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向左,偶像向右?职业界限模糊的时代洪流

演戏没演技,造成粉丝和路人的口碑大战。做爱豆没有专门的打歌舞台,不是转型综艺咖就是跨界当演员。就算一心一意宠粉,也不能抵挡新人辈出的压力和年龄增长的焦虑。

“你继续回男团也不行了,年纪大了没粉丝看你了。”当尔冬升如是评价22岁的陈宥维,“残酷”成为这场对谈的关键词。演得不行就算了,难道回去做偶像的退路也被堵死了吗?

前几年,偶像演员风光无限。当演员可以为剧集带去流量和关注度,做偶像又有相对稳定的粉丝基数。但危机也正在风光无限中酝酿。

演戏没演技,造成粉丝和路人的口碑大战。做爱豆没有专门的打歌舞台,不是转型综艺咖就是跨界当演员。就算一心一意宠粉,也不能抵挡新人辈出的压力和年龄增长的焦虑。

没有永远年轻的偶像,但永远有偶像正年轻。韩庚在《圆桌派》里坦言:“你说我在30岁,我还是在组合里蹦蹦跳跳吗?”尔冬升更狠:“这些女粉丝三年后,或者你谈恋爱了,她们就‘哎呀你背叛我了,我找另外一个偶像’,你知道吗?”

现阶段影视市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演员类型的“结构性失衡”。老戏骨正在陆续退场,而新生代演员难以接棒。更复杂的是,新生代艺人的职业界限越来越模糊。偶像纷纷当演员,演员又逐渐偶像化。成功的破壁者少有,失败的跨界到处都是。

其实,从2017年上海电影节的冯小刚,到2020年《演员请就位》第二季的陈凯歌,导演们已经为市场廓清了症结所在:流量演员受快消式的市场规律裹挟,在高强度低品质的工作大环境里,既没有打磨演技的机会,也助长了急于求成的心态。

陈凯歌揽责:“他们演不好,第一责任人是导演。”但再往下深究,导演也并非没处“甩锅”的——甩给制片人、甩给购片方、甚至甩给观众,都不是没道理的。

且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为何偶像演员作为一个现象会在当下如此凸显出来,成为一个全民讨论的文化症候?

流量的进退失据

《演员请就位》第二季首期,UNINE成员陈宥维真切地体会了一把“流量演员的修罗场”。他和王楚然搭档的剧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片段,被李诚儒犀利地指出:“味同嚼蜡,味如鸡肋,如此乏味。”

承接上一季的“三如”,李诚儒老师依旧钟爱成语三连。尔冬升不用成语,但也字字扎心:“演得很吃力,看得很辛苦,看了等于没看。”说完王楚然漂亮但是没性格,尔冬升的火力全输出给了陈宥维。

“你要知道自己的弱点,弱点非常多的”、“你连五官的控制都还不知道技巧”、“你的哭很尴尬,好像在吃口香糖”、“需要上表演课,找的老师要直接敢跟你说你没有演戏天赋的”、“过几年会遇到很大的问题,会被淘汰的”。

整个点评过程,明显感到陈宥维“信念”的动摇。大鹏问刚才有没有投入,他答“有过”。尔冬升怀疑这个阶段说戏演员是否懵了,他答“还好,没有懵。”赵薇问陈宥维怎么看待演员这个身份,他答“不敢说给自己定义”。

“我没有排斥偶像,我只是觉得自己也没有接触多久。就像表演这个行业,我也没有接触多久。所以,我也不敢说给自己定义。偶像也好,演员也好,S也好,都是他们给我的定义。我希望我的生活是有起伏的,然后能把生活里的起伏放到角色上面,这就是我觉得一个演员该做的事情。”

陈宥维不是孤例,他只是众多偶像演员里“走失”的一个。自从2018开启偶像造梦元年,每年都有多档选秀节目推出新的偶像。忽然冒出这么多偶像,哪里能承接?“出道即巅峰,成团夜就失业”的诅咒一直在,即便是获得了宝贵的出道位,也不意味着偶像之路的顺利。

有别于日韩的造星产业,缺乏专门舞台的国内偶像,没办法通过唱跳来维持个人热度完成经纪公司的KPI。而需要俊男美女的青春类剧集,更是在近年陷入了“流量为王,演技退位”的恶性循环。制片方的热钱,与刚出炉的偶像,一拍即合地构成了“类型+流量”的商业逻辑。

青春剧、偶像剧的演技天花板本来就不高,加上偶像的晕轮效应,被粉丝彩虹屁一吹,很容易产生“我演得还行”的侥幸。为了兼顾偶像本职以及综艺通告,偶像演员轧戏的现象更是让演技的锤炼成了“空中楼阁”。有时候剧本都无暇熟读,更不用说去揣摩角色了。

导演为了赶时间的“一条过”,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本该成为“把关人”的他们,反而成了“放水师”。就像陈凯歌总结的:“这种情况下你问,为什么你不好好演戏,人家告诉你我用不着。”

被捆绑的行业生态

偶像市场的输出超载,影视行业的流量崇拜,偶像转型的迫切需求,共同促成了遍地偶像演员的乱象。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商业元素的强势入侵改变了整个文娱大环境。

演戏十几年的好演员被分进B组,初涉荧幕的新人演员坐进了S组,《演员请就位》第二季的SAB分级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市场反响的冷热最是直接残酷,它不掺杂任何演员过去的荣光与演技的印象。你可能因为一部热剧而片约不断,也可能因为沉寂数年被市场遗忘。市场规律那看不见的手,在赛制里显了形。

