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再提“饭圈文化”整顿!“227”一周年后,饭圈乱象该如何治理?

饭圈文化再次成为两会议题,饭圈乱象该如何整治?

去年两会期间提出“整治饭圈文化的不良风气”的全国人大代表宋文新今年再谈“饭圈文化”,提出要引导未成年人“偶像观”的养成,希望能为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将“饭圈”这个在近两年来反复提及的概念再一次上升到议案的层面上引发讨论。

在粉丝经济上行和饭圈势力壮大的客观环境下,难以回避种种乱象为网络环境和社会风气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这股庞大的社会舆论力量已经变得复杂而牵连甚广,想要整顿饭圈文化,看到拨开云雾见天明的希望,或许需要从国家和社会层面进行干预。

“227大团结”走向频繁整治

去年此时,由于肖战粉丝引起的“227事件”正在高潮,针对饭圈的征讨集中爆发,而事件爆发之后出现的类似粉丝批斗官媒党媒、教师带领学生为明星应援等行为更是为这场闹剧填上了迷惑色彩,偶像失声、圈层对立,轰轰烈烈的大团结行动一直持续到一年后的今天,直到肖战本人在“227事件”一周年之时发布长文作出声明之后,不买账的网友依然很多。

追星并不是近几年才有的产物,却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过程中悄然膨胀,成长为自成体系又山头林立的群体组织,受到意见领袖的集体引导,形成群体狂欢。饭圈文化正在占领舆论空间高地,尤其在青年一代乃至于未成年人的成长中,更是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跳出肖战个人以及“227事件”,围绕饭圈不良风气的诟病由来已久,饭圈被认为是非理性的代名词,拉踩、控评、洗地、挂黑、举报、氪金等等,不断创造的饭圈规则也在不断地侵扰着公共网络空间的和谐。

针对以饭圈为主的治理和矫正规范,在过去一年时间里有集中爆发的趋势。

2020年7月1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站发布《关于开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的通知》,重点整治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饭圈互撕等价值导向不良的信息和行为。“通知”主要内容包括:打击诱导未成年人应援打榜、刷量控评、大额消费等行为;整治煽动挑拨青少年粉丝群体对立、互撕谩骂、人肉搜索等行为;清查处置职业黑粉、恶意营销等违法违规账号;清理宣扬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不良价值观的信息。

7月18日,作为当下饭圈文化主要聚集的社交平台之一的微博响应通知,宣布将在“重点整治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饭圈互撕等价值导向不良的信息和行为”的方面进行重点治理,从平台角度对刷榜单、蹭热搜的行为进行处置和公示,梳理并公示防止刷量控评的规则和措施,处置公示“饭圈”职业黑粉、恶意营销等违法违规账号;同时继续与主要明星经纪公司展开谈话,明确经纪公司的相关责任,加强合作共同治理。另一方面,为了维护社区氛围,微博还对“宣扬仇恨”的行为进行清晰界定,并纳入社区规则当中展开常态治理。

8月19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启动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通知要求,加大对“饭圈”“黑界”“祖安文化”等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网络社交行为和现象的治理力度,集中整治网络不良行为、低俗有害信息,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督监管,以及对中小学生的宣传教育引导。

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也在今年针对网络造谣提出建议,认为“部分网民和营销号‘开篇一张图,内容全靠编’这种不负责任的方式吸引眼球,传播内容”,应该通过法律进行规范,倡导大家自觉遵守网络规范,塑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利益驱动下的饭圈建构

持续扩大化的社会影响

如今饭圈环境发展到媒体评论的“乌烟瘴气”地步,是各个层面共同作用形成的。

我国的偶像市场规模已然达到千亿级别,娱乐产业在饭圈文化的壮大中也赚得盆满钵满,没有哪家品牌能够忽视饭圈消费带来的巨大利益庞大的流量以及流量与经济收益直接相关的利益转化道路的通畅,让不少人从饭圈中找到了“财富密码”。

饭圈粉丝庞大的数量以及强大的购买力让粉丝经济展现出蓬勃的上升空间,解锁福利、刷销量、晒订单等具有数据意义的饭圈仪式往往能够让商家迅速收割销量和关注,吸引了各行各业资本的关注和涌入。

