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剧式”综艺,是创新还是偷懒?

“剧”和“综艺”是长视频领域的“近亲”,两者之间偶尔联动,相互争夺观众注意力,算是亦敌亦友的两个娱乐内容品类。

“剧”和“综艺”是长视频领域的“近亲”,两者之间偶尔联动,相互争夺观众注意力,算是亦敌亦友的两个娱乐内容品类。

而今年的综艺出于囊括更多受众的考虑,出现了一个“新物种”——剧式综艺。最近的两个典型就是爱奇艺和笑果文化联合推出的综艺情境秀《姐妹俱乐部》和芒果TV打造的“情景剧+演播厅”模式的剧式综艺《扑通扑通的心》。

这两部综艺看完只有一个感觉:姐妹们来到了“俱尬部”,心也扑通不起来了。

剧式表达进入综艺

“剧式综艺”是怎么来的呢?其实不是综艺单方面向剧集市场进攻,多年前,剧也试图向综艺方向靠拢过。

众所周知,如今绝大多数综艺节目都涵盖了真人秀的部分,因此我们常常把综艺节目与真人秀划等号。

2015年,湖南卫视播了一部“真人剧”叫《三里屯的朋友圈》,打着“全素人出演,真生活入镜”的标签,反复强调“无剧本”。人物关系是真的,故事情节是真的,每个剧中角色都是演员在生活中的样子。

“真假”往往是一种体验感,好比武侠小说里的很多武功设定是不符合科学常识的,但并不妨碍观众愿意相信那些侠客真实存在过。从这个角度看,《三里屯的朋友圈》无疑是失败的,剧中狗血的多角恋、偶像剧式的做作台词、无生活只恋爱的故事情节,都让观众认定这不过是一部素人出演的剧。

“真人剧”的探索暂时搁浅,近几年综艺又开始融合剧的元素,流变出了“剧式综艺”。

例如今年优酷播出的生活蒙太奇剧式化综艺《同一屋檐下》,导演表示这档综艺采用了影视剧制作的场景化拍摄模式。这档综艺和《三里屯的朋友圈》没有本质区别,同样号称“无剧本”“纪实向”,也随之出现了同样的上述问题,观众并不买账。

既然“无剧本”的剧式综艺得不到观众青睐,那直接把剧本明晃晃地拿出来拍的综艺,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吗?

腾讯视频今年第一季度播出的《平行时空遇见你》更像是“综中剧”。区别于《三里屯的朋友圈》和《同一屋檐下》的“单线叙事”,《平行时空遇见你》是真人秀与偶像剧双线结合,嘉宾自主创作偶像剧剧本,并在平行时空进行演绎。

综艺部分(嘉宾创作剧本的过程)为真,表演部分(演员演绎的故事情境)为虚,结构清晰,由此省去了观众分辨真假的心理过程,方便其安心观赏真人秀,也能品味甜甜的恋爱故事。

但这也出现了一个问题,整个综艺在虚实之间跳进跳出,观众在信与不信、入戏与出戏之间反复衡量,想嗑一口糖太难了。综艺和剧作成为了彼此的干扰项,两种文艺形式的优势并没有实现加成的效果。

比如杨超越和侯明昊在其中作为一组“情侣”搭档,在创作剧本的阶段,需要体验情侣互动的情境,但两人合作搭档的身份,让观众无法从中获取真实的情感转变。而在表演阶段,由于演员本身的人设在综艺部分已经得到放大,观众又无法投入到剧本中的角色情境。几个阶段有着难以调和的割裂感。

综艺开启情景剧模式

“真人秀+偶像剧”的模式算不得成功,综艺制作者又瞄准了情景剧,也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姐妹俱乐部》和《扑通扑通的心》这两档综艺。

综艺有两大任务,其一是提供娱乐内容,其二是呈现热点话题,这就与情景剧在某些元素上有了相通之处。

情景剧是来自美国的一种轻喜剧,首先它是喜剧,其次它需要创造一个情景。一般情况下,情景剧的每一集都是一个封闭独立的剧作结构,也就是说它可以无限延展下去,并且可以非常方便地融入大众关心的生活话题。

是不是听起来与综艺的基本任务较为相似?甚至有观点称,情境喜剧在多年前的成功与综艺尚未形成遍地开花的局面有关。

于是,《姐妹俱乐部》和《扑通扑通的心》尝试将情景剧作为预设话题的容器。从表面上看,这个结构是较为灵活的。

综艺具有即时性。一部综艺往回倒几年,不论是创作模式还是话题都很容易过时。因此,综艺节目的内容或话题是否能够引发观众讨论的热情,是否能够反映社会大众的思想诉求,是其成功的关键。

例如《中国有嘻哈》的爆火有小众精神文化崛起,个性化消费市场日趋成熟的缘由;《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诞生于互联网时代新的偶像经济浮出水面之时;《乘风破浪的姐姐》则在大众对女性力量的呼唤高涨之时,推出了“姐学”。站在社会变革的风口,紧扣热点话题,是很多综艺在制作之初努力追求的方向。

不过,综艺的真人秀部分引发话题的能力,具有偶然性,这与选择的嘉宾有密切关系。节目制作人预设的话题与综艺内容实际引发的话题,也有存在偏差的可能性。因此,《姐妹俱乐部》和《扑通扑通的心》干脆将话题直接塞进情景剧当中,真人秀的部分则是对话题的剖析与讨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