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办好’就是一场触及灵魂的改革”。7月25日,《山东新闻联播》特约评论员朱文超,对《敢领改革风气之先》板块中曝光的两条不作为、乱作为的负面报道,做出如上评论。7月25日同时发布的两条监督报道是《山东新闻联播》有史以来负面报道体量最大,播出时长最长的一组。也基本确立了《山东新闻联播》正-负-评综合监督报道的新模式。这是在山东全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山东广播电视台以新闻舆论监督,助推“一次办好”推向深入。
你‘一次办好’了吗——推动放管服 改革在身边
新闻舆论监督常态化 全面助推“一次办好”改革
日前,山东省委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要求省级新闻单位要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对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省委要求不积极、不到位,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不闻不问,不担当不作为甚至违法乱纪的行为坚决予以曝光。
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7月16日起,《山东新闻联播》在节目中罕见播出曝光类报道,并首次在栏目中播发本台5路曝光,引发全民热议。18点44分左右,《敢领改革风气之先》板块播出《政务大厅只收现金 群众和企业重复跑腿》,《山东广播电视台开通“你一次办好了吗”曝光台》两篇报道,发表时长近4分钟,这样的表达在《山东新闻联播》中将常态化。
联播第一期对《宁阳县政务服务大厅只收现金 群众和企业重复跑断腿》的情况进行曝光并同步开通曝光台,接收群众更多爆料。节目播出后,宁阳县政府服务中心连夜开会部署整改,当天晚上便安装POS机,24小时内将问题解决。联播的首次负面报道,起到了“即刻监督”“马上就办”的效果,得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并在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媒体监督口碑,形成了“一次办不好”就找《新闻联播》的媒体-群众联动监督的社会氛围。
在第二期,联播播出题为《让数据多跑路 让群众少跑腿》的正面典型报道、《“奇葩”证明多 到底该找谁?》的负面监督报道以及一条评论员报道,以正-负-评整合报道的形式,切中山东做不好和必须做好“一次办好”的根本原因和要害,尤其是“奇葩”证明的报道戳中了大多数群众的赌点、痛点,形成了强烈的社会讨论,当即在互联网及其他留言平台产生讨论数千条。涉事部门积极配合、迅速整改,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同时,联播“一次办好”监督报道彻底火了,曝光线索成爆发式增长,群众出于对媒体的信任和联播监督能力的肯定,纷纷通过联播的爆料入口将信息发送过来。省委主要领导对此给予肯定,并提出希望把“一次办好”的报道更加深入地开展下去的新要求。
第三期播出《涉税是想办理能否只进一次门只跑一次》《水电不通却验收合格 这房子业主收还是不收》两条负面报道及一条评论员评论。播出长度、尺度和深度上再次提升,是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新闻联播》栏目负面报道体量最大,播出时长最长的一组报道,更加彻底、深刻的披露不作为、乱作为的负面现象。
通过三期系列报道,基本确立了《山东新闻联播》正-负-评综合监督报道的新模式。通过挖掘和宣传一批在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中的先进典型;曝光一批落实推进不力的地方和部门;针砭时弊、一针见血的点出不作为背后的深刻原因,来综合加强舆论监督,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广泛凝集社会共识,为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提供强大的舆论推力。
舆论监督打出融合组合拳 力求触及改革深层次
舆论监督不是做“挠痒痒”的表面文章,而是要把住命脉、直达病灶。在新媒体环境下,权威媒体的舆论监督也要更加讲求方式方法。多渠道汇集信息、多形式整合信源、融合传播报道成为舆论监督的着力方向。
