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传播领域,深圳市卫健委旗下的“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因其活泼的内容、生动的传播形式获得了广泛关注。不过,也有网友表达了不同意见。
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有网友10月26日以“公众号低俗标题吸眼球博流量”向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反映:“某医疗机构的微信公众号,使用标题党吸引人眼球博得流量。建议进行整改。”
12月5日,深圳市卫健委回复网友:您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留言内容收悉。经与您电话联系,您主要反映的是“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及“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微信公众号使用低俗封面图片及低俗标题吸引眼球博流量的问题。针对您反映的问题,深圳市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后续会适当收缩开放的推文尺度,保持专业、中性、客观的风格。诚恳倾听各方的批评意见,在宣传上做到雅俗共赏、老少皆宜,使卫生健康传播为更多的用户所接受。同时,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也会沟通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切实做好宣传工作,把握正确价值导向,积极传递正能量。感谢网民的热心指正,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澎湃评论:网友力挺深圳卫健委公号,包容是包容者的通行证
澎湃评论员 与归
这一回复消息,很快冲上了热搜。从网友的反馈看,基本都是支持涉事公号坚持原有风格的声音,这说明包容依然是包容者的通行证。我们对政务公号的活泼、开放、出圈,本就应该持包容和鼓励的态度。
坦白说,我个人早就关注了“深圳卫健委”,不因为别的,就因为其从内容到标题的制作都十分用心,在传播实用信息的同时,不失可读性、趣味性、亲近感。目前,“深圳卫健委”公众号关注人数已突破1300万,也足见民众的认可。
细看深圳卫健委公号的那些推文和标题,如果放在自媒体身上,估计不会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怎么换了一种官方身份,有些人就不适应、不舒服了呢?这背后或许也是一种刻板印象和偏见心态在作祟。
一些人就认为,政务账号就应该是一本正经的,在传播专业知识的时候就应该是严肃的,甚至是端着的。但问题是,如果这样的宣传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点击量寥寥无几,无法抵达广泛的、真实的民众,又有多少实际意义呢?
近年来,不少政务账号就是因为太过端着,结果活生生把自己做成了僵尸号,除了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今年9月,国家网信办还在要求全面清理“僵尸号”“空壳号”,这就是对政务账号不作为的鲜明亮剑。
而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要传达的信息传递出去,这就是努力作为,是深入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方针的体现。需要认识到,世俗不等于低俗,俗气未必影响正气,和民众打成一片、面对面地亲切交流,才是最正确的姿态。
有些人觉得涉事公号低俗,可能是因为最近看了关于讲授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推文。但在涉医疗健康方面,科普宣传难免会触及“性”。反倒是,对于艾滋病性传播的危害如果讳莫如深、遮遮掩掩,才更容易加深人们的无知,走入不健康的误区。
当然,作为政务账号,也不应丢弃身份意识,正如深圳市卫健委所回应的,要保持专业、中性、客观。只是在此基础上,能够多大程度地锦上添花,体现的也是为民众服务的态度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