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名网络电影编剧一览,看网络电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事实上,现实中的网络电影编剧从业者远多于此,但受困于声量和作品的式微,他们也远未被看见——网络电影行业向好,需要每一环的齐心发力。

在网络电影获得指数级增长和发展的2020年,于编剧端,如果给出一个稍显极致的形容,说“网络电影‘无’编剧”也不为过。

随着网络电影单片数据走高,票房营收稳定,在百科里,在宣发物料传上,导演、演员都是宣传重点,但编剧署名常常“讳莫如深”。这些“消失”的网络电影编剧,极少被片方在招商、对外发布等大型公关活动中主动提及。

一边是“编剧才是创作核心”的丰满理想,一边是骨感现实,网络电影编剧们去哪儿了?本文整理了一份50名网络电影编剧作品一览表,或许观众从中也能些许窥见发展7年的网络电影,其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态势。

事实上,现实中的网络电影编剧从业者远多于此,但受困于声量和作品的式微,他们也远未被看见——网络电影行业向好,需要每一环的齐心发力。

昨天:编剧门槛较低,鱼贯而入

2014年,风起云涌的互联网技术革命提供了内容革新的可能,以纯娱乐为导向的网络电影诞生的同时,也催生了“网大编剧”这个群体的快速兴起。

一时间,编剧专业毕业投师无门的,写网文小说的,段子手,编导专业,甚至编剧业余爱好者等科班非科班的写手,只要涉足网络电影领域,都有作为编剧的一席之地。

乘着市场极速蓬勃的东风,2015年前后,一部网络电影往往源于一个概念和热词。先有概念,然后几天或一星期迅速丰富成一个本子,唯一要求是快!快!快!所以,手快、有网感、懂热点和流行文化的写手们迅速入行,开启了他们的编剧之路。

从网络电影重美术、画面而轻剧本的行业初始往前发展,由此也生成了几拨不同形态的编剧:

个人制:一些有不少网络电影作品的编剧们没签公司,也没有经纪人,自己处理外联商务,同时负责写剧本。这种相对“小打小闹”的方式让他们出圈难,观众认可度低,编剧们个人的社会影响力和业内口碑也难以触达到更高层次。

微小型编剧工作室:由个人制延伸到小型团队的工作室制,由于团队作用和影响力变大,工作室接到更多项目,每个成员有分工,也形成了整套编剧工作流程——接到项目,了解清楚制片方意向,开始出大纲、人物小传、分场景大纲,直到剧本完成。榜单中如编剧方岚就属于此类工作室形态。

彼时,网大编剧们更胜在创意“新”、“奇”、“特”。如方岚所言,作为编剧就是要能听懂“客户”说的话,把制片方想到的往深发展到他们没想到的地方,最终给到一个更加分的内容呈现。而事实上,很多编剧工作跟中介没区别——沟通制片人和导演,写出他们想要的“户型”,一些内容和走向常常自己做不了主。

无论个人制还是微小型编剧工作室,常常发生的情况是,依托于网络电影打开市场的编剧们在有了几部作品(成功更好)后,往往选择挑战更大的战场——网剧或院线。他们也许志不在此,而要奋力追逐一个上升通道。

自编自导:受各种综合因素加成,相当多一部分制作团队在某些项目上选择自编自导。导演大多身兼编剧一职,他们对项目和市场有着自己的认知和把握,也有制片人思维,如榜上的项氏兄弟、陈翔、张涛、黄照盛、海涛、熊琛、文一行、刘博文等,都同时兼任了导演。

此时以导演/编剧为创作核心的形态也会逐渐形成公司制,并签约编剧、导演、制片人、策划、演员等各职位。如榜单中张圣帆、成思宇所属的众乐乐影视(导演林珍钊创立)、项氏兄弟电影、导演张涛的造梦师影业、导演陈翔的云南爆笑江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崔走召的信风影业等。创作团队开始合力创作,集思广益,充分吸收导演、甲方责编、金主等的意见,逐渐形成公司化、工业化的创作流程,以便更好把握品控输出。

今天:网络电影“无”编剧?

曾几何时,网络电影三要素:片名、海报、前6分钟开始成为“双刃剑”。三要素让网络电影走入更大众的市场,也让大多数网络电影编剧成为产品创作的“工具人”。

被开发团队“策划”出来,纯以市场/观众为导向的网络电影,前6分钟要紧贴片名,编剧需要秉持制片思维和导演思维,要懂得爆款网络电影的选题、策划秘诀,懂网感,知道怎么做爽点,放弃创作理论的信仰和坚持,并具备敏感的市场嗅觉,对甲方需求有敏锐把握。长此以往,网络电影编剧们大多沦为资本意志和“产品思维”的执行者,创作空间变小,话语权微乎其微。

正如一位观众所言,“网络观众需要的,简单说就是强情节爽片,故事就是事故,从小事到大事,最好一直有事。”

事实上,网络电影作为视频网站需要的流量产品,目的是引流和拉新。有时导演都是不重要的,有时IP和流量演员或许权重更大。制片人也是以此为基础码盘做项目。原创编剧在其中的话语权也非常小。

其次,电影是团队合力的结果,如果制作过程中偷工减料,削减缩水,等成片出炉时故事已与剧本相差十万八千里,此时编剧对于成片的差评也颇为无奈。

而近年随着院线电影厂牌和专业电影人才入场,推动网络电影的精品化升级,电影的“创作思维”逐渐渗透。同时,网络电影题材红利削减,好故事的力量发力,只有当更多如《奇门遁甲》《辛弃疾1162》《法医宋慈》《奇袭·地道战》《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陈翔六点半》系列,《灵魂摆渡:黄泉》《毛驴上树》《老大不小》《树上有个好地方》《双鱼陨石》等口碑与票房渐成正向循环的网络电影于市场崛起,编剧的重要地位才会愈加凸显出来。

明天:编剧姓名最终对宣发起到帮助

“网红”秦教授有名言,什么时候编剧的地位真正上来了,什么时候网大才能真正脱胎换骨步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当前,网络电影后力不足,内容缺少创新,编剧欠缺阅历积累,桥段复制拼凑现象严重。其次表现在品味和审美上有缺陷。大力精品化之后,网络电影更需要在故事完整度、思想性、艺术性、现实意义上拔高,这些都依赖于更多具备专业思维的编剧得以完成。

网络电影一味需要高成本吗?或许大投资外的另一种思路是,一些相对低成本的网络电影玩不起特效,请不了大腕,没有特别强的宣发,最终促使观众点击观看的能力就得靠故事、靠好的编剧发力,最好内容符合当下热点话题和主流情绪。

因为网络电影的主要观看载体是小屏幕,相比沉浸式的院线观影,网络电影对剧情要求其实更高,所以“高概念”在网络电影创作上除了指大明星、大导演的阵容,还需有吸引人的“故事内核”,市场导向的奇幻、动作等主流类型之外,网络电影未来走故事为核,类型取胜的路线,尝试探索惊悚、悬疑、犯罪这类强剧情的类型片也是出路之一。

市场在变化。观众审美提升和监管政策的收紧,已经允许网络电影大力在故事上精雕细琢,延续前6分钟精彩,故事到后面不泄气,期待编剧姓名最终对网络电影宣发起到帮助的那一天。

最后,“网娱观察”以一位编剧的肺腑之言做结:“所谓编剧行业没有门槛,则意味着编剧是全世界门槛最高的行业,无数人在这里竞争,这里绝对不是一个没有退路时的归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