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制片人谈疫情后影视圈:一线演员片酬降为以前的20%-30%

毋庸置疑,在接连经历“影视寒冬”、“疫情”之后,影视行业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洗牌。

随着横店5月份起正式复工,影视行业似乎有了回暖的迹象。

横店影视节最新数据显示,截止今年10月,横店累计接待剧组277个,目前再拍剧组54个、筹备剧组70余个,远超2019年同期。但另一个无法忽视的现象是,截止2020年10月,全国影视相关公司倒闭5328家,是2019年的1.78倍。

毋庸置疑,在接连经历“影视寒冬”、“疫情”之后,影视行业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洗牌。

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针对这个问题,搜狐娱乐联系了曾编剧或制片过《澳门人家》《在一起之生命的拐点》《怪你过分美丽》《热血同行》《三生三世枕上书》等大热剧的知名编剧、制片人梁振华,请他谈了谈他对疫情之后行业的一些观察和反思。

以下根据梁振华采访整理

影视行业回暖了?

“回暖了,但离真正的春天还远”

横店复工后,出现了“开机潮”,很多人都说影视行业回暖了。

我理解的回暖有两个含义,第一个是,疫情相对来说缓和了,被疫情物理中止的这些剧组和整个行业的生态开始复原了,横店现在据说有上百部戏在拍。第二点,整个影视寒冬当然没有过去,只是经过一段自我的调整期,或者行业的自我的淘汰、自我的整顿之后,很多中小体量的公司又有新的项目在研发,开机的整个比例比前几年在寒冬最残酷的那个阶段肯定多了,因为那个震荡期大家都看不清楚局势,都不敢贸然地去开项目。

但要说这是影视行业的一种爆发,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真正的爆发不是开机多少,而是出现多少好作品。当然,大家有活儿干,这个是前提。我们这个行业可不光是我们这些主创,还有好多制作人员、好多后勤服务人员,整个行业至少几十万人,这些人他们还得生活,如果你的寒冬让所有人都没饭吃了,他们离开这个行业,那行业还剩什么?所以有活儿干是前提,大家先把活儿干起来,然后到了残冬,春天就快来了。

不过,真正的春天,我认为是创作生产力的真正的解放,是回归创作本身,是所有的作品真的续接上了我们以前的那些好作品带来的一些传统。

平台占据了影视行业六到七成的生产力

“现在是创作的寒冬期”

事实上呢?

经历了影视寒冬、疫情之后,那些一猛子扎下来,根本不知道水深浅的人,现在基本上没了,大家非常谨慎了。一谨慎的话,那些不了解行业,动不动砸几个亿拍戏的人没有了。大家非常谨慎的前提下,什么生产方式最保险呢——平台兜底的生产方式。

现在绝大部分开机的项目都是平台主导,而且占据绝对主导,它们基本上以自制、定制的方式,把整个行业的生产力已经占据了,我觉得六到七成。剩下的三成就是那些依然拿钱做戏,做完之后再去卖给平台的公司,这种做法风险很大,因为对一个作品的评判全完掌握在平台那,这跟以前是天壤之别。

我说这个现象,不是说不满意什么,而是事实就摆在这,如果要创作,你就得面对平台,但是创作的黄金年代显然不是平台,是十年、十五年、二十年前。黄金年代就是所有的创作者都能自由地伸展自己的个性,他们手艺过硬,又有创新意识,然后大胆地创作出来一些精品杰作,那市场就很火。比方说《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甚至包括《武林外传》《奋斗》这些作品,都不是资本年代创作出来的,都是充满了个性的作品。

这些作品如果在一个相对固话的评价体制里面,在一个平台的评价标准里面,它们可能根本就没有存活的空间,所以这个时候,怎么可能谈我们乐观呢?现在肯定是创作的寒冬期,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可能依然有创意生长的空间,这个就看你碰到的合作者,你跟平台接洽的过程当中,平台是否尊重创作和创作者,这个很重要,但这是偶然事件。

这个问题创作者解决不了,创作者只是承诺用我们的手艺去创作符合我们的认知,和配得上我们手艺的一些好作品,但它是不是被市场认同,是不是被观众接受,这中间有无数的问题要解决。

事实上,把好的作品跟市场对接的人,他经常不是创作者。

我们埋怨是没有用的,第一就要拿出足够好的东西去告诉平台,你鼓励创新是有回报的,比方说《怪你过分美丽》,这就是一部平台定制剧,但我们跟平台制片人合作的过程中,他们就非常尊重我们,可遇不可求,如果遇到这样的人,这样的平台,就很幸运,但如果碰到有些平台,他们就要求你按照他的标准来,你就得做成甜宠,就得撒糖,那怎么会有《怪你过分美丽》呢,它一定胎死腹中,不可能生产出来。

