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想性、结构性、艺术性,谈名著经典改编剧还能拍好吗?

奇正相生

名著经典改编始终是影视市场中盛行的一种类型,相比网文小说,名著经典在内容质量上更具保障,唯一的缺点就是版权费用较高。

就算成本偏高,不少影视公司也仍然不愿放弃对名著经典的改编,只不过相比早期改编的版本,近几年名著经典改编剧的扑街现象已成常态。

何为名著经典呢?其最明显的特征在于映射一个时代的特性,书写一个时代的通病,表面上在于写一人之事、一家之事,实际上在写一个王朝的兴衰、一个时代的更迭变换。比如四大名著,中国古典戏曲的《牡丹亭》、《西厢记》,巴金的《家》,莫言的《红高粱家族》,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广义的名著经典还包括金庸的武侠系列和张爱玲的《半生缘》、《小团圆》等女性文学小说,这些文学经典都是表面写“情”,实际无不打上了作家时代的烙印。当然,影视文学也经常改编琼瑶的小说,不过对于琼瑶小说的界定,文学界众说纷纭,在此并无明确定位,其也不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点。

纵观影视改编的作品,以文学名著经典作为根基的剧集时常面临着“忠于原著”与“与时俱进”的矛盾,尤其是金庸的武侠作品和四大名著总是被反复改编,如果都没有跳脱原著的藩篱,则必然千篇一律,也容易流失观众。

不断翻拍经典名著作品,正是对经典名著的传承,即:用当下年轻人能看得懂的方式解读名著经典。不过从长期实践来看,并不是每一次解读都会获得成功。

思想性:是否符合当代主流价值观

就拿《倚天屠龙记》的结局来说,金庸先生就曾改编过无数个版本。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金庸先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重读自己的作品时又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和思绪。

名著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其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性,在于其主题书写的是人性、历史,但这并不是说名著的主题就一定适用于当今时代。比如张爱玲的女性悲剧《半生缘》,最后是以“大悲”结尾的,相爱的人难两全,顾曼桢成为了姐姐曼璐讨好丈夫的傀儡,最终替祝鸿才产下一子,又在姐姐死后与祝鸿才结婚。

(1997许鞍华版电影《半生缘》)

若是这样的故事放在三十年代的中国,女性地位低下、平民生活自身难保的时代,女性的委曲求全无疑是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贫民劣根性。但对于新时代,女性平等独立,人民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当下,这样的故事并不会令观众产生共鸣,反而会谩骂顾曼桢的窝囊、委屈,曼璐的心很毒辣,祝鸿才的油腻兽性,沈世钧的软弱不忠。

随着时代的改变、思想的变化,观众对于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会有新的解读,“书桓渣男”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半生缘》重新改编后遇到了审查难、播出难的问题。虽然改名《情深缘起》后低调播出,豆瓣也并未开分,但从网友们的评分可见,一星党还是非常多的。

再者,金庸的作品常常编织了一个庞杂的武侠世界,在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江湖情爱的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思想价值。比如《倚天屠龙记》所蕴含的主题意蕴就包含了多个层次,既有抵御外族入侵的民族大义,又有父慈子孝的传统美德,还有虚无缥缈的道家思想的传承以及侠义与人性的交合。

不过在影视化的过程中,不同的制作团队对《倚天屠龙记》的解读也存在差异,若是简单得将这一武侠故事拍成小情小爱的江湖恋爱故事,那么金老先生必然气得吐血。

(2003版《倚天屠龙记》)

这也就造成了同一部名著经典小说,在影视改编后会获得不同的口碑和评价的原因。

结构性:节奏与叙事手段

小说与剧本原本就是两种体裁,因此在叙事手段和方法上也存在差异。

张一山版《鹿鼎记》改编失败,除了人物塑造方面的问题以外,还有叙事节奏的调整。第一集进宫,第三集擒鳌拜,第十二集小宝就碰上神龙教了。新版《鹿鼎记》严重“超速”,但体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这也难免会让观众疑心——后续的剧情要如何发展?后半部分要注多少水啊?

