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成名再成长、黑红比不红强…影视公司为何频频涉足选秀市场?

女团公司对选手的长远规划:割韭菜,还是种一棵大树?

过去,一个歌手要成名,需要经历发EP、出专辑、做企宣、电台打歌的全套流程;一个演员要成名,则要经历漫长的跑龙套、被业界认识、再被观众认识的过程,“爆红”更是接近玄学:“多少年才能有一部《流星花园》?即使终究有一天你遇到了《流星花园》,还得这个角色贴合你,集齐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红。”而如今,一档节目、几个热搜,几个月内就能完成这个流量Kpi。

6月23日,火箭少女101解散演唱会……两年的女团之旅正式结束。有媒体爆料,解散后,大部分成员将回归之前的经纪公司,继续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展——团解散了,但她们的职业生涯才刚刚起飞。

与此同时,《青春有你2》落幕,《创造营2020》正在热播,《少年之名》将播,怀揣明星梦的年轻人前赴后继。频繁的热搜、不断创纪录的粉丝打投数据,无疑为在“唱片寒冬”和“影视寒冬”中瑟瑟发抖的演艺圈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8年初播出的《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给了娱乐产业多大的“启发”,从这份数据中便可一窥:为《青春有你2》输送选手的46个经纪公司中,有15个,也就是三分之一,是2018年之后才成立的;而另外三分之二中的不少老牌影视、音乐公司,也是近两年才开展练习生业务。

这片蓝海,究竟是国内娱乐产业的新高地,还是投机者种下的韭菜田?这份热闹,能点燃星光,还是转瞬即逝?带着这样的问题,《一线》与三家练习生公司丝芭传媒、嘉行新悦、萌样影视进行了对谈。

1、 偶像公司频繁输出选手参与选秀的目的:

试图寻找可复制的“破圈”模式

109人参赛,只有9人能成团,那么,不能成团的就是“陪跑”吗?当然不是。

早年“超女”“快男”开启的初代选秀,选手多是“草根”,能否闯入总决赛,有着决定命运的意味:进了,便能签公司当明星;进不了,便退回原来的生活轨迹,继续当普通人。而练习生选秀恰恰相反:这是一群已经走在明星轨道上的年轻人,比赛不过是加速器。

作为国内女团鼻祖、SNH48的打造者,丝芭首次出战,就一口气送了10名选手上《青春有你2》,并且全员挺进前40。在闯入总决赛的20人中,丝芭独占4席,其中许佳琪以第三名的成绩高位成团出道。

丝芭输送的许佳琪最终在《青春有你2》以第三名的成绩出道

丝芭的另一位练习生赵粤在《创造营2020》也是热门选手

但丝芭传媒CEO陶莺告诉《一线》,相比一位成员的成团,这次尝试有着更大的战略意义——“破壁”。破什么壁?粉圈的壁垒。

成立8年来,丝芭的野心从上海扩展到广州、北京,从小剧场、牵手会拓展到影视、综艺,一步步从粉圈向大众市场进发。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就是“靠出众的歌唱和表演才艺登顶,转型为大众明星”(陶莺语)的鞠婧祎。

但不可否认的是,直接推动鞠婧祎火箭般出圈的,是日本网友无意间制造的“四千年美女”标签,这条成功路径几乎不可复制。而背靠视频平台庞大观众群体的选秀节目,让陶莺看到了可复制的“破壁”方式。《青春有你2》之后,她又送了SNH48的7位成员上《创造营2020》:无论成不成团,“我们希望我们的成员能够有机会通过这样的节目走出去,被更多人欣赏喜爱。”

2、选手如果未能成团,参与选秀的意义何在?

跨界寻跳板:“黑红”也比没有存在感强

与丝芭相比,嘉行新悦是偶像产业的后辈,它于2018年8月正式成立,但其母公司嘉行传媒在6月份就启动了“A+计划”,公开招募“具备唱跳演全能素养的潜力新人”——此时,《偶像练习生》刚刚收官、《创造101》还在热播,而这家拥有杨幂、迪丽热巴等顶流艺人的公司,对于娱乐圈的风向有着天然的敏感。

2018年12月,嘉行新悦公布旗下首批14名练习生名单,并火速推出五人男团Best,出EP、开发布会;之后的一年半里,向《创造营2019》《青春有你2》《创造营2020》接连输送了16名选手,但目前除了三位还在《创造营2020》比拼外,其他人都在“成团”路上折戟。

嘉行新悦输出的练习生王艺瑾在《创造营2020》人气很旺

“聊到这个话题好残忍。”嘉行新悦总经理李妍笑称。但她倒也不十分焦虑——背靠嘉行强大的影视投资、制作能力,这些年轻的男孩女孩签约时就已被制定了明确的培养计划,比赛只是一个跳板——适合唱跳的参加偶像选秀节目,专心做演员的则送去《演员请就位》海选——目的是把他们“加速推向观众”,而这个目的显然已经达到了。

