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沈力因病去世

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沈力老师因病于7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据中国播音主持网官方微博消息,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沈力老师因病于7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沈力被誉为“中国荧屏第一人”,也被称为“电视播音主持的‘第一滴水’”。

她的电视生涯经历了关键的三大步:

25岁时步入电视荧屏,成为新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与中国电视共成长,是中国电视播音的开拓者;

50岁时涉足电视专题节目,担任中国首个电视专题栏目《为您服务》的组长兼主持人,成为我国电视主持的先行者,《为您服务》栏目成为当时仅次于《新闻联播》的最受欢迎的节目;

60岁时返聘到央视主持老年节目《夕阳红》,节目红遍全国,她也随之成为电视老年节目的开创人。

她的荧屏事业历经坎坷,筚路蓝缕,成就斐然。在其50年播音主持生涯中形成的“情系观众”的播音主持理念,是我国电视行业的宝贵经验。

01 声音传奇

提到央视女主持人,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董卿、周涛,多年来,她们用精炼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很多故事,如今央视里,像她们一样的女主持有很多,然而,多年以前,却不是这样的,那时候的央视,还没有主持人。直到沈力在央视亮相,这才打开了央视主持的先河。

沈力1933年生于江苏,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工作团,在文工团任演员,后调至解放军总政歌舞团。

1957年沈力从部队转业后,命运将她推向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的岗位。当时的考官是我国著名播音艺术家齐越、林田。第一次考试,沈力感冒,落选了,她自己都有点心灰意冷,没想到考官们又给了第二次机会,沈力终于如愿考取,“沈力”这个名字还是她的启蒙老师齐越起的。

1958年,中国建立了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沈力脱颖而出,25岁的她成为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

在1958年5月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只有沈力一个人,每天国内国际新闻、文艺节目、专题节目的播音,还有节目之间的全部串连词都由她一个人播。

一般情况下,沈力早上到办公室准备当天节目稿,下午拿到当天新闻稿立即备稿;晚上8点半取简明新闻稿,短时间准备之后就要播出;夜里10点左右整个节目播出完了,这才下班。

长期的播音生涯中,沈力练就了过人的背稿能力。她认为只有做到准确地复述稿件,播音员才能用目光与观众交流。

02 十堰的晚餐与北京的冬瓜

到了1982年,沈力还有5年就要离休了,这时领导找到她,要她不但负责《为您服务》栏目组的整个工作,还要出任栏目主持人。

接受这项任务,沈力是有着一定心理负担的:因为自己已经50多岁了,观众能否接受?而且已做了多年的文化节目的编导工作,对于吃饭穿衣等生活中的学问,实在感到太陌生了。

当时我国并无“杂志型”栏目的先例,什么是主持人?当好一个栏目主持人应该做到什么?这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尚无人能给予明确答复。沈力却有自己的看法:“节目主持人,关键在‘主持’二字上。就是说,主持人主持节目应该是主动的,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节目,驾驭节目。”

沈力认识到了这一点,就立足于她的固有风格,结合栏目的实际,决定以“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真诚朴实,观众知心朋友”的形象出现在荧屏上。

1983年元旦,《为您服务》开播。观众惊喜地发现,无论从节目内容还是从节目形式而言,它都有出新之处,观众反响强烈。沈力和观众建立了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她说:“每当我在想象中看到他们,就会激发起我讲话的愿望。”单单一句“观众朋友,您好”,她也会说得特别有内涵,特别有感情。

沈力称这种状态为“视像意识”。这种“视像意识”经常使沈力即兴说出一些真诚亲切的话来。比如,有一次她向观众介绍4种凉食的做法,本来师傅教完了,主持人道声谢,节目就可以结束了。

但沈力心里“看”到观众正在津津有味地学着时,她加了这么几句话:“观众朋友,4种凉食做好了,按说应该先请您尝尝,可惜隔着荧光屏您没法儿尝,只好请您自己动手,自己品尝了。祝您做得成功,吃得高兴!”由于这些话是她“看”到了观众的存在而引发出来的。

在1983年“全国专题节目评奖”活动中,《为您服务》获了奖,她来到了颁奖大会所在地湖北省十堰市。吃第一顿晚餐的时候,餐桌上有两道菜叫做“冬瓜扣肉”、“冬瓜丸子”。她当即就把这些评委组织起来,借用第二汽车制造厂电视台的摄像机,为她的《为您服务》制作了“冬瓜的新吃法”。

她的开场白就是:“我在来十堰的路上,看到了北京的街头冬瓜堆积如山,老百姓买回家去做菜,不是熬冬瓜,就是炖冬瓜,冬瓜有没有新做法呢?今天,我们就给各位介绍冬瓜的两种新吃法。”几位评委,还被她拉着当上了临时演员。

03 掌故轶事

沈力曾去往邓小平的家乡筹备节目《小平百年》。她本打算将主持词设计为:“小平诞辰百年的时候,我们来到小平老人的家乡。我想,大家的心情跟我一样非常激动。”后来仔细琢磨,沈力觉得“大家的心情跟我一样”这句口吻不对,改为“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更合适。

这样一来,把观众放在首位,说话口吻发生了转变,也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据沈力说,《为您服务》中70%以上的选题来自“观众来信”。当时,栏目组每月能收到三、四千封信,最多时达到五千封。栏目组几乎“每信必看”,以此来了解观众需要什么。

还有很多选题来自主持人对生活的观察和体悟。上世纪80年代,时兴穿羽绒服,但清洗羽绒服价格高,老百姓不愿意付这个钱。于是,沈力找到“普兰德”(洗衣店品牌)的技师,教大家怎么自己清洗。由于节目内容契合观众需求,因此很受欢迎。

《为您服务》的选题旨在普及和传播生活常识,帮助观众提升生活质量和品位。比如,怎样织补尼龙袜子、如何贮存大白菜、“宫保鸡丁”“五柳鱼”的名称来历,等等。这些贴近百姓生活的选题使《为您服务》栏目成为了家庭“百科全书”。

《为您服务》的栏目宗旨和追求是全心全意为观众服务、与观众内心契合、让观众产生共鸣。每期25分钟的节目,播出不到半年,就收到了上万封观众来信。沈力会尽力阅读,诚恳解答提问。比如,有观众来信问:“‘隔夜茶’能不能喝?”“红茶和绿茶有什么区别?”栏目组便据此录制了《喝茶的学问》这期节目来回答观众提问。

其中有一期节目令观众印象深刻。这期节目的选题来自一位戴近视眼镜的中学生的信件,他在信中倾诉“冬天戴眼镜,常会蒙上雾气,带来不便”的苦恼。由于栏目组一时没有找到解决办法,解答这个难题被暂时搁置。

不过,主持人沈力没有因此忘记这封信,她不断寻找办法。最终找到办法时,天气已经转暖,播报已“不合时宜”,但栏目组还是决定下个冬季播出这一期节目。虽然没能及时播出,但观众感受到了主持人和栏目组对观众的惦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