为广泛听取群众和企业意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营造良好改革氛围,7月17日起,山东广播电视台开通“一次办好”曝光平台,通过融合电视、客户端、网站、微信、热线等六种方式,广泛征集群众和企业在行政审批服务中遇到的推进不力、推诿扯皮、奇葩证明等问题,征集“一次办好”改革推进不力、审批服务便民化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征集社会各界对“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一次办好”曝光平台有 6种组合方式接收群众爆料:1. 《山东新闻联播》中开设扫码功能,观众实现边看电视边投诉爆料。联播在整个播出过程中,始终开通投诉入口,群众可随时通过扫描电视屏幕上的二维码直接发送爆料,进行投诉。2.闪电新闻客户端专门改版升级,开通“一次办好”曝光台。群众可以便捷的通过手机,以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进行问题咨询、爆料投诉。经过改版后,群众还可以通过客户端首页一步直达爆料专区。3. 习惯使用PC电脑端的群众可以登录齐鲁网,在“阳光连线”频道中,直接发布爆料信息。4.拨打“一次办好”热线电话:0531-66661234,直接反映相关问题。5.发送相关问题及意见至邮箱shandianxinwen@126.com,参与曝光。6.关注“山东广播电视台”官方微信公众号,直接在微信后台留言:【爆料+具体问题】。群众不仅可以发布图文信息,还可以发布小视频或者语音留言。对于网友反映或曝光的“一次办好”问题,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将第一时间介入,将问题、意见和建议,及时汇总转交有关职能部门,并在筛选核实后通过电视、客户端、网站、微信、微博等途径报道,推动问题解决。《山东新闻联播》也将在汇集的爆料信息中,选取典型进行跟进报道。
全面的融合性信源渠道是山东台获取群众声音的基础,也是打通监督通道的根本。除了广开信源,山东台在栏目制作和编排上也做出了优化升级。《山东新闻联播》的负面报道更加侧重精编和深刻,直接点中问题所在、追问解决办法。公共频道《政事面对面》节目则与联播形成点-面组合报道,更加侧重于问题的全过程呈现和后续“咬紧不放”的持续跟进。卫视核心节目与地面频道重磅栏目组合报道,是山东台在舆论监督中既要报道有力度,又要跟进有深度的融合报道要求!
改革不断 山东卫视将推山东版《焦点访谈》
舆论监督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权威媒体不断尝试改变媒体话语体系、提升监督水平和能力,创新报道方式,丰富报道形式,是“一次办好”背景下,推进媒体服务便民化的尝试,是权威媒体有担当、敢作为的表现,也是权威媒体在以自己的方式响应这场触及灵魂的改革。
近一年以来,《山东新闻联播》始终在服务群众、贴近群众上下力气尝试创新改革。从主持人阵容、播报形式到视觉效果、再到内容设置等方面都通过改革进一步与群众“贴近”,为群众的新闻需求服务。
2017年5月30日,《山东新闻联播》头条首次采用动漫形式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山东成就,活泼的时政报道形式被年轻化网友点赞,让高大上的时政报道更接地气。2017年6月,《山东新闻联播》首次开辟互动虚拟演播室,将网友提供的内容在电视上播出,开拓了大型时政新闻栏目的“社交化”之路,让群众的声音可以在“联播平台”发出。2017年10月1日的《山东新闻联播》正式入驻街景演播室,成为首个面向公众录制的省级联播。与此同时,主持人从坐播改为站播,成为全国首家“站起来”的省级卫视新闻联播,也让联播“从容面对”群众审视。2018年1月1日,《山东新闻联播》记者首次利用中央厨房设备在联播直播中实现连线,全面提升新闻联播现场感。2018年5月28日,《山东新闻联播》主播“换血”,山东台迎来颜值担当90后鲜肉主播“黄凯”,开启了联播的“鲜肉”时代。7月5日评论员上线,通过一针见血的评论,发出了主流媒体的价值跫音,彻底打通了“省台立场”的价值传输渠道。
后续山东台还将计划通过在卫视开办类似《焦点访谈》和《对话》的节目,让各厅局、地市负责人现场接受问询,力求触及改革深层次,全力助推政府职能转变,全面监督政府公共服务效能改善提升。
这一系列的改革是主流媒体新闻理念变革的结果,是山东广播电视台服务群众新闻需求的努力和作为,也是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创新尝试。山东广播电视台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精神要求和工作部署,发挥省级主流媒体的能动性,推动山东“一次办好”改革改出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