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观众在恋综里磕刘雯&崔始源、周冬雨&余文乐的真人cp磕到纷纷免疫;如今,一边是以王子文、张雨绮为代表的女明星在节目里与素人上演甜甜的恋爱,令观众重新燃了起来;一边是杨超越、宋祖儿们化身吃瓜群众与金句输出者,围观素人间的恋爱修罗场。
转眼之间,男明星在恋综中几近消失,而在素人恋爱已成大势的情况下,女明星似乎也不再是恋综节目中的第一生产力,可以看到,她们的身份在变化。
有趣的是,这种变化与剧集市场的类型更迭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同一片土地,同一批女性观众。那时观众有梦,关于玛丽苏,关于霸总,关于“大叔”;如今观众习惯人间清醒,喜欢搞事业,喜欢姐姐力,以及姐姐力十足的年下恋。
赛道内卷与观众构成的变化,让恋综中的女明星走向了两个极端。现在女明星要么不断在情感上加码,简单来说就是“来真的”,cp从戏里延伸到戏外,要么在观察推理恋综里完全充当清醒局外人,输出观点,只是这样一来反而给素人做了配角,总之,女明星的恋综生意,没有以前那么好做了。
01
借观众的玛丽苏之梦,女明星上青云
“如果不能有很多很多爱,有很多很多钱也是好的”,这是亦舒小说《喜宝》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这话对于参加“明星相亲”类综艺的女明星而言尤其适用。
其实恋综一直是一个混杂着“生意”与情感的综艺门类,有人在节目里找到了真爱,如钟丽缇和张伦硕、付辛博和颖儿均走进了婚姻;也有人通过节目带动了自身的商业价值上升。
如通过《我们相爱吧》与霸道欧巴崔始源的cp营业,刘雯将事业重心转回国内,人设从性感狂野超模化身不会骑单车的28岁害羞少女,并且变得越来越接地气,收获超高国民度和一批女粉丝,这种落地思路随后受到奚梦瑶等后来者的竞相模仿。
任是再高贵冷艳的人设,都能在恋综里变得少女心,任是观众缘再一般,都能通过故事感十足的cp营业改变绝“缘”体质。
周冬雨的形象提升同样得益于《我们相爱吧》这档神奇的综艺,余文乐与周冬雨组成的大叔萝莉配让无数观众发自内心姨母笑,余文乐属于浪子变暖男,而一直因长相、造型和直率作风备受争议的周冬雨化身古灵精怪小妞,虽然之后的电影《七月与安生》《喜欢你》进一步巩固了周冬雨的“小妞”饭碗,但这一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离不开这档节目的观众缘铺垫。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明星入局恋爱相亲综艺,弥补了此前传统素人相亲的流量缺失,而明星本人,既可以公费恋爱,收割cp粉,还可以增加曝光率,以cp线带动事业线,何乐而不为呢?不过,通过与男明星炒CP实现事业进阶的女明星之后就不太多了。
爱情来得很快就像龙卷风,下头来得也很快。对于彼时还沉浸玛丽苏之梦的女观众而言,明星走出节目后分道扬镳的现实无异于晴天霹雳,如在周冬雨的电影《七月与安生》获奖,而余文乐的公开祝福竟分不清她演的是七月还是安生,满地都是梦碎的声音,观众醒了,“我以为你恋爱脑,其实你只是在搞事业”,信任缺失,导致观众逐渐对明星恋爱真人秀变得免疫起来。
02
素人进场,市场需要两类女明星
素人的加入,成了恋爱综艺重建真实性的救命稻草。在此基础上,市场上产生了两类吸人眼球的综艺,一类是明星与高质量素人破壁恋爱,一类是素人与素人社交恋爱。这两类恋综需要的明星类型与此前并不相同。
什么样的明星要与素人恋爱?因年龄或圈子小存在婚育焦虑的女明星,思想独立不受传统婚恋观束缚的女明星,以及心存真爱的女明星。在当下,恋综给了这样的女明星勇敢展现自己的机会,于是《怦然再心动》等综艺应运而生。
