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道具拍卖,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仍需规范

平地一声雷,网络剧《山河令》中主角温客行的一套“鬼谷高定贵气红套装”剧组原衣于4月10日在闲鱼上拍出了224601元人民币的高价,让人一时不知该感叹粉丝们强大的购买力,还是该感叹中国影视道具拍卖史上又一座高峰的诞生。

此次《山河令》影视道具拍卖专场活动是由优酷官方闲鱼账号“Ali文娱”所主导的,共上拍包括原衣、发簪、水壶等物件在内的11件道具,每件道具的起拍价均为1元,然而最终总成交价却高达882491元人民币,令人结舌。

八十多万啊!面对这样的天价成交额,大概优酷官方也没想到,所以Ali文娱随即在闲鱼上发文表示“大家对此拍卖的热情真的超乎想象……同时温馨提醒大家理性出价。”

同时,对此高价表示“瞳孔放大式震惊”的,也不止优酷官方。据情报君一周以来的采访和调查,不仅一般影视剧观众和影视演员粉丝觉得此举不可思议,就连汉服收藏者、影视道具管理人员和影视道具拍卖平台工作人员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群体都觉得此价难以置信、恐怕也只会是昙花一现。

由此,我们不禁发出疑问:影视道具拍卖,从何而来、所经何事,才创新高、该往何去。

影视道具,何去何从

正所谓有供给才会有需求,有了需求又会有更大的供给,因此影视道具拍卖一事,还得从它们的供给渠道说起。

据多数国内影视项目(尤其是电影项目)所公开的“道具场景特辑”,我们得知每一个剧组都会根据自身所需来选用和定制拍摄道具,而“道具”这个统称实际上也包含了服装、饰品、兵器等门类在内的物件。其中,剧组会先从制片人或制片公司的道具库房中寻找适合的道具,然后再考虑设计和定制道具库房无法满足自身需求的部分。

这么一来,无论是剧集还是电影,每个剧组便至少需要为一众主要角色设计和定制服装,其定制的成本和质量也应每个剧组的资金数量而不同。由此可见,资金相对充裕的剧组的“道服化”水平自然也会更高。然而,有时候这样的因果关系也可能需要被颠倒,变成正因为需要更精良的道服化,所以才需要更多的制作资金。

比方说,今年初上映的奇幻巨制《刺杀小说家》便是一个例子。据《第一财经杂志》报道,本片的制作成本超过3亿元人民币,其中道具化所占的比重必不会低。关于这一点,我们也能从该片导演路阳的自述中得到佐证:“像这种片子(奇幻风格的视效大片)每一件道具都是道具库借不来的,都要自己制作”,路阳在影片花絮中坦言道。

▲来源:《刺杀小说家》道具场景特辑

那么,这么一大批道具,在影片拍摄完之后都会被如何处理呢?

据当前正在国内一线电影出品公司某剧组工作的人员告诉情报君,在影片拍摄完成后,一部分旧的、破烂的、不值钱道具会被片方卖掉,而另一部分新的、还能继续使用的、价值高的道具则会被退回库房,等待下一次循环利用。

情报君咨询到的另一位曾参与国内电视剧制作的工作人员对上述处理方法表示认同,此外,他还补充:“演员有时候也会自己收藏下一些制作特别精美的服装,同时,每个公司、每个制片主任基本上都会有一个自家的道具库房,所以在摄制结束后他们还可能会特地留下小部分有特别意义的道具,或自己收藏、或等剧火了后拿去拍卖。”

▲来源:《刺杀小说家》道具场景特辑

而从公开信息来看,退库、自藏、拍卖也的确是影视道具的三个主要“归宿”,此其中又以自藏和拍卖最为有迹可循。

比方说,片方有时候会把自藏的道具外借展览,在满足观众的好奇心之余还能借展览之名贩卖一些周边产品,以实现相关剧集或影片的另一种IP变现。其中,由优酷出品的、道服化较为精良的网剧《鹤唳华亭》(2019)便以“服装+IP”的方式参与到了“北京嘉德艺术中心「瑰丽犹在境」”的展览之中。

而因拍卖较自藏更具透明性、其所能触及到人群范围也更广,所以我国的影视道具拍卖发展至今,也已形成了一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首先,拍卖公司会与有道具(特别是服装类道具)委托意向的剧组交涉,若双方能一致达成拍卖委托协议,拍卖公司就会对拍品进行价值评估、编入仓库、公开上拍等一系列操作。

其次,拍卖公司会通过自家平台或第三方平台来进行线上拍卖,其交易方式也可分为专场拍卖、单品拍卖、多轮拍卖等模式。然而,无论是在何种平台、以哪种模式进行的拍卖,当前国内影视道具拍卖仍处于一个卖方市场,致使买家在挑选藏品、检验质量、分辨真假等方面都较为被动。

最后,倘若藏品流拍或拍卖公司未能在剧方的委托期内将相关物品顺利拍出,该物品就会由拍卖公司退回给剧组处理。

由此可见,在这样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流程中,作为连接剧方和一般买家的拍卖公司的作用和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了。

