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二创还是一个乘风踏浪的风云词汇,直到长短视频切条大战打响,一个以影视作品剧情剪辑解说为主的二创时代算是落下帷幕,但好在遍布B站的鬼畜、拉郎等视频,或许因为所用影视素材时长短、数量大、原创度高等特点,给二创留下了一寸生机。
现在随着切条管控进入“常态化”,越来越多的UP主似乎已经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摸索出了新的二创路子,比如为爱发电的CP粉们迷上换脸视频,以换头后的古早影视剧形象进行CP代嗑等。
当然除了UP主们的内在驱动之外,也有不少影视作品开始选择通过“明码标价”的形式来和B站、微博、抖快等平台达成合作,在版权允许的范围内二创,这也是目前逐渐恢复二创活力、充分利用群众力量自我宣传的一种有效途径。
而且在这个影游联动多形式营销一体化的当下,游戏版块的二创也数不胜数。不过,无论什么领域的二创,基本都是两条腿走路:一条靠着精良的制作和巧妙的构思,迈向不断内卷的安利营销;另一条则偏好鬼畜出圈,凭借时鲜要素或经典老梗敢当清流里的孤勇者。
01
是谁在整阳间活儿?
通常情况下对于粉圈来说,每当正主带着新鲜动态出现,圈里的产粮太太就要开始大规模作业了。修图的修图、写文的写文、画画的画画,但是相比起前几个二维层面上的衍生创作,能够进一步展现人物动态的视频剪辑,则直接将颜值、专业能力、人格魅力等多种侧面加以捕捉,并辅以恰到好处的bgm,来更轻易地达到推正主出圈的目的。
每一个成熟的粉圈都深谙此理,因此会产粮的大粉也在一定程度上被看做是能够和氪金粉平起平坐的一类群体。不过,有时也会因为唯粉/散粉/路好等粉籍属性不同,出现同一个大V博主心系百家、雨露均沾的情况。比如翻看微博、B站等知名剪刀手“是王阿贤”“青厌君”等人的二创视频会发现,从《周生如故》到《特战荣耀》,从热门影视剧到北京冬奥,动辄上百万的播放量背后,是打破圈层的优质营销。
虽然长短视频之间的版权纷争,至今仍未明确给出一个各方同意的解决办法,但在急需自来水安利形成口碑造势的预热期和热播期,上传二创视频拉拢流量并进行广泛传播,已经成为了UP主们和剧方、平台之间心照不宣的一种默契,至于剧集红利过后,那些曾经付出过汗马功劳的二创作品是否会被下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正如在B站的热门推荐位和限时活动里,《四海》《不会恋爱的我们》《才不要和老板谈恋爱》《爱乐之都》等不少剧影综作品,都曾在宣传期间发起过二创活动,其中现金激励和择优推荐都是常规操作,当平台、剧方和个人原创UP主们,在以爱之名的前提下实现了原创和二创的暂时和解,观众们想不被这双重营销buff吸引到都难。
就这样在各方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不少质量堪比原片的“阳间整活儿”为影视作品打开了一条非官方传播的积极途径,从这个层面来看,二创的确兼具着多赢的一面。
02
此物只应地下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二创视频都是奔着向上创新去的。当有人选择了正面安利,那必然有人要出其不意,想靠着“创死大家”的鬼畜出圈。
其中前段时间刚刚收获不俗口碑,并且让两位主演及幕后主创都人气大涨的《猎罪图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前期,这部剧在短视频平台及微博等营销阵地上,安利态势一切良好,但随着剧情发展的逐级推进,加上两位男主之间兄弟情义的不断升温,一些怀揣才华的剧粉们终于按捺不住了,纷纷打开剪辑软件大展身手,一时间充斥在B站首页的全都是檀健次和金世佳的鬼畜换脸视频。
抛开这种二创的风险性暂且不论,其无论是换脸之后两位主演和剧情之间的贴合度,还是让人直呼“好怪,再看一眼”的奇妙氛围,都让这类二创视频收获了不容小觑的流量,也在无数次的热门推荐里起到了为《猎罪图鉴》引流的作用。
但是若说谁和鬼畜区更为接近,那必然非游戏区莫属。单拿游戏领域风头正盛的牛股《原神》来说,例如新春会、同人庆典活动等产出质量反向内卷米哈游游戏策划的优质二创,以及日常更新博君一笑的鬼畜二创,基本上处在一个“对半分”的状态。
其中,像UP主“萌新二次方”制作的鬼畜同人视频《原神小剧场》系列,每期都能拿下百万播放,某些时刻相比起笛声悠扬、正襟危坐的正经4K安利,鬼畜视频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给观众带来视觉甚至是心灵冲击,但不再高逼格甚至是略显粗糙的讲述方式,似乎更能拉近创作者和网友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更高量级的讨论和传播。
不过,无论何种二创都抵不上本身便是鬼畜的一份子的内容在进行二次炮制时所带来的杀伤力。比如近期流行于互联网的“当代七大名著”,本身就因视频笑点和槽点过于密集而一度成为热梗,同时又在一个接一个活灵活现的模仿秀里,在一次又一次的换头拉郎中实现鬼畜加倍。
正如坊间所言,“每当你觉得一个梗快过气的时候,网友们总能整出一些让你眼前一黑的新活儿”。这种反复加热既为创作者们积累了粉丝,带来了流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视频中的本尊有了可以向着喜剧或者抓马的戏剧领域拓展的互联网记忆,比如荣获《穷叉叉》代表作的关晓彤、娜扎等等“会接梗的人”。
03
谁说站在官方推荐位里的才算英雄
不过,甭管它是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二创视频不拘泥于形式、也不纠结于风格,只要能为作品和艺人本身带来流量和机会,就算是从市场的角度发挥了二创的价值。就像在不知多少的《原神》鬼畜视频下面,都有着这样一条留言“我就是因为这个视频才入坑的”,这样的拉新力度无疑是二创视频最重要的意义。
而在前段时间火遍全网的#梅尼耶bgm卡点变装#也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以韩国男子偶像团体Stray Kids在3月18日发布的全新迷你专《ODDINARY》中的主打歌“MANIAC”(谐音梅尼耶),作为背景音乐发起的卡点变装挑战话题,已经在抖音上达到了11亿的播放数据。
包括“梅尼耶效应”在内的所有二创活动,都为Stray Kids带来了十分可观的传播效果,相比起他们上一首热歌《소리꾼/Thunderous》在YouTube音乐榜上最高排行46名的成绩,《MANIAC》一经发布便快速升到了第17,在这份跃升里很难否认抖音(Tik Tok)和一众二创参与者们为其所做出的贡献。
没有了话题tag的加持,也缺少官方限时活动的牵头,那个人创作者的流量还奏效吗?答案是肯定的。正如B站UP主“冯二宸”在2020年自发剪辑的“野男人”系列,便在百万+的播放量里起到了安利作用,虽然里面涉及到了当下的热播剧《特战荣耀》的男主杨洋,以及当年的小爆款《传闻中的陈芊芊》男主丁禹兮等人,但既没赶上剧播期间的二创扶持,也没蹭上B站官方的限时活动,仍然在个人层面做到了一定的流量反哺。正因为有无数个像“冯二宸”这样个人创作者存在,口碑造势才不容忽视。
目前看来,以短视频为主的二创形式,的确在发展过程中分化出了两个赛道,一条旨在通过展现美好一面达到安利目的,另一条则试图去吃鬼畜视频的反向红利、角度清奇。但无论哪一条,最后通向的都是传播本身,都能在宣传营销上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当下“创生or创死”总得占一头的粉丝二创,正在长短视频中场战事之际伺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