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危机下,谁在悄悄崛起?

在网民与平台氛围受到约束的同时,社区平台的发展也呈现出喜忧参半之状。

自2021年5月8日“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发布会”过去已近一年,而就在一个月前,“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发布会”刚刚落下帷幕。从将“饭圈”乱象作为治理重点,到剑指网络直播、短视频以及MCN机构,针对娱乐乱象的清朗行动持续进行着,而在清朗之下,首先受到冲击的便是各头部社区平台,尤其是多次被强调整改小组的豆瓣。

从艺人告豆瓣小组的一纸状书,到豆瓣鹅组等娱乐小组成为饭圈大战阵地,再到APP多次下架、小组接连停用,豆瓣长时间来饱受争议。而在清朗之下,仅去年1月到11月,豆瓣就被判罚款900万元。

另一边,作为粉圈追星主阵地的微博也没能幸免,当粉圈战火愈演愈烈,最后导致的结果便是艺人工作室、官方后援会及粉群大规模被禁言。而在此之前,跳出饭圈,微博也曾被停止热搜榜榜单更新。微博也在不断地拿出新策略以响应“文明上网”号召,比如显示账号IP属地,区分热搜榜与文娱榜两大热搜榜单等。

3月,微博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功能,紧接着,4月15日,抖音、今日头条、快手、知乎、百家号、小红书等多家平台也宣布将上线显示用户IP属地功能。从畅所欲言到为言论买单,“网络非法外之地”的威慑力在不断提升。

但不同的是,因为平台属性的差别,平台受用户言论波及的程度也各有不同。因此在网民与平台氛围受到约束的同时,社区平台的发展也呈现出喜忧参半之状。

豆瓣:

风起云涌,危机四伏,另谋出路

豆瓣是去年受清朗行动影响最大的社区平台,甚至这场整改行动一直延续到了现在,仍在持续进行着。3月1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派出工作督导组进驻豆瓣网督促整改,一个月后,豆瓣最大的小组“豆瓣鹅组”遭停用,对于豆瓣而言,娱乐小组的消亡,是一场波及到平台的大创伤。

据数据显示,豆瓣APP近三月下载量呈持续走低趋势;而据媒体披露,截至2021年6月,豆瓣的注册用户达2.3亿,但日均访客只有267.84万,日均访问量为1258.8万;相比2012年豆瓣注册用户刚刚过亿,但日均页面浏览量便可高达1.6亿的盛况而言,豆瓣的日活数据确实变动较大。

而创伤豆瓣的,不止是娱乐小组带来的隐患,还有评分机制“失信”论,以及水军与黑水军的入场。先是出现了“一条豆瓣短评价格15元”的新闻,后又因两部同时段开播剧集的粉黑评分事件喧嚣尘上,豆瓣对两部剧集的评分问题做出回应,同时排查、处理涉及人身攻击及与剧集无关的短评。此后上线的剧集几乎都会呈现开分晚,以及部分剧集锁分的现象。

而在豆瓣小组受到关停之后,不少社区平台纷纷向这些来自于豆瓣的“搬迁户”抛出了橄榄枝,企图打造下一个可以满足用户“找同类”需求的社区。

1月24日,字节跳动旗下的今日头条内测新APP识区。这个有一定准入门槛、需要用户个人组建爱好圈、大数据推送信息源的APP,与中产人群、知识分子等用户属性高度契合,同时组建兴趣圈、给予用户自主管理圈子权利的模式与豆瓣小组相似程度较高,不乏吸纳豆瓣“原住民”的可能性。

豆瓣用户流失的危机明显,另一方面体现在微博的“超话社区”计划中。3月30日,豆瓣官微发布起诉微博侵权行为并追讨1元赔偿的“民事起诉状”,状告并声讨微博作为同行业竞争者,未经授权使用多个豆瓣小组组名、招募有豆瓣小组管理经验的人至微博平台建立与“豆瓣小组”性质类似的“超话社区”等内容。

群体庞大、活跃度高的豆瓣小组用户自然是各社区平台的香饽饽,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无论是社交属性渗透进影视、音乐平台,还是社区属性在社交平台渐成规模,都是不可逆的大趋势,圈层化不仅体现在影视作品中,同样也体现在未来的社交方面。

从商业角度来看豆瓣,豆瓣依赖UGC,但却不是一条腿走路模式。目前,豆瓣所属公司“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有豆瓣和豆瓣FM两个APP,以及豆瓣租房、豆瓣音乐人、豆瓣电影微主页等8个小程序。

去年12月11日,改编自豆瓣阅读入驻作家伊北同名小说的《小敏家》正式上线,豆瓣阅读正式开启影视化之路。而豆瓣阅读APP所属公司“北京方舟阅读科技有限公司”最大股东正是“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是上海柠萌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从改编自豆瓣神贴的《失恋三十三天》,到《小敏家》影视化,豆瓣文学IP的价值空间值得持续观察。

而豆瓣的另一条腿迈向的便是直播,2021年11月15日,豆瓣登记新应用系统“豆瓣在线直播Android版”,但颇为不巧的是,豆瓣直播APP还未正式上线,新一轮的清朗行动便已经剑指直播业务,豆瓣前路,风起云涌。

知乎:

双重上市,商业价值跃升?