然而,据情报君了解,当前国内仅有优酷(Ali文娱)和双鱼馆藏这两家公司专职承担起了影视道具拍卖的业务,而与优酷不定期举行的拍卖活动相比,长期供应剧组原衣拍卖服务的双鱼馆藏则更是自称为“中国影视拍卖第一平台”。

所以,当前国内的影视道具拍卖仍是一片前景广阔的蓝海市场,倘若在未来能引入更多合规的平台参与竞争,不仅能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也能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和更切实的权益保障。毕竟,情报君已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不少认为优酷官方和双鱼馆藏涉嫌垄断相关市场的负面评论了。

粉丝行为,粉丝买单

不过,影视道具拍卖的需求市场真的有那么大吗,影视道具的价值又真的与其价格相符吗?面对这个疑问,多位汉服收藏的爱好者都向情报君表达了相近的观点,说道:《山河令》的剧组原衣卖了22万,它还能再卖得更高吗?大概是不会了吧。

倘若我们对这个观点进行深入剖析,便不难发现其中所含的三个“言外之意”:其一,《山河令》剧组原衣的成交价虚高;其二;像这样的高价事件并不常出现在一般的影视道具拍卖市场中;其三,汉服收藏爱好者并非此类拍卖活动的主要受众群体,因为若按他们的标准来衡量相关原衣的价值,可能很难出现与物品自身价值不匹配的大幅度溢价。

显然,这三点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粉丝经济”,也就是说,很多高价影视道具拍品的产生都与粉丝行为密切相关。而纵观优酷和双鱼馆藏近年的拍卖成交记录,我们也不难发现在众多类型的粉丝群体中,“演员/偶像粉丝”的确是推高剧组原衣价格的主力军。

比方说,早在2017年双鱼馆藏所举办的“电影《绣春刀·修罗战场》原版服饰拍卖场”活动中,由杨幂所穿的一件“霂蓝丝羽花绣常服”被拍出了27000元的高价,由雷佳音所使用的一把“裴伦绣春刀”被拍出了22000元的高价,还有由张震所穿的“沈炼月白丝革便服”也被拍出了19000元的高价。而若我们细看这些拍品在最后竞拍阶段的出价账号,则不难推测出这实为一场发生在相关演员粉丝内部的“战争”。

类似地,当优酷官方为《长安十二时辰》(2019)开设剧组原衣和道具孤品拍卖专场的时候,易烊千玺所穿过的青绿色道袍也在一轮轮激烈的粉丝竞争后以15501元高价成交。

除“演员/偶像粉丝”外,影视道具拍卖的主要参与者实际上还有影迷粉丝和汉服粉丝,他们也承拍了除“人气演员经手道具”之外的大部分物件。

比方说,有曾参与过相关拍卖活动的影迷向情报君分享,与剧组原衣相比,他们更喜欢把盔甲、武器、木工制件等“硬货”拍下,因为这类物品在日常生活中比较难买到,同时不少剧组里的制作也是极尽精良。

而汉服爱好者群体对影视道具拍卖市场的贡献,则可能更体现在“高转手率”这个特点上面。何谓“高转手率”呢?一是汉服爱好者会出于“欣赏衣服”“拍照留念”的需求频繁拍下不同剧组、不同制式的精品原衣,二是他们会在欣赏完衣服、拍完照后以转卖、寄卖、出租等形式实现“回血”,从而才能有循环不断的资金来拍入新的衣服。

▲《山河令》专题拍卖页面中指向汉服粉丝的内容

由此可见,不论是何种粉丝群体,粉丝/爱好者对当前国内影视道具拍卖市场的贡献是极其强大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闭环式的“自给自足”——一言以蔽之,粉丝行为是驱动,粉丝买单是结果,如此循环往复。

做大做强,仍待规范

然而,“闭环”对任何行业或市场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能完成“闭环式”的供给平衡自然是好,但若因长期闭环而导致市场内部缺乏竞争、规范和监督,则更容易固化市场中所存在的一些弱点,从而导致终有一天积重难返。

因此,纵然影视道具拍卖是一门好生意、大生意,但它更是一门需要被规范的生意。

情报君认为,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当前的国内影视道具拍卖市场提出规范要求,它们分别是:交易渠道、拍卖程序、权益保障和定价标准。

(一)交易渠道的规范

首先是交易渠道的规范,其中包括拍品供给渠道的去垄断化和对市场准入门槛的放宽。

显然,当前国内影视道具拍卖市场上的“双巨头”非优酷和双鱼馆藏莫属,前者依托自己丰富且直接的拍品来源和成熟且知名的电商生态顺利举办了一场场官方专题拍卖活动,后者则因入局较早、供给稳定而抢占了市场先机和稳固了市场份额。

但诚如部分买家所感所言,无论是优酷还是双鱼馆藏,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已“垄断”了影视道具拍品的供给渠道,加之它们与各个剧组的长期合作,便在无形中抬高了整个市场的准入门槛了。

因此,若中国的影视道具拍卖行业想要做大做强,去垄断化势在必行,更多的良性竞争也必不可少。

▲“Ali文娱”闲鱼账号简介

(二)拍卖程序的规范

第二个需要得到进一步规范的方面是拍卖程序,其中包括对