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造“人设”,没有一位网友是无辜的

玩梗的尽头,是网友对于明星在互联网上塑造“人设”的高度参与。

在互联网冲浪,明星与网友之间的网络“爱恨情仇”成为一种奇观。

让VIP一次性享用全集的《一闪一闪亮星星》,时隔一月之余,依然携带不同的话题登上热搜,彰显余味悠长,无论是电影版启动,还是主演们收获更多关注度的消息,都让观众倍感兴奋。

曾陷入负面争议的屈楚萧终于走出泥沼,有趣的是,其广大粉丝终于等来了一个扬眉吐气的机会,此刻也仍然保持理智,互联网上,屈楚萧被多数粉丝称为“逆子”,更有甚者称其“屈狗”,热剧带来的正向评论下,他们纷纷劝屈楚萧“多演作品,少做自己”。

互联网果然是有记忆的,明星们的一举一动皆逃不过网友的火眼金睛,但像翻车、塌房的故事仅仅在2021年已然从“大瓜”变为“小浪”,能晋升为网络长期谈资的内容,往往具备更神奇的色彩。

屈楚萧粉丝追赶的“辱骂式追星”时代列车是其一,靳东等艺人也在互联网收获新“人设”,和网友进行一番拉扯。

日前靳东在个人微博账号上回应网传的拖欠工资闹剧,却遭网友笑评其“异地登录”了郑爽账号——打出来的是中国字,但一如既往的繁体字,搭配语无伦次的文字内容,令人不知所云。

玩梗的尽头,是网友对于明星在互联网上塑造“人设”的高度参与。星粉互动向来是娱乐生态中重要的一环,而曾经大众被动地观望着明星艺人的宣传路径,而当下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又开启了一段新的造星运动。

逐梦演艺圈,被迫奇招出圈

钟爱在互联网上用繁体字表达自我的靳东,或许难料到,文化人气质尚未能打动网友,反而与“爽言爽语”联系起来,便是出圈奇招。

泡在玩梗一线的网友从不肯放过任何一次互联网奇观,并且在网友制造热梗、玩文字游戏方面,比靳东更加游刃有余。

再次制造出“恋情瓜”的焉栩嘉,被拍到怒斥粉丝的画面,“我没时间跟你们耗,闪开”“家长都没教过你们的吗”“你们这么聚集不怕疫情吗”等喊话,招来网友骂声一片,更获得国民妹夫预备役、内娱赘婿等黑称,在负面新闻吸引的流量中打转。

明星奇招出圈的模式花样颇多,除了负面影响带来的乌烟瘴气外,也有人喜庆出圈,成为网友冲浪的热梗起源。

“所有人xxx我都会伤心的ok?”冬奥落幕,留下的除了是冰墩墩掀起的周边热潮,还有“养成系”偶像王俊凯的经典金句。

王俊凯年少时不经意的一句话在多年后成为一大出圈热梗,点开#王俊凯我都会伤心的ok句式有多出圈#话题可以发现,此梗不仅在这中国网友的朋友圈颇为流行,甚至漂洋过海传到海外网友的社交媒体,被热切安利冰墩墩的外国友人熟练运用。

纵然王俊凯在采访中配合玩梗“每个人再用这段话,我都会伤心的”,以此出圈句式一并启动的深挖王俊凯小时候的物料,依然在进行。

被狂挖年少时“黑历史”的王俊凯,在互联网语境中不仅有养成系偶像艺人身份,更成为网友眼中的“欢乐喜剧人”。

在冬奥会上夺金的苏翊鸣也凭借古早采访物料加入了“欢乐喜剧人”行列,采访中苏翊鸣曾表示“天天练我觉得我会很腻,再也不想听到滑雪这俩字”,而冬奥会上出彩的表现,俨然发展成一出“真香”现场,成为网友的新喜剧精神食粮,纷纷转发之。

