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麻花总经理朋友圈刷屏,剧场开业即赔本

开心麻花作为国内目前最大的话剧演出团体,情况也更为复杂。

时隔四个月,终于有望再次进入剧场。

5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就文化经营场所开放管理工作召开了紧急电话会议,会议强调,在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前提下,文化经营场所可进行有序复工。各地文旅部门要充分履行监管职责,督促文旅经营单位认真落实“限流、预约、错峰”要求。其中,营业性演出场所最高上座率不能超过30%,观众须间隔就坐,演职人员要保持一定距离。

会议还强调,营业性演出场所、互联网上网场所和娱乐场要严格落实实名制购票,错时、错峰分流人员,从严审核、控制开放,观众入场进行测温和实名登记。

对于嗷嗷待哺的整个影视演出行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非常良性的信号,如果再不开工,剧场演出行业还能剩下多少公司都是未知数。但随着开心麻花总经理刘洪涛的一条朋友圈截图风传,也表现出行业关于复工的疑虑和问题。

正如截图显示,如果按照文旅部最高上座率不超过30%,现场演出方可以说是演一场赔一场。这个现实问题也正是这条朋友圈被广泛传播的问题,让今天许多演出行业人士忧心忡忡。

犀牛君联系到了几位行业人士进行咨询,据他们表示,目前是否重新开始演出还是个未知数,“演出赔死”是句大实话。不过他们也坦言,刘洪涛所说的“90%上座率能保证10%的毛利率”,这个显得有些绕的算法或许是开心麻花的特殊情况,一般的演出倒也没有那么惨。

话剧的成本核算其实是讲规模效应的,生产数量越大,分摊成本越低。首轮演出一般是成本最高的,从前期开发到服化道的制作费,均摊到每张票利润有限;但是到了第四第五轮演出,利润空间会越来越大,毕竟话剧演员的费用并不算高。

虽然每次演出灯光舞美等支出不同,很难划定一条上座率的成本线,但可以肯定的是,30%的票房确实不够付场租。对于单场演出来说,演出方需要租付的不是单日的费用,前期占场往往还需要两到三天,提前进景、合成和彩排,如果大戏的话时间会更久,据说某些大戏的合成会需要一周。同时,剧场的价格也存在差异,某些国营剧场价格会更高。

这条朋友圈引来的赞同和关注,正反映出行业对这一困境的清晰认识。

曾经被视为演出大年的2020

时间倒拨回五个月,彼时的2020年被视为演出市场的大年。

作为2020年代的开端,今年本来会有多位天王天后级歌手重启巡回演唱会,包括陈奕迅、蔡依林、刘德华等;加拿大摇滚天后艾薇儿原定4月举行上海演唱会,日本国民组合岚(ARASHI)四月有鸟巢演唱会,美国当红00后女歌手比莉·艾利什(碧梨)也决定开启中国巡演。

话剧《如梦之梦》、《暗恋桃花源》包括孟京辉版《茶馆》等,音乐剧《摇滚红与黑》《悲惨世界》《猫》等,也都有巡演计划。

但一场疫情让这些计划都成为泡影。

根据2月底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不完全统计,今年1-3月全国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2万场,占一季度总场次的80%以上,造成直接票房损失约24亿,估算其他损失近百亿。

仅刘德华在武汉的三场演唱会,就让7000万票房化为乌有;郭麒麟、阎鹤祥主演的话剧《牛天赐》原本四月在北京保利剧院还有12场,也都被取消。还有在2018年成团的火箭少女,原定今年6月宣告解散,为此还准备了4月开始的巡演,但现在据说会推迟解散时间。而海外明星艾薇儿、碧梨等演唱会都是全球计划,很可能要以年为单位进行推迟。

从防疫的角度来说,演出行业具有人群高密度聚集的特点,一些室内演出还有一定的封闭性,而场地普遍较大的环境,让新风和空调系统的效果会打折扣。演唱会就更不必说,动辄几万人摩肩接踵,想想都触目惊心。

防疫势在必行,但行业生存确实是个大问题。演艺公司主要靠组织演出的短期业务,员工工资也依赖项目奖金,没有演出就全面停摆,但从资金压力角度说相对还好,成本开销不会太大。但比较要命的是有资产需要运营的业务,如器材租赁公司,基本是以贷款购买器材、用租赁收入还贷的模式,资金断链的风险不言而喻。

