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报考国家话剧院引发争议一事,本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招聘与应聘的正常程序,却因为在特殊时期的公众反应,最终以易烊千玺放弃入职而进入尾声,说来也是值得深思。
应当讲,易烊千玺并不是第一个报考公职的演艺明星,但是为什么偏偏公众对此事感到不公,或者说认为招聘过程因没有笔试而导致疑云重重?
此事所引发的全社会关注和议论,想来,有一个词可以解释,那就是——焦虑。
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国内疫情多发散发,对经济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冲击,上半年GDP同比增长仅为2.5%;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7%,其中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5%。同时,16—24岁青年人的调查失业率继续攀升,再创19.3%的历史新高,也就是说,中国目前5个16—24岁的青年人中就有1人不上学也没有工作。
所有的数据反映到社会层面,那就是钱难赚,工作难找,这是当前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的事实。
此刻,突然看到易烊千玺能够走进中国话剧的最高殿堂,而且在招聘过程中有着区别于老百姓认知的招聘流程,自然就会对此颇有异议。
此刻,舆论成为颇具杀伤力的武器,让人众口难辨。如果说此事谁对谁错,严格来讲,谁都没有错。
国家话剧院对于众多演艺人员来讲,是殿堂级的存在,所有人都想有机会能够走进殿堂,而剧院本身也希望能够有更多既钟情于话剧,又有着良好基础的演艺人员加盟。包括易烊千玺等演员愿意在国家话剧院得到锤炼并实现梦想,既是好事,也是幸事。
而对于公众而言,人们看到的是明星群体公认的薪酬之高超出人们的想象,特别是还会接二连三被爆出因偷漏税而被处罚的事件,导致大众群体对演艺人员有着天然的抵触情绪。
从而,才会出现如此多的评论,比如“明星不能两头都占,一手拿着高片酬,一手还要占有体制内的财政福利”“明星应该将更多机会让给普通家庭的孩子”……由此可见,社会大众对于公平的敏感度,是受当前经济遇到困难时的集中反应。
应当讲,很多演员,有的可以成为明星,确确实实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到国家院团或大学,或从事教职工作,或在院团继续从事演艺事业。
但之前院团对于职工从事公职之外的演艺工作,有着严格的规定,正因为如此,很多明星都先后离开院团,成立个人工作室。但是,目前院团对于职工从事演艺事业的管理力度,已经大幅放宽, 只要每年能够完成院团要求的最低演出要求,并向院团交一部分管理费,即可在外继续拍戏。
想来,这也是大众的不满情绪之一,比如所谓的管理费,想来也是象征性的,照比高额的片酬来讲,可用九牛一毛来形容;还有就是很多演员成名之后,并不把院团的各种考核制度放在眼里,我行我素,并高调讽刺体制内单位工资低等种种不好,也给大众带来极坏的印象。
但是,近年来的疫情以及对文娱领域的集中整治和严格控制高片酬等举措,成为一面照妖镜,不仅将有瑕疵的明星们照得干干净净,更是凸显了不曾被明星看上眼的公职单位的种种优越性,自然就成为很多明星入职的首选。
如此,再来看易烊千玺入职一事,确确实实牵动了众人的神经。但作为易烊千玺而言,近年来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歌者,到主演《长安十二时辰》《少年的你》《送你一朵小红花》《长津湖》等影视剧,其努力得到很多导演和同行以及观众的认可。同时,易烊千玺热衷公益,从很小年纪就用零花钱帮助残疾儿童到组建个人公益基金,以至于在武汉疫情最严酷的时候,非要只身赴武汉当搬运工。
易烊千玺在今日发布的声明时称,此前在报考、招聘过程中,从未使用任何所谓“走捷径”的方式来获取名额。
有的网友评论称“心里没有鬼,为什么退出?”看到此评论,感到心里发寒。我们需要警醒的是,易烊千玺放弃入职国家话剧院,是“舆论”的胜利吗?如果说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当我们失去理智的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网络之上都是各种怨气和幸灾乐祸,我们就需要深思,网络还值得信任吗?
我相信易烊千玺对于国家话剧院的渴望,也相信他希望能够在此得到业务上的提升梦想。希望易烊千玺能够通过更多的作品获得观众和业界的认可,当然也希望易烊千玺能够在不断磨炼自己的同时,获得更多院团的青睐。
所有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还要依靠发展来解决问题。相信疫情稳定之后,国家经济发展会再次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老百姓还会继续过上富足的生活,易烊千玺们也会得到更多为人民演戏的机会,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