压力和现实焦虑下渴望摆脱朝九晚五的生活,“重走一次青春”的心理。
虽然赵宝刚导演的“青春三部曲”带有乌托邦的浪漫主义色彩,但都有对现实社会的折射,对年轻人心理的反映,所以当被外界称为“青春版欢乐颂”的《青春斗》承载着赵宝刚导演“如果收视不好,豆瓣评分也比较低,我就退休”的信心与爱意的时候,观众对它的期望值之高不言而喻,但结果是,它并没有带来意想之中的惊喜,豆瓣评分仅有4.7。
人物的性格是要通过情节、细节确立的,就像《大江大河》开篇,一个条件简陋的住所,石头、墙壁上写满了方程式,这个情节使宋运辉“对知识充满渴望”这个特点一下就立住了。但如果确立人设的情节缺乏生活逻辑、经不起推敲的话,那人设自然也就立不住了。
剧集开篇,“能量女孩”向真在不了解男生的情况下就花式催舍友跟对方谈恋爱,“人家考一回第一顶你一百回,一米八的大个儿,浓眉大眼的,和你挺般配”“找一个像金鑫那样的,你就越看越好看”,在钱贝贝说了自己不会游泳的前提下,还推她下水,这个撞碎了别人暖壶,跑着说“回来赔你”的姑娘,个性的有点儿过了头,而且通过她这一系列的言行,根本看不出也感受不到这几个女孩儿是在一起生活了四年且关系还不错的舍友。
“学霸女生”丁兰,因为别人考了第一就去质问对方,还觉得对方道歉是理所当然的,别人考了第一还是别人的错,而且这位学霸从气愤到和对方在一起,用了不过一集的时间。
怼天怼地的“傲娇女神”钱贝贝,发现男朋友有暴力倾向还和对方复合,被男朋友软禁了还说“待着就待着,谁怕谁”,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也没有法律常识,而听说了钱贝贝被软禁了之后,舍友的反应不是想办法救她出来,却是说“就该多关她几天,让她好好反省反省”“找男朋友还是应该找个年纪稍微大一点儿的”。
“创业御姐”于慧在大四毕业前就已经是著作等身,于凡在剧中和向真说“你要是真想写书,让于慧带带你,或者直接找我也行”,要是书这么好写、这么好出版、作家这么好出名,市场上的作家怕是数也数不过来吧。
作为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不为毕业论文发愁,面试的时候更是离谱,嫌弃面试官问题多转身就要离开、当场拍桌子指责面试官胡说,指明自己最活泼,最善于和别人打交道、自己没经验还说得理直气壮,仿佛在职场上没有经验还是个优点一样。
《青春斗》想要给五个女生立好不同的人设,突出其鲜明的个性,透过每个人的生活反映当下年轻人生活的群像,但却建立在这些缺乏正常的生活逻辑和思考逻辑的情节之上,致使人物距离现实生活中的人太远,人设没立好,观众还没感受到人物身上的个性呢,就先因为这些狗血的剧情设定弃剧了,更不要指望能引发观众的共鸣了。
剧情太悬浮,怎么能戳中痛点呢?
最近正在浙江卫视播出的《趁我们还年轻》,作为完美影视李峥工作室继口碑之作《忽而今夏》之后的第二部写实青春剧,却没有延续《忽而今夏》的热度和口碑,联合出品方嘉行传媒依旧如往日一般,选用自己人做主角。且不说没有职场经验的年轻演员是否能诠释得出职场精英的气质,其剧情更是带有国产职场剧固有的“太悬浮”“套壳偶像剧”的通病,让网友不禁直呼“编剧怕是对公关公司有什么误解”。
男主樊书臣和客户开会的时候,员工在会议室外面强势围观,这个情节除了强化男主“主角光环重、不真实”之外,起不到任何叙事方面的作用。
史唯聪日常把办公室搞得乱七八糟,别人帮他收拾工作的烂摊子,他还生气得理直气壮,这样执行、决断能力弱,创意还一般的leader孩子气太重,难以令人相信他能是公司的总监。
林子渝作为一个刚刚入职的实习生就能在啤酒节、纯秀两个案子中崭露头角,而且敢不止一次的直怼上司,这个情节设定也是开了挂了,这和年初周冬雨、罗晋主演的《幕后之王》中女主凭借在老师门外喊了一声就得到了顶级节目制作公司的实习机会的情节如出一辙,仿佛就是在告诉观众:这个人最后一定会和男主在一起的。
这样悬浮的剧情让整部戏表演痕迹很重,菲林这个公关公司看起来太儿戏,所以即使是商战、同类公司之间的竞争,也像过家家一般没有刺激感,剧中几个主角在这个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所经历的痛苦又怎么能引起年轻人的共鸣、戳中年轻观众的痛点呢。
《忽而今夏》从双城距离、家庭贫富差距、人生观三个不同的维度刻画“异地恋”的甜蜜和苦涩,同时聚焦于毕业生在留学、考研、创业、就业之间的抉择以及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相比之下,《趁我们还年轻》所反映的职场生活真得太浅了。
“小而美”的青春剧当然有其存在的价值,毕竟每个人都想要拥有简单的生活、童话式的爱情故事,能在刻画成长的同时,满足观众对美好的希冀没什么不好,但青春剧想要走得长远,现实青春剧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年轻人的怕和痛、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挣扎、奋斗和迷惘值得被书写,被“小而美”甜过之后也需要与现实生活接轨,产生共情心理,只是我们的现实青春剧距离“现实”还很远,去掉悬浮、接点地气,才能让年轻观众有共鸣,否则连年轻观众也失去了话,青春剧就真得走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