对比之下,男明星和女素人的恋综模式一片空白。男明星和女明星是两种物种,虽然二者主力粉丝都是女粉丝,但前者的流量依赖女友粉,而后者则负责给观众提供代入感。而且,就像暑期档热剧《你是我的荣耀》的cp模式一样,要让乔晶晶与于途互换位置,观众是不会相信当红男星爱上女学神的,但女明星与男素人的cp组合可信性就强多了。
尤其是推崇姐姐力的当下,一部年下恋故事《下一站是幸福》能让宋茜后来居上,一条年下恋副线cp能为口碑翻车的《完美关系》增加亮点。而离婚也不是什么坏事了,以前杨幂、赵丽颖演玛丽苏大女主,现在她们是与时俱进的独立女性,是飒爽的“漂亮姐姐”。
而单亲妈妈寻求真爱有了特别的意义,观众喜欢看王子文拍戏搞事业,喜欢看王子文大步向前走,而阳光男友吴永恩探班追随的故事;观众也喜欢看“认为碎钻不值钱”的张雨绮改变“非富即贵”的恋爱观,在“乘风破浪”后发生质的变化,选择年下帅哥。只是,一旦发现姐姐维护的男友李柄熹蹭流量资源,有吃软饭嫌疑,网友便马上下头。
时代变了,观众的口味也变了,这一改变让“熟女”类女明星在综艺和剧集里获得了更多机会的同时,也对她们提出了“搞事业”为前提的恋爱要求,这无疑是观众的自身投射。
而在第二类素人&素人的恋综,更加真实,也更加年轻。它将真实性放到最大的同时,会带来流量缺失的问题,要在真实和流量间取一个平衡值,自然要靠明星来带话题,因此这类综艺是对女明星的“恋商”、社交能力与口才等因素的检验。
于是“一心只想搞钱”的高情商锦鲤杨超越、社交牛逼症患者宋祖儿成了负责引流的明星担当,而像伊能静、张萌、宁静等能持续对婚恋与家庭输出观点的“过来人”也是这类节目中必不可少的存在。
03
下一个婚恋综艺转向,
可能会催生新的明星类型
从女明星与男明星组真人秀cp,到女明星与素人恋爱,再到女明星在素人恋综里作配,女明星通过永不消逝的cp生意获得的收益越来越少了。与此同时,恋综也到了一个需要突破的时候,而下一个风口的出现,对明星的展示面需求可能完全不同。
首先,集“悬疑、社交、磕糖”功能于一体的恋爱观察综艺要想活下去,势必会更加内卷,让恋爱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增加悬疑等戏剧属性,以及让观察嘉宾围绕女性展开婚恋、家庭、事业等话题都是内卷手段;另一方面节目需要流量和新鲜感,新鲜面孔的艺人参加该类节目的机会会增加,既可以作为“素人嘉宾”开始cp线,也可以作为观察团一员分析和输出。
今年的黑马综艺《再见爱人》并非甜向恋综,但却能为市场提供一些启发,作为一档全员BE开局的婚姻纪实观察真人秀,该节目虐中有甜,对人性、自我以及两性关系的展示深刻而真实,为缺乏情感教育的年轻观众“开课教学”,也让参加节目的嘉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事业。
观众不仅需要磕糖,也需要释放眼泪。《再见爱人》第一季的成功无疑会加速第二季的制作,以及很大可能带来同类节目的跟风,那么对嘉宾的需求量也会加大,以前我们只知道捆绑发糖的cp会拥有商业价值,现在这类BE节目也让市场看到了商业潜力。毕竟观众的心在哪里,资本就会流向哪里。
过气艺人或未能大红的艺人,因情感经营不善并没有吃过cp红利的艺人,都可以在这类节目中拥有一席之地。他们不再只是“失败者”,而会以有故事和治愈创伤的方式被观众看见。
与此同时,负责在BE婚恋综艺中观察的明星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如胡彦斌、孙怡和郭采洁都是《再见爱人》的观察嘉宾,看得出他们对这档节目很走心,而胡彦斌一针见血的情感导师式发言则很吸粉,说不定随着BE综艺的大量出现,拥有情感分析潜力的男明星会获得更加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