与嘉行新悦的精心策划相比,萌样的涉水则完全出于偶然。

萌样影视总经理吕小佳告诉《一线》,自己也追过《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但完全是以局外人的心态:萌样主营影视制作,旗下艺人虽然多多少少有点唱歌跳舞的才艺,但基本是往演员方向培养,“与练习生没有关系”。

去年底的一天,段小薇和魏奇奇在练功房玩,一个唱歌一个伴舞。一位工作人员开玩笑说,你俩可以组个Twins那样的女团。另一个人顺口说了一句,《青春有你2》正在海选呢!吕小佳脑中灵感一闪:要不送去试一试?于是紧急开会、决策、制定方案。

段小薇、魏奇奇在《青春有你2》的初舞台让人印象很深

从被通知准备参加节目到正式上台,两个毫无舞台经验的女孩子只经历了4个月的训练。最终,段小薇获得第54名,止步于第二轮公演;魏奇奇则在第一轮公演后就位列60名外被淘汰。

吕小佳表示,这个成绩“跟预判几乎是一致的”:“做了这么多年艺人经纪,看看她们的状态,就差不多知道能走到哪个位置,毕竟你专业不比人家好啊。”

但出乎她预判的是,成绩平平的段小薇却“红”了:“盗用小松菜奈照片”“前男友微博”“年龄成谜”“打断导师说话”等“黑料”,让她连上几次热搜,在大众层面也拥有了姓名。

这些黑料后来都得到了澄清,吕小佳心疼自己麾下的孩子受到网络暴力,但职业经验让她能够理性看待这件事:“有人骂她,就有人替她说话;有争议才有认知度,’黑红’也比没有存在感强。”

3、女团公司对选手的长远规划:

割韭菜,还是种一棵大树?

有着影视公司和唱片公司双重工作履历的吕小佳,感慨于选秀节目“造星”的高效率。

过去,一个歌手要成名,需要经历发EP、出专辑、做企宣、电台打歌的全套流程;一个演员要成名,则要经历漫长的跑龙套、被业界认识、再被观众认识的过程,“爆红”更是接近玄学:“多少年才能有一部《流星花园》?即使终究有一天你遇到了《流星花园》,还得这个角色贴合你,集齐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红。”

而如今,一档节目、几个热搜,几个月内就能完成这个流量Kpi。

因此,吕小佳非常理解,为什么这几年市场里涌入了这么多的练习生公司:“这是一个捷径:到处签人,签完后训练几个月,送到综艺里面去收割流量,然后趁着热度快速出歌、上杂志、接代言、跑商演,实现商业转化。热度很快过去?没关系,再签下一茬。”

但无论是跨界试水的嘉行、萌样,还是原本就专注打造偶像的丝芭,都不愿意走这条“割韭菜”的路。

李妍强调,嘉行要打造的是“有持续生命力的艺人,像一棵大树”,“无论是唱跳,还是演戏,还是其他的可能性比如做主持人,都希望他们有拿得出手的实力和作品,否则他们留不住粉丝。”——这似乎揭示了流量时代造星模式的核心:过去是通过作品积攒人气,如今则恰恰相反,先成名,再成长。

李妍不希望把“加速”变成“拔苗助长”,即便是在《创造营2019》《青春有你2》中收获了众多粉丝的选手,她也一直“按着”不让他们过多曝光:不上综艺消耗人气;不在社交平台过度“营业”;即使上自家剧,也不会乱“抬咖”,而是有多大能力演多大角色。

更多的时间里,这些已经小有名气的演艺圈新星,跟他们还未出茅庐的师弟师妹们一起,继续上声乐课、舞蹈课、表演课、做身材管理。李妍透露,嘉行还在北京租了一个快2000平米的教学楼,“投入巨大”,就是为了给年轻艺人们提供更好的培训。

“当爱豆变现快,但生命周期也短;而演员的职业化和价值提升是一辈子的事情,这很公平,我们知道我们擅长什么和要做什么。”吕小佳说。

从演员成长的角度出发,她甚至觉得,万一真闯进决赛成团了,未必是件好事:“因为成团的宗旨是集体,所有的事情得服务于集体,但作为演员来说,如果把自己的特质抹掉了,就做不了一个好演员了。”

4、偶像发展的破局:向影视圈“反向拓展”

在偶像产业深耕了8年的丝芭,也在延长偶像演艺生命的道路上探索。

“光靠一档节目是不足以达到成功的。”陶莺表示,“无论成不成团,在节目中表现良好的成员,都会从公司获得二次和三次打造的待遇。”

她坦承,与日韩相比,中国的音乐演出市场并不足以支撑偶像艺人的生存,相反,视频和电商KOL产业的发展日益蓬勃。因此,在影视、音乐公司纷纷通过偶像综艺“借流量”的同时,丝芭却反其道而行,从2015年起就成立了影视、IP开发等项目组,在剧场之外为团员们拓展新的领域,“破壁”成为大众偶像。

对于选秀平台为自己引来的竞争对手,陶莺也并不畏惧。她觉得,盘子大了、观众多了,无论如何是件好事:“国内的偶像市场还远远没有饱和,我们大家要一起去做增量,而不是局限在去争夺眼前的存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