看似没什么大动静的知乎近日却因回港上市再次受到关注。去年3月26日,知乎在纽交所挂牌上市,一次上市知乎公募资额5.225亿美元,但在上市的三个交易日内,知乎股价接连下跌。好在今年3月发布的2021年全年财报中,知乎的年营收达29.59亿,同比增长118.9%,月活增加到了1.03亿。

漂亮的财报数字为知乎赢得了二次上市的可能性。因此,在4月1日,知乎申请于港交所主板上市,有望成为首家以双重主要上市方式回港的中概互联网公司。在豆瓣鹅组被停用的同一天,4月14日知乎在香港IPO申购中以每股32.06港元的价格筹资1.06亿美元。而从近三个月知乎APP的下载趋势来看,iPhone用户的下载量呈走高之势,而华为手机用户的下载量则一直处在高位。

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市场背后,是知乎用户基本盘扩大、运营成本增加和数据变现的难题,也包含着知乎这个走到了发展新拐点的公司需要面对的新取舍、新挑战。去年12月21日,知乎因内容违规、侵犯用户权益等原因被网信办约谈,另一边,大V沉寂和出走、内容质量下滑等弊病渐显,作为一个高质量问答社区,当“高质量”被稀释,平台对于老客户的价值便迎来了贬值危机。

豆瓣危机下,与其说知乎是作品与豆瓣部分用户属性相似的平台,在吸引豆瓣老用户方面更占优势,倒不如说知乎更重视新业务的推进与发展,比如营收价值增长明显的在线教育与电商业务。2020年,豆瓣推出职业培训业务,2021年该业务的收入便已达到了4580万元;而去年双十一前夕知乎上线双十一秒杀专区,这一举动被认为是知乎全面进军电商市场的信号。

内容方面,去年10月29日,知乎正式上线“联合创作”功能,以图文创作者授权视频创作者进行视频化处理的用户合作形式为内容提供更多传播渠道。

小红书:商业化属性明显,

自制视频开道,布局影视版图?

不同于其他社区平台,小红书上线之初便带着明显的商业属性,穿搭分享、直播带货、种草笔记,包括明星入驻带货等商业行为也在奠定着小红书平台的商业基调。而在影视、潮流艺术、绘画、学习、音乐等文艺属性频道的推出,又在衍生着平台的文艺腔调,平台也推出了一个很合适的宣传标语“生活分享社区”,将两种不同属性的内容及用户成功融合到一起互相影响。

明星入驻致使小红书成为了新的追星阵地,而且它是一个不需要粉丝和路人粉大规模涌入破坏平台腔调的追星阵地,冲击平台“原住民”的特定氛围。对于小红书而言,吸引乐于种草、触达购买人群或许更为重要,而小红书、带货直播间、知乎问答三个产品宣传渠道也逐渐占据了大半的市场资源。

但保证文艺社区的流量变现隐患同样巨大,当虚假笔记与商业种草发生信任危机,对于小红书的业务板块便极具冲击力,去年小红书滤镜骗局在网上便引起了巨大的讨论。小红书选择的风险对冲方式是发力综艺布局。

2021年后半年,小红书分别上线了《逃离城市计划》《我就要这样生活》等自制旅行真人秀;同年9月,小红书与看理想共同出品的文化清谈节目《角落的夜晚》上线。两种不同的节目类型都与平台的文艺、生活气质不相悖,从现有的内容和商业布局来看,小红书尚处于从纵深向巩固用户基础的阶段,在巩固老用户的同时逐渐扩大内容的广度。

相比小红书、知乎、豆瓣等平台,微博的用户基本盘庞大,而不久前发起“超话新星计划”也可见其对于挖掘新用户、高活跃度用户的期待。而在衍生APP绿洲表现平平之下,微博在谋求新的用户增长点的同时,也在承受着抖音热榜、快手热榜、小红书等平台的分流焦虑。

总体来看,社区平台走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困境中,相同的是,在业务风险焦虑之下,平台都在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以对冲风险、扩大商业版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