互联网需要鲜活的人设

相较于被粉丝寄予“多演作品,少做自己”厚望的屈楚萧,王俊凯、苏翊鸣等幽默搞笑的喜剧出圈故事,比“辱骂式追星”中迎来口碑回弹的路线更轻松,效果也更容易讨喜。

《开端》走红之后,白敬亭在网络上积极回复网友留言,而成为网络营销号转发的素材。

互联网上,多数经过整理的盘点中,白敬亭应对插科打诨的网友十分自如,常常化“狂言”于幽默,一个十级冲浪人、劝网友“多吃花生米”的形象呼之欲出,大大拉近了明星在互联网上的距离。

这种路线,林更新已经走了很多年。林更新在网络上用文字营造出的东北口音“怼”粉丝,花式“翻牌”的素材,已经在互联网上转手了无数遍,如此与网友搞笑互怼的互动,都让他们的互联网人设更清晰。

而网友玩梗热潮下,有梗、有故事可挖的明星更容易在互联网的记忆中常青,这些故事往往因为有代表性,而才能在巨量信息埋没时再多坚挺一会儿。

为一件事物打造一个设定,在互联网上已经属于老套路,网友对于为与明星建立冲浪网友关系、积极制造热梗也并不难理解,在网络平台成为明星官宣、发广告的宣发阵地时,鲜活的人设才是观众更想看到的。

这种诉求,甚至不仅仅局限于内娱明星,近期冬奥会的热点下,谷爱凌的女性力量、武大靖等一众体育明星不羁的喝水动作,都能成为网友用来热议和善意造梗的对象。

当明星们一个个成为发广告的工具人,则索然无味,网友俨然正在鼓励这些在互联网拥有讨论度和关注度的明星们做自己——这是他们保持“鲜活”的有效方式。

“做自己”也要有界限

“做自己”对于明星们来说有时并不难,像白敬亭、林更新一样,仅仅在互联网上跟网友聊几句天,就能脱离大明星光环,收获善意评价“好有趣一男的”。

或是像王俊凯等养成系艺人一样,成名颇早,在大众面前留下清晰的成长路线,互联网帮助网友记录了他们“成长”的无数瞬间,即便他们也在广告人扎堆的浪潮中成为其中一员,那些真实、有趣的瞬间,也显得更为可贵。

再者如王一博等在“流量时代”应运而生的艺人,也可以因街舞、滑板、摩托车等技能加身,用个人爱好和冷酷性格建立起个人特征,保持鲜活形象,顺利地“做自己”。

然而,网友乐于看明星们表现出真实一面,但他们“做自己”却也要有一定的界限。

有代表作、业务能力得到认可的明星艺人,打破明星的束缚会更为轻松和容易。

苏翊鸣夺冠时,林更新因曾与其合作影视作品,顺势在其微博留言“送我上去,我跟他还算熟”,加深其“冲浪达人”形象,却也遭到网友“别蹭了”的抗拒式回复。

虽然均是被网友狂嘲的闹剧,而靳东在社交媒体我行我素的表达方式,在其作品拉来的观众缘保护下,则显得无伤大雅,甚至有机会获得更多拥趸。

而成为粉丝“逆子”的屈楚萧,有《一闪一闪亮星星》的口碑加持,暂且令粉丝有了“事业粉”的选择,忽视其在互联网上留下的重重“黑料”。

当然,过于“做自己”而促成大面积的负面影响,即便网友好感度傍身,也将被送上风口浪尖。

屈楚萧粉丝呼吁的“专注作品,少做自己”的口号,看似是一场幽默的玩梗,实际上也是粉丝的真实诉求。

陷入恋情争议的黄子韬,在直播视频中怒怼粉丝,虽说星粉之间往往存在“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如此态度难免令人心寒。

无论明星们主动还是被动在互联网建立起一个人设,都将面临尺度把控得当的挑战。

鲜明有趣的故事是让人讨论的谈资,但只有保证作品输出,才能赚来更为稳固观众缘,获得观众持续关注的红气。

而这也正是明星获得互联网流量青睐的本质益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