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咖≠综艺感,二代“综艺咖”高调迭代

“综艺咖”的标准又有了哪些变化?

这边综艺《导演请指教》的影评人和观众吵得不可开交,那边老牌综艺《奔跑吧·黄河篇第二季》还在玩着飞椅弹射的经典挑战;另一头,同样身为“综N代”的《青春环游记第三季》也继续逛吃逛吃,和《心动的offer3》里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吃饭也要掐点的实习医生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今的综艺市场,早已不是从前室外真人秀一家独大的模样。音乐类、观察类、竞技类、喜剧类等各式各样的综艺类型在越来越细分的市场下各出奇招地吸引着观众们的目光。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下,除了不断对节目内容进行升级、开拓还未有人涉足的“综艺处女地”之外,如何将嘉宾搭配玩出新意,也成了各大综艺导演们的一大必修课。

虽说某些固定嘉宾对于部分综艺来说是定海神针般的存在,例如杨颖之于《奔跑吧》、贾玲之于《青春环游记》,但若季季都是这几张老面孔出现,看惯了这群人斗法相处的观众不免审美疲劳。因此,这些“综N代”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新老搭配”的模式来为节目提升新鲜感。

加新人的需求无法避免,那么必然会有“老人”下车,为新人“让位置”。距离2014年浙江卫视引进《奔跑吧兄弟》第一季至今已经来到了第七个年头,在这七年的综艺“淘沙”中,谁被留下?谁被淘汰了?又有哪些人被选中参与新一轮“淘沙”?“综艺咖”的标准又有了哪些变化?

01

初代综艺咖不同路

“综艺咖”这个舶来词汇头一次在内娱被高频率提及,或许应该追溯至杨颖随《跑男》系列一炮而红跻身85流量花行列之时。2019年杨颖凭借代表作《奔跑吧兄弟》代表中国女星与“寡姐”斯嘉丽、“邦女郎”蕾雅·赛杜、韩国百想影后裴斗娜等14位女星登上美版vogue杂志封面引起争议,那时“综艺咖”这个词,常被观众拿来形容她除综艺外没有拿得出手的其他代表作。

但不得不承认,彼时的杨颖的确是站在了流量之巅。即使搭档钟汉良的古装剧《孤芳不自赏》被控抠图,依然能先后搭档黄轩、朱一龙、井柏然等男星出演女主角,甚至在电影《寻龙诀》中随便打个酱油,都能拿下百花奖最佳女配。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跑男》系列的影响力大不如前,而杨颖依托于这部综艺积攒的流量自然也在逐渐冷却。从她近几年的影视资源也能窥见一二,好班底的影视资源还是能接到,只是以往的大女主在《摩天大楼》《风起陇西》中回到了美丽花瓶的“老本行”;也不是没有女主演,但做女主角时搭配的男星则“降级”为赖冠霖、王安宇等人气、咖位都不如她的年轻小生。

就连在“娘家”《跑男》,杨颖的待遇也大不如前。上半年播出的《奔跑吧第五季》就不断被粉丝质疑捧新人过于明显,其后发生的杨颖方工作人员与跑男导演互相微博内涵的情况更显得两方关系紧张。虽然最终杨颖经纪人声明并未内涵,但加入了新的女嘉宾后杨颖在MC中愈发背景板的处境也的确是事实。

初代“跑男团”的其他成员与杨颖的境况则有些许不同。李晨、邓超、郑恺等人不似杨颖模特出身,演员才是他们做综艺前的“第一身份”。只是,综艺虽然帮助他们提升了人气,却也对于他们的演员身份造成了伤害。

李晨近两年虽然在《1921》《长津湖》等主旋律作品中不断刷脸,但许多观众提起他,依然是综艺里“大黑牛”的印象。邓超同样被综艺中的喜剧人人设所困,观众一面怀念着《烈日灼心》中的辛小丰,一面生怕他演着演着戏口中蹦出一句“we are 伐木累”。

同期的另一部国民级室外真人秀《极限挑战》也给“男人帮”的各位常驻MC带来了同样的影响。“颜王”“青岛贵妇”等喜剧人标签过于深入人心,对于原本就是喜剧演员的黄渤没有算造成太大影响,但孙红雷的口碑经过《带着爸爸去留学》《好先生》等几部剧的消耗,也受到了“沦为综艺咖”的质疑。自2019年退出《极限挑战》常驻嘉宾行列,直到今年《扫黑风暴》的播出,孙红雷才算重新唤醒了观众对刘华强、余则成的好感。

如今虽然孙红雷还在综艺《萌探探探案》中打转,但比起综艺里搞笑耍宝的他,观众显然更喜欢作为演员的他。而黄渤在综艺的选择上则放弃了会给自己贴标签的真人秀,转而去喜剧综艺中当评委,或是去慢综艺中展现更立体的自己。