中型影视公司倒闭成常态

“小型影视公司为平台打工”

平台占据了行业大部分生产力之后,很多人会说制作公司“沦为”了平台的打工者。

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平台自己出钱,自己播出,当然自己定评判标准,当然,他们没有那么多专业力量生产,就会找市场力量生产了,于是很多制作公司就会成为平台的承制方,就这样一个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不能叫“沦为”,只能说你认不认同了,你认同,干就行了,你不认同,你觉得自己能做出来一个好作品,让对方一定会买,那你就自己做,这不需要抱怨,但能选择后者的人,没有多少。

这种现象会不会打击到创作力?至少没打击到我,因为《怪你过分美丽》也是定制剧,同样可以有创新。我也是用最大的方式去努力,只是我的努力得到了平台的尊重,但我知道,很多人的努力,未必得到了尊重。

这种合作模式生产的剧,利润非常低,这些公司基本上就只能够糊口,够养一个团队吧。因为平台它知道你的成产成本是多少,从终端开始控制,演员它去签约,所有活动它来做,然后给你10%—15%的利润,你还要含税,你说你有什么利润呢?很少,但是也得做,你不做的话,那就没法在这个行业活了。

现在大部分中型影视公司已经倒闭了,为什么是中型影视公司呢?因为大体量影视公司,它有好的口碑,跟平台关系维护得不错,它还能运转。小型影视公司比较愿意接受平台定制的这种创作方式,因为它整个运营费用没有那么高,一部戏盈利个五六百万,它可以养团队了。而中型体量的公司,它既没办法瘦身,又没有最好的资源,又有运营的压力,倒闭就变成一个常态。我入行的时候,很多传统的、厉害的影视公司,我见到三四年连一部作品都没有,因为它对这个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了。

每个时代都有适应这个时代的生产方式、合作模式和审美趣味,这是无法更改的。

一线演员片酬降到之前的20%-30%

“很多人不拍戏了,搞综艺,接广告”

平台主导生产力之后,行业还有一个很大的变化——演员片酬降了,而且是大幅地下降了。

我不能讲具体是谁,只能说现在一线的价格可能是以前的20%—30%。

这些人在市场上是有价值,能够卖片的人,接下来那些非一线的演员,降得更大,是断崖式的。比方说那些当年拿1亿片酬的人,他可能现在拿3000万左右,其他原本拿3000万的人,现在可能只有原来的10%,变成了300万。

这个现象的出现,是行业主管、平台方和民意三方合理促成的。第一、片酬太吓人,平台承担不了了;第二,行业主管部门站出来限薪了,你哪能拿一两个亿呢,这是干嘛呢;第三就是,老百姓也有民愤,我们中国毕竟是个发展中国家。三个东西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行业的力量,那它也没有办法不降薪。

演员限薪对创作一定是有好处的,以前演员的片酬占据整个制作成本的比例超过了六、七成,现在倒过来了,整个演员只能占三成,那大部分钱都放在制作上,这个东西至少是良性的。

我个人认为,短时间内不会再出现“天价片酬”这种现象,因为大家形成常识之后,没有人会再给他们那么多钱,而且行业设置天花板了,我是平台,你卖片子给我,我告诉你这个演员最多多少钱,不然我不买单,那你以后还会找他吗?不可能了。当然,如果那个制片方自己垫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这是个案,个案不应该讨论。所以短时间之内,高片酬的问题可以说是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解决。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有人无法接受片酬降这么多。我不能讲具体的人名,只能说很多人已经不拍戏了,他觉得我就值那么多钱,我宁可不拍我也不会接受这样。

一线有好多人拿过1亿以上片酬的,你让他拿1000万,他不拍戏了,他去搞活动,搞综艺,接广告,他认为他只要挣到钱就行,这样的演员,他如果把挣钱作为最重要的东西,你能跟他说什么?他也没错,只是道不同而已。

结语:

影视寒冬和疫情带给行业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我觉得是让我们学会了沉思,学会了反省吧。这两者都是基于对行业的感同身受的观察。就是我们经过这么多年资本、互联网,轮番的冲击之后,我们的根本动摇了,这个根本就是这个行业最大的生产力,永远只有作品和创作,偏离了这个航向,很可能它就谬以千里了。

我自己也在反省,就是始终应该立足创作的第一生产力,我相信很多人会跟我一样反省,希望这种意识成为行业的一个拐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