对于流量演员,制片人的态度莫衷一是。看好流量的一方认为:“如果这个角色适合他的话,流量就可以加分。”欧豪和黄景瑜,在主流大片中建立的青年角色,就在一定程度上为自己的演技正了名。

不看好的则指出:“任何的流量演员,他都不能直接转化成票房。”集齐龙珠未必召唤神龙,流量大片翻车的不在少数。

中立观点也有:“最要紧的是作品,你得拿作品说话。”这又难免有拉偏架的嫌疑,流量演员大多是拿不出好作品傍身的。而当他有好作品时,似乎又可以摆脱“流量”的帽子了。

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初定级,最终在舞台聚光灯下剔除水分。评级S的陈宥维难以让人满意,评级B的倪虹洁和马苏却得到几位导演盛赞。剥离掉流量带来的预期效应,仅从专业角度审视,很多偶像演员的基本功是不过关的。郭敬明说陈宥维的手抖是生演出来的,陈凯歌说施柏宇的台词听起来有点吃力。

《演员请就位》第二季先导片里,陈凯歌和郭敬明指出了流量为王的行业生态,但并不表示这种行业生态就是健康的。演员作为一种特殊职业的崇高性,正在被社会舆论和行业生态所消解。当职业门槛被无限拉低,所谓的行业操守与共识也就不复存在。

陈凯歌感慨时代变了:“我刚才讲在另外一个时代做演员,是一个多崇高的一追求。你今天说这个吧,大家不一定都认同。”尤其是偶像演员,观众很难知道他是对表演的纯粹热爱,还是大势所趋的无奈。

当“制造偶像”成为一种潮流,高颜值的年轻艺人最终落入娱乐化的彀中。成为资本的关切之物,也成为可供消费的美丽景观。于是,观众对偶像的感性消费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他们所承载的快感、欲望、游戏等在各种要素中格外凸显出来。

郭敬明一语破的:“流量是把双刃剑,正负面评价都摇摆得很剧烈。”爱之,则呼老公儿子,对于偶像的各色影视作品照单全收,不容旁人指摘;恨之,则说资本强推之耻,对于偶像的优点和努力选择视而不见。

转型之痛,如何还原职业本质?

极端的爱与极端的踩,遮蔽了对偶像演员公正客观的评价,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自己“偏听则暗”。大鹏提议陈宥维和王楚然拥抱一下,以感谢对方在表演中的付出。结果台下粉丝大喊不要,陈宥维伸出的手又尴尬地收了回来。

呵呵,硬糖君一下想到最近轰轰烈烈的《琉璃》拆CP事件,让本来对该剧很有好感的剧粉都如鲠在喉。男女主关系搞这么难看,你说,你让人家还怎么重温剧里的你侬我侬?尔冬升也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取悦粉丝,要维持好的形象,你怎么能去演好这个戏?”

偶像某种程度上就是粉丝的“提线木偶”,但演员也越来越为“营业”所苦——CP粉、剧粉和唯粉一样不可兼得。

演员和偶像都因为职业界限的模糊而迷茫。我们处在一个泛娱乐的时代,也是娱乐泛化的时代。艺人的戏里戏外都是戏,“偶像的演员化”与“演员的偶像化”成为新常态。

“取悦”与“媚合”,是偶像和演员对于强大的粉丝消费能力的屈从。偶像为了获得粉丝对于跨界逐梦的情感认同,因而转行当演员;演员为了让作品能够有额外的关注和讨论,不得不学起偶像。

产业总是围绕消费需求而动,偶像频繁出现在各种影视作品中,演员放弃高冷突然开始宠粉,遵循的也是同样的逻辑。只不过服从这种逻辑,看似获得了初期的红利,最终难免被反噬。

很多偶像把演戏当成工作,也就进入不了真的表演殿堂。作为一种安身立命的本领时,表演是形而下的;而作为一门富有魅力的综合艺术时,表演则是形而上的。好的表演是演员本能的驱动,更是对艺术的理解和释放。在行业乱象迭生的背景下,以演技为核心视角的《演员请就位》应运而生。通过演技比拼的方式,偶像演员卸掉了身上的标签和光环,有了重新回到表演初心和职业本质的可能。

《演员请就位》的竞演模式,实质上打破了传统的程式化表演,演员如果吃老本不创新不琢磨,就会因为缺乏对表演艺术的思考而落败。陈宥维在竞演中比较生硬,但陈凯歌依旧发现了“夜华不敢看素素”的设计上的巧思。这对于在青春剧集里演技固化的偶像演员来说,无疑是一次离开舒适区的尝试。

同时,嘉宾的专业点评虽然有时不近人情,但能够有效提升演员和观众对表演的理解。这些“重话”,是偶像演员们在片场难以听到的。忠言逆耳利于行,如果有越来越多的节目可以讲真话,对于行业弊病不无鞭策作用。

作为演员行业的微缩场域,《演员请就位》并不止于揭露其中的真实与残酷,而是进一步聚合从导演到制片人再到演员等多方从业者,在争鸣或交流中引发相关问题的深度思考,从而推动解决路径的有效探索。坐而论道之外,更增添切实可行的现实价值。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残酷是演员最真的座右铭。当外界不再以“流量”衡量演员,也许他们才是在这个行业真的“就位”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