02

喜剧人撑起综艺半边天

相较于需要出演不同类型角色的一般演员,喜剧演员受综艺“人设”的影响相对较小。另一方面,随着观众对“艺能感”也是一种能力的逐渐认同,“综艺咖”一词也逐渐从带有贬义色彩,转为指代那些常出现在综艺里、并具有一定综艺能力的艺人的中性词。喜剧演员身上的喜剧气质、所掌握的喜剧技巧能帮助他们活跃气氛,更好地抛梗、接梗,对于那些为图观众一乐的综艺来说实在是上佳之选,也更符合如今对“综艺咖”的定位。

喜剧演员对综艺的加成是经过验证的。自从第四季找到贾玲+沈腾这对“黄金搭档”后,《王牌对王牌》的口碑也实现了飞跃,一直徘徊在6左右的评分到第四季直接上7,即使是被吐槽游戏、形式没有丝毫改变的第六季,也靠着贾玲沈腾二人撑起的喜剧效果拿到了6.9的评分。

喜剧演员们显然也愈发被综艺导演们重视。贾玲在《王牌》之后继续与吴彤合作,成为《青春环游记》的常驻嘉宾,以一己之力在节目里承担起了大部分喜剧效果,甚至还与范丞丞炒起了“加饭姐弟CP”。

除贾玲、沈腾外,随着脱口秀、相声等喜剧形式的受众逐渐扩大,这两类喜剧演员也逐渐成为综艺新宠。德云社成员参与的综艺类型涵盖观察类、剧本杀、慢综艺、竞技类甚至选秀,喜剧演员的喜剧天赋可发挥的地方早已不止为观众斗乐这一种,更多时候,他们作为“气氛调节器”出现在不同节目里。

德云社成员参与综艺不完全统计 cr.豆瓣德云斗笑社小组

除专业喜剧演员外,“喜剧人”的范畴还包含那些善于察言观色、言语之间自带喜剧效果的艺人,他们可以是主持人、可以是歌手,只要说话有梗、有“综艺感”,能够博得屏幕前观众们的会心一笑,就能被贴上“喜剧人”标签。

代表人物就是新一代综艺“万金油”汪苏泷。或许是东北人自带的喜剧天赋,不论什么梗汪苏泷都敢接、也都能接,不论气氛多么尴尬,汪苏泷也有办法一句话给圆回来。今年的“大型尴尬综艺”《五十公里桃花坞》中,一开播汪苏泷便喜提热搜词条#汪苏泷 情商#,足以见得观众对其综艺能力的认可,毕竟在15个人都尬住的时候用一句“靠脸进来”盘活气氛的能力,并非人人都能有的。

与汪苏泷同属一类的还有他的两位歌手同行周深、毛不易,据不完全统计,仅2020一年,周深就参加了23档综艺;毛不易更是联手另一位东北喜剧人李雪琴推出“朋友圈式”综艺《毛雪汪》。张弛有度的处事方式让他们的综艺事业发展得顺风顺水的同时,歌手的本职工作也同样一片欣欣向荣。

除了本身性格合适、没有包袱外,几位非专业喜剧人能受到综艺市场欢迎与他们选择综艺的眼光也脱不开关系。细数这几位“喜剧人”参加的综艺类型,总体来说还是以与本职工作调性相符的音综为主,配合较为轻松的慢综艺、观察类综艺,这种搭配方式令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人格魅力都能得到相应的展示机会。

03

偶像,靠“天赋”上综艺

活跃在各综艺市场的,还有通过在各大综艺“刷脸”维持人气的偶像们。只是对于小偶像们来说,有没有综艺上、上什么综艺,还得视自己的“天赋点”点在了何处而定。

例如艺能感较强、没有偶像包袱的范丞丞接到的综艺就多以真人秀为主,而他在《青春环游记》中与贾玲的“姐弟CP”、《做家务的男人》中与郭麒麟的兄弟CP也让不少观众上头,这种“CP体质”和接地气的风格,正是范丞丞的“天赋”所在。

而性格直爽、发言大胆的杨超越则善于在观察类综艺中做“名言输出机”。不论是“一点都不想谈恋爱,只想挣钱”还是“年少不知头发贵”都一度成为网络金句。杨超越这种接地气中又带着真实的发言,让她拿下了《心动的信号》三季常驻和加盟《拜托了冰箱》的机会。

当然,对综艺节目来说,所谓“天赋点”有时也可能是指引起争议的能力,此处就不得不提在综艺中频繁“祸从口出”的吴宣仪。虽说“喝奶茶是因为贫血”等迷惑发言定会影响到观众对她的印象,但对节目本身来说却是引起关注和讨论度的好机会。提起《让生活好看》这档节目可能许多人没什么印象,若说这就是吴宣仪“说我土我就土给你看”的名言出处,相信大部分网络冲浪人都会有些印象。

数据显示,仅2021上半年,爱优腾芒四大网络平台共上线超过100部国产季播综艺。如此巨大的综艺产量,对于嘉宾的需求量自然也十分巨大,但观察下来可以发现,产量虽多,现象级却少,而且综艺嘉宾的选择重复率也较高。大产量并未给“综艺咖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虽然新老迭代正在发生,但能够常在综艺里露脸而非昙花一现的,还是那些掌握综艺专业技能的、站在金字塔尖的一小部分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