由于饭圈需要具有一定的运行规则和执行力,粉丝集团的组建势必带来权力地位的划分,粉丝集资行为、艺人联络等涉及具体利益的环节,更是在粉丝群体架构里埋下了诸多有利可图的潜规则。

另一方面,流量本身带来的经济效益造成了大量营销号的出现,非实名制带来庞大的“水军”,或制造虚假数据,或穿梭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散布种种言论,挑起对立、煽动情绪,而从中获利。

事实上,虽然明星群体是饭圈拥趸的受益者,但在这样矫枉过正的环境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明星在社交网络环境中公共话语权被剥夺的事实。

肖战为“227事件”一周年发道歉长文的前后几天时间内,李诞、宋轶、福原爱都加入了道歉明星的行列,而明星占据公屏发布道歉的原因也各有不同,甚至已经超过一些涉及社会公序良俗乃至法律法规的行为例如出轨、酒驾等,而向着更加琐碎的方向发展,粉丝行为、宣传文案、个人感情生活等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明星的“黑点”,倒逼明星出面发声道歉。

这样的现象一方面证明明星的正面引导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着,明星群体也愈加受到粉丝和舆论的裹挟,回应、声明、否认、道歉等等关键词,几乎每天都在微博热搜上因不同缘由出现。而同时,私生、代拍等过激的粉丝行为,也在影响着他们的正常生活。

粉丝被赋予了“造星捧星”的权力,自然也就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党同伐异的行为立场更具有破坏性,集体排斥带来的“取消文化”席卷下,面对网友们声势浩大的群体讨伐,没有哪个明星能够轻易承担其后果。

发展到如今,“饭圈化”开始有了突破追星群体,向二次元、电竞、相声、美妆、萌宠等各个兴趣圈层,甚至基金、历史这样看起来与饭圈相去甚远的领域,都被加入了“饭圈元素”,控评、打投等行为逐渐蔓延。

引导+教育

饭圈治理任重道远

从现实经验来说,依靠饭圈中人的自我归束带来的可能不是风清气正的网络风气,反而是越来越“卷”的饭圈话语权争夺战。

由于低龄群体占比高,而且网络匿名群体的聚集容易让不理性的声音被放大。从客观上来看,整顿饭圈文化主要还是要依靠外力,从社会引导、平台规范、素质教育等各个层面进行规制。

治理乱象,关键在于引导,“堵不如疏”的道理放在饭圈治理上也同样适用,如今已然形成牵连众多的庞然大物的粉丝圈层,想要将其强行按下自然是不可能的,这股庞大的流量洪流需要得到很好的控制,才能让它发挥作用,而不至于酿成灾祸。

更何况,在负面影响之外,饭圈群体也有理性的一面,类似“帝吧出征”、“814大团结”等事件以及一直以来都持续推进的偶像公益行为,都能让我们看到饭圈存在的社会向好性。

在这方面,作为“正主”的明星本人有不可推脱的责任,需要及时对粉丝行为进行纠正,同时树立正确且独立的行事逻辑,而不是一味地媚粉、宠粉。

正如人大代表宋文新说的那样,良好的偶像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理性的崇拜偶像,可以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如果不理智追星,会起到负作用。“因此,偶像引领作用对于青少年不仅仅起着行为上的引导,更重要看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上是示范作用。”

今年开年,针对“劣迹艺人”的行业新规颁布,对违反从业规范的艺人进行明确的处罚规定,从治理娱乐产业乱象的角度来讲,行业新规的出现也是对加强偶像引领作用的有一种强调。

另一方面,社会宣传层面也要加以引导,让追星从“附魅”走向“祛魅”,将“明星”从神坛上拉下来,剥掉他们光鲜亮丽、名利双收的外皮,从文艺工作和社会价值的层面进行宣传引导。

从教育层面来说,要对粉丝的盲目心态进行矫正,使其明白饭圈的本质,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宋文新希望,不管是传统媒体中对偶像的宣传还是自媒体中偶像的宣传,一定要肩负起传统媒介文化育人的社会重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主流媒体声音以及自媒体的正能量声音反馈给未成年学生,让他们学着负起社会责任。

我国的饭圈环境与欧美、日韩相比有自身的独特特点,饭圈治理也无法找到可以效仿的途径。而如今乱象层出的环境中,需要大刀阔斧的改变,从管理、市场、用户等层面形成公开且科学的评价体系,最终达成话语权的平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