场地运营方会特殊一些,大部分都会有政府补贴纾解困难,但按照补贴要求,每年演出需要达到一定的量,这个指标今年恐怕很难达成。当然,各地政府相关部门也会对这一情况有相应的政策放宽。

各家公司在疫情期间也尝试了各种自救措施,比如举办各种云演出或者云演唱会。动作最快的是B站的“卧室POGO音乐节”,在一月底已经启动;2月则有摩登天空和西瓜视频、抖音合作的“宅草莓”,包括随后尝试线上演出的“喜剧场”以及“DOUlive”等节目,包括嘻哈包袱铺、开心麻花等都尝试了线上模式,但多少存在线下效果移植的问题。

开心麻花作为国内目前最大的话剧演出团体,情况也更为复杂。一方面,作为演艺制作和出品方,长期停摆必然导致公司业务收入骤减;另一方面,截至今年开心麻花在全国已经开了15家开心麻花剧场,各家场馆运营迫切需要重新开启演出。因此一旦演出市场重启,开心麻花有需求尽快恢复演出,但30%的最高上座率,注定这些演出会是赔本赚吆喝。

但无论如何,重新开启演出市场、盘活各个环节,会是演出市场许多公司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市场干涸了四个月,每一滴“活水”都是珍贵的。

当下咬牙坚持,还需“相信未来”

事实上,最应该对行业依然保有信心的,还是从业者们。近年来,整个演艺市场进入了一个良性增长的大环境。根据灯塔研究院三月底发布的《2019演出行业洞察报告》,2019年中国演出票房迈入200亿大关,同比增长7.29%。

其中,剧场演出的收入为84.03亿元,同比增长5.55%;演唱会收入42.59亿元,同比增长6.88%。在整体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数据表现体现着演出行业依然处于成长期。

这种整体向好的状态,可以从几个主要的演艺公司表现做一观察。根据《报告》,开心麻花系列喜剧的票房依然高居话剧市场第一。在2019年4月退出新三板前,开心麻花历年的财务数据都有公开,可以看到其2016、2017、2018三年舞台剧及衍生收入分别高达2.63亿、3.2亿、3.77亿;虽然三年的毛利率分别是52.83%、47.62%、46.48%,略呈递减趋势,但这或许正是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体现。

德云社和刘老根大舞台是喜剧类表演的扛把子。其中德云社目前在全国有9个直营剧场,据郭德纲封箱时在相声里透露,全年各类专场演出共有113个,行业测算其年营收大约为2.2亿元以上,公司估值20亿元以上;刘老根大舞台在全国有8家剧场,此前公开2018年营收为2.5亿元,不过这还包括本山传媒影视制作的收入。

一方面,是演艺市场的盘子越做越大;另一方面,随着《这就是街舞》、《声入人心》、《吐槽大会》、《乐队的夏天》等垂直类综艺走红,带动着街舞、音乐剧、脱口秀、音乐节等相对小众的演出市场形态不断下沉。

灯塔的《报告》也呈现出更多细分市场的变化, 95后的购票能力从此前的2%提升到了5%, “跨城观演”也成为新的消费常态,沿海地区的演出消费持续升温,整体上市场外延还在不断打开。

可以说,2019年留给演出市场的,依然是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虽然目前30%的最高上座率要求令人郁闷,但如果能挺过去,行业红利依然可期。而且7月之后的暑期档,也正是演出行业传统的高峰期。

在此期间,或许还需要更多的行业内部调整来共济时艰。正如刘洪涛所言,如果按照过去的合作方式,30%的上座率必然不够场租。行业人士透露,在这种情况下,剧场在政府补贴下生存压力相对较小,或许可以选择相对放宽的合作方式,比如剧场出场地和部分人工,有演出方提供内容和技术支持,然后按照比例进行分成。

此外,演出方在当下也可以不必上演新戏,用此前反响热烈的剧目进行重映,不但能减少服化道等硬性成本,也能进一步打开市场期待。虽然短期内收入有限,但有助于盘活整个行业,让器材、人工等底层结构有一定的资金回流。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已经得到复工信号的电影行业。据目前消息,今年6月有可能会迎来影院复工,如何打开市场,消除观众顾虑,以优质内容吸引消费,也是电影行业即将面临的问题。演出市场的动态,或许也可以给电影行业打开一些思路。

困难依然存在,但春天已经在望。黎明前的这段时间,也正是行业需要咬紧牙关坚持一下的时候。在这个阶段,我们最主要的力量,来自相信未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