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开年“爆款”不断,爽剧如何一路“爽”到底?

“爽剧”究竟有何魔力?未来的“爽剧”又该何去何从?

自2018年《延禧攻略》热播以来,一部部节奏明快、情节反转、人物鲜明的“爽剧“迅速席卷影视市场。近期热播的《赘婿》更是以节奏明快的神经喜剧风格赚足了观众注意力,让影视剧市场再度掀起一场爽剧风潮。所谓爽剧,实则是”爽文“的影视化,从故事模型、结构、剧情上去触发观众的”爽点“,调动观众的酣畅情绪。那么, “爽剧”究竟有何魔力?未来的“爽剧”又该何去何从?

01.“爽剧”为什么爽?

相较于“玛丽苏”式的女主角和“霸道总裁”式的男主人公,“爽剧”有意在人物设定上一反常态,塑造出爱憎分明、主动出击的女主和“去油”化的男主。如《赘婿》中样貌平平、赘婿出身,后凭借商业头脑步步实现逆袭的男主“宁毅”、《锦心似玉》中处事不惊、独立自强的女主“罗十一娘”,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打破了传统影视剧中的单一审美,更加贴近当代年轻群体对影视剧人物的审美期待。

而在剧情上,不同于动辄七八十集的连续大剧,“爽剧”一般较为简洁,在剧情上也少了些弯弯绕绕,直截了当地交代出剧情主线,更加符合碎片化传播时代的受众需求。与之相应的是主角的“一路开挂”和爱情线的“高甜”,前者是“爽”的关键所在,剧情中“见招拆招”、“手撕敌人”所带来的酣畅快慰之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观众的现实压力。

说到底,困在现实生中的人们将“爽剧”视为了一种精神投射,正如同玩游戏当中的“打怪升级”一样,一路披荆斩棘到达顶峰的愿望得以在虚拟人物的步步闯关中实现。而后者则能够满足人们一地鸡毛的生活中对于“美好”的寄托,“磕cp”甚至成为当代年轻群体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

可以说,“爽剧”是如今影视市场自我革新的一个缩影,其成功之处离不开其对加速社会麦当劳化的深入洞悉和对市场风向的准确把握之上。

02.“爽剧”改编的三大原则

既然“爽剧”的前身是“爽文”, 那就势必要涉及到对经典IP的改编和再创作。近年来,围绕IP为核心的横跨游戏、文学、音乐、影视、动漫等互动娱乐内容逐渐增多,在实现各类改编产品之间的交互促进、产出实际效益的同时,也可能因改编不当等原因而x产生一些“水土不服”的落地症状,甚至陷入和“高开低走”或“扑街”的境地。

以最近大火的“爽剧”《赘婿》为例,原著中的“宁毅”不仅在商战中所向披靡,更是身边美女如云,而影视剧改编后的却因“逛青楼”进了“相妻教子”的男德班。如果说这是在女性日益独立的时代背景下考虑到庞大女性群体的观感体验当然无可厚非,但后续的剧情发展却俨然让女主角沦为了男主逆袭的帮衬,从“搞事业”的大女主变成了“恋爱脑”的工具人,这样两边讨好的改编自然落得了个不伦不类的下场。

因此,爽剧在创作改编环节要注意三个原则。首先,网文改编需要每位影视剧制作者厘清作品自身定位,在深入理解原著作品、保留作品核心精神的同时, 根据时代特征融入适量的改编元素,将各种元素融合到一起最为相得益彰。不仅要避免出现前后矛盾和逻辑悖论的低级错误,也应当避免基于庞大粉丝基数上的肆意魔改。

其次,改编也需依靠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深入了解观众喜好标准,深切顾及到用户的观感体验。在这方面,今年1月29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指导,中国电影家协会编剧教育工作委员会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编剧研究院联合发布了《2019-2020年度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评估报告》,该报告基于用户评论大数据结果,量化研究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的关键因素,最终探索建立一套关于“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的科学评价体系,或可为之后的网文IP改编提供一定参照标准。

最后,改编应当是对原作的价值增值,无论是《庆余年》、《赘婿》类的男频IP,还是诸如《陈情令》、《锦心似玉》的女频IP,在平衡好性别审美的同时,也应当在重述故事中注入一定的社会价值,以引起观众情绪和心理上的双重共鸣。

03.“爽剧”路在何方?

如若“爽剧”只停留在浅显的“过瘾”层面,也许会随着新的影视热潮而逐渐消退,若想走的长远, “爽剧”还需深度洞察时代特征,在找准社会痛点中输出核心价值。在价值输出层面,国内“爽剧”不妨借鉴一些国外影视剧。例如改编自韩国恐怖漫画《家》的韩国影视剧《甜蜜家园》,在这部典型的恐怖类型爽剧中,除了女强男弱的爱情线和各种恐怖的视觉场面外,更注重表达当代都市社会中的一些具有价值性的主题,以末日求生故事来揭露人性的黑暗面,同时也展现了末日世界中难能可贵的一些人性光辉。

期盼依靠商业“爽剧“做到完全的社会批判也许并不现实,但纵观近些年的“爽剧”市场不难发现,单纯的“打怪升级”和依靠颜值的爱情主线也许能一时收获不少粉丝,却很难实现口碑与质量的一路齐飞,终究会在市场洗礼以及观众愈发挑剔的审美趣味中走向衰落。如若“网剧”皆能遵循向善向上价值引导,以“内容为王”的核心思想统筹制作,跳脱出娱乐快消品的局限性,定能够超越徒有躯壳、一昧迎合观众”爽点“的影视剧作。当套路式的“爽感”刺激逐渐褪去,唯有精细打磨过的优质产品才能够经受住时间与受众的双重考验。

我们也不得不反思,国内所谓的“爽剧”似乎总在勾起人们无限的欲望。 在现实的多重桎梏下,人们无法轻而易举实现“逆袭”,借助“爽剧”达到心理上的快感实则只是一场“虚拟我”的华丽变形记。这就如同一些养成类剧情游戏一样,将其他人都变成自己“上位”的手段和工具,这种占有式和压迫式的功利逻辑不免具有“精神鸦片”之嫌。

因此,“爽剧“的”爽“当走向何处?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爽剧“?或许才是更加值得行业和创作者深思的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