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团选秀扎堆而来的2021 ,《青春有你3》和《创造营2021》终于展开了激烈的正面Battle,都说综N代“再而衰,三而竭”,101系选秀来到第四年,已经疲惫的秀粉还想看什么?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内,找到最优解?成为了摆在平台面前最大的问题,当它们不约而同的选择吹响国际化“号角”,大批量的吸纳海外练习生,究竟能不能搅动整个偶像市场,成为产业被再度激活的关键节点?
“外援”不再小打小闹,实力惊艳话题多
自2018“偶像元年”以来,国产101系选秀可以说为不少海外练习生提供了梦寐以求的“成名”平台。
虽然内娱在偶像工业上起步较晚,和韩国的成熟度无法相比,但韩国娱乐圈竞争激烈,远不及中国市场“盘子大”,各种机会多,对海外练习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来自与我国毗邻的泰国和马来西亚的选手,这两个国家不仅深受kpop潮流的影响,且都有着数量不小的华人文化圈层,使得这两个国家的练习生可以非常容易的融入内娱的环境。
和国内练习生一样,他们中有人在综艺里转了一圈仍旧起色不大,例如马来西亚的黄欣苑(《青春有你2》)和朱主爱(《创造营2020》)等等。也有人暴风吸粉,成功成团出道,马来西亚的尤长靖在《偶像练习生》中由于出众的Vocal实力被大众熟知,团体解散后仍旧热度不减,作为歌手在内娱站稳了脚跟,微博粉丝数达到1345万。来自泰国的Sunnee杨芸晴、李紫婷、郑乃馨则在“创系列”综艺中充分展现出了自己的舞台魅力,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粉丝群体,目前微博粉丝数分别达到2106万、624万、302万。
不过相比今年的选秀,以上这些只能算是“小打小闹”了,从爱优腾的排兵布阵来看,国际化元素俨然已经成为了偶像养成综艺的最新关键词,不论从选手数量还是国籍的丰富性上都大幅度的拓宽了“车道”。
其中爱奇艺相对比较“保守”,《青春有你3》只有来自日本的桥本裕太和来自马来西亚的刘隽两名外籍选手。腾讯的步子则要迈的大一些,《创造营2021》一口气吸纳了来自日本、俄罗斯、美国、泰国的23名外籍练习生,几乎快占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而在不久前播出的初舞台,和马、羽生田挙武、赞多等选手已经凭借着令人惊艳的实力圈了不少粉。
优酷预计在今年开播的《亚洲超星团》更是从名字上就透露出了国际化的野心,据悉该综艺将集结来自日本、泰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大概80~90位选手,数量远远超过《创造营2021》,到时会碰撞出怎样剧烈的火花,值得拭目以待。
“自家孩子自家疼”背后,爱优腾的“出海”野心
短短几年间,内娱偶像产业从无到有,拔地而起,各大平台激烈的角逐逐渐白热化,如何在节目设置上创新迭代,维护固有受众粘性的同时突破圈层,成为了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此时优质海外练习生的引入无疑为已经开始疲惫的选秀综艺带来了一针“强心剂”,红利显而易见。
首先,101系偶像选秀的底层逻辑都是类似的,能否成功大部分依靠的是选手的个人魅力,但经过了四年的淘洗,内娱练习生的培养速度已经远远跟不上节目推出的速度了,演员、网红、rapper、学霸都纷纷挤进这一赛道,多元化标签背后的真相是唱跳水平扎实的寥寥无几。《创造营2021》和《青春有你3》开播之后,广大秀粉纷纷感慨“这届实力不行,颜值也不行”,“现役爱豆松了一口气,你们安全了”。
在国内偶像经纪公司供血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把视角放向全亚洲或者全世界,肉眼可见的能够迅速缓解“缺人”的问题。在《创造营2021》中,Intersection组合的米卡和和马唱歌音准到位,表现力十足,赞多和力丸作为世界级别的舞蹈大师,动作行云流水,震惊了所有观众,对中国练习生做到了“降维打击”。显而易见,这些“外援”们已经成为了节目话题与流量的重要来源,未来成团的可能性也不小。
其次,近年来,随着用户购买力基本挖掘完毕,会员增长数放缓,视频平台进入了持续亏损的瓶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爱优腾不约而同的开始布局“走出去”战略,不仅在YouTube注册自己的频道,上传自制内容,腾讯和爱奇艺更是于2019年分别推出以服务东南亚用户为主的海外版。
而想要从这个亟待开发的市场中分一杯羹,除了优质的国产剧内容,没有任何门槛的选秀综艺也是一大突破点。同时,就像在韩国务工的中国idol会格外被中国粉丝喜爱一样,想要获得东南亚用户的注意力,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引进来自东南亚的选手,再反输回本国。以《创造营2020》的郑乃馨为例,为了助力她高位出道,“泰妃”(泰国粉丝)的筹款额度几乎能和中国粉丝相抗衡,也证明了像她这样的高人气海外选手有着杰出的海外引流作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从“中国偶像”到“中国制造偶像”,从东南亚练习生到更多国家练习生的加入,意味着国产101系选秀已经逐渐摆脱了韩版“Produce系列”的影子,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主体性,开始演变为一种符号,由近及远的对世界市场进行China-Pop文化输出,从这个角度来看,意义不可谓不深远。
是“跨国造血”?还是“引流工具人”?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一直都有着“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传统,这让我们的饭圈与韩国相比对外籍偶像更加的热情。但即便如此,他们想要真正的融入中国市场,还是有非常多的问题和阻力。
第一,除了一些华裔出身的马来西亚和泰国练习生,大部分外籍练习生都有难以跨越的语言障碍,极大的削弱了个性化表达与人格魅力的展现,如此一来无法形成情感互动,就很难让秀粉尽全力为他们投票。
并且,成团选秀出道即巅峰,内娱没舞台,只能片场见,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在沟通上成本太高的外籍偶像想要向演员转型无疑更加的困难,发展道路要比国内偶像窄很多。
第二,不同体系下成长的训练生,风格天差地别,例如《创造营2021》中的羽生田挙武,出身于日本知名事务所杰尼斯的他,表演风格和我们通常认知中的kpop偶像完全不同,如何把这些不同“派别”的选手融合成一个和谐的团体,仍旧是一件未知的、“摸着石头过河”的事,不排除节目组只是拿他们充当引流工具人,能走到出道位的十分有限。
第三,外籍练习生增多,就难免会涉及到敏感的政治立场问题,去年11月就曾有新闻报道称《创造营2021》中的日本选手涉嫌有辱华举动,虽然根据节目开播后完整的学员名单来看,此人并不在其列,但也为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平台在面试选手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多方面审核,选手也要注意谨言慎行,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招致大规模的抵制。
总而言之,外籍练习生的加入究竟会成为101系选秀的“源头活水”,还是沦为一种赚取流量的噱头,需要时间来验证,但至少,也是时候该给被内娱市场“养废了”的中国练习生们一些危机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