新版《鹿鼎记》很明显对原著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动,首先压缩了韦小宝与康熙的会面时间,将小宝康熙的情节线加重,而让韦小宝与天地会的关系减弱,调整了韦小宝的进宫动机。

(张一山版韦小宝)

原本金庸先生精心布局的一盘棋被打得稀巴烂,不仅“反清复明”的主题被削弱了,而且小宝的整个行动线也变得非常单薄。另外,建宁公主原本是《鹿鼎记》的次要人物,但是或许是因为番位的问题,唐艺昕的戏份变得很重,变成了本剧铁打的女主角。

新版《鹿鼎记》的改编或许是市场因素的趋势才做出的妥协,但显然是主创团队没有深刻理解金庸原本的创作意图,而是进行了浅层的改编。

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并没有采用开放式的结构方式,尤其是一些篇幅短小的作品,或者一些话剧作品。比如老舍的《茶馆》、《龙须沟》、《四世同堂》、曹禺的《雷雨》、《日出》都具有一定的空间局限性。不过这些作品的影视化改编版本却大部分都很成功,这从根本上在于创作者紧紧抓住了原作的精神内核。

(2010版电视剧《茶馆》)

比如谢飞导演、徐帆主演的《日出》,其篇幅体量并不大,能够高度浓缩矛盾冲突和情节线索。曹禺的《日出》是对封建社会资产阶层金钱腐化的批判,以及对劳动人民、下层贫民的深切同情,电视剧版本虽然加入了许多庞杂的枝节,但都是依托着原著的精神进行的改编。

首先结构上进行了调整,曹禺的剧作很多都遵循“三一律”,但电视剧没办法将场景集中在一处,因此将原本话剧中台词里表现的内容也进行了视觉上的还原,同时也弥补了话剧时空转换具有局限性的缺陷,采用了双线对比蒙太奇的方式,将曹禺原本想要表达的“上流社会腐朽生活”与“下层贫民的苦难”进行对比的精神也进行了直观展现。这一版本豆瓣评分8.2,可谓是一次成功的改编。当然,这是一个话剧经典改编成影视剧的例子,但却对小说的影视化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艺术性:演员、导演的二次创造

原著小说是根基,而呈现成影视作品需要导演和演员的二度创造,演员的还原度是否高,是否符合观众对角色的认知和原著作者对人物的设定,以及导演的场面调度、镜头制作等方面,都容易影响名著改编剧的整体观感和观众的评判。

观众骂张一山版《鹿鼎记》,除了批判编剧改编的问题以外,也诟病张一山塑造的韦小宝形象与原著不符,以及他耍猴一般的演技。可见,导演与演员的完成度对于名著经典改编剧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金庸的作品常常被改编成很多版本,但往往一部不如一部,改编最多的要属鹿鼎记,如果说黄晓明那个版本已经辣眼睛了,那么韩栋版本从头至尾都是一场闹剧,张一山版本就变成猴戏了。

无独有偶,《倚天屠龙记》的改编也同样遇到了这样的问题。2001香港版的《倚天剑屠龙刀》和2003台湾版的《倚天屠龙记》评分都在8.0以上,但2009年邓超版就出现了滑铁卢,豆瓣评分5.3,网友的评价大部分都是诟病武打动作烂、演员演技尴尬以及颜值等问题。等到2019年曾舜晞版仍然不尽人意,网友们的评价与邓超版差异不大,很多都在厌恶大陆剧中惯常使用的武打慢镜头。

《天龙八部》的评分也是一落千丈,最佳版本是1997年黄日华版,成为了许多80后观众的童年回忆。2003年大陆拍摄的胡军版也深入人心,无论是内容制作还是演员的演技都无可挑剔,甚至现在还有人叫胡军“乔峰”,可见这一角色的观众缘。而2013年钟汉良主演的版本评分只有4.5,再看演员阵容根本无法与2003年版本相提并论,虽然画面更加华丽,但过于迎合市场以及偶像化倾向也削弱了金庸原著的深层内核。目前,杨祐宁和文咏珊主演的《天龙八部》还未播出,从“想看”的评论里已经可以读解出网友们的担忧。

名著改编是电视剧市场上不容忽视的现象,虽然近几年的改编鲜少有成功作品,但并不能完全剔除这种编剧类型。另外,国内企图改编名著作品的编剧或团队也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往往名著作品的第一部改编案例会成功,而之后的改编版本则诟病大于褒奖。

是观众的眼光越发挑剔吗?是珠玉在前,而存在思维定式吗?

或许不能否认存在这样的原因,但根本上也是编剧改编实践的不成熟导致的。《孙子兵法》有云“奇正相生”,是说打仗时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和兵法套路,但不能拘泥于这些法则,要出奇制胜。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将其引入了文论,成为后世文人在文学创作中的一个方法。

在此,娱sir希望将“奇正相生”的方法引入影视改编剧的创作,提醒诸位编剧:既要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想出奇招,以独辟蹊径的方式博人眼球,但同时也不能天马行空、放纵不管,而要遵循一定的创作法则,不能打破原著的精神核心,要在遵循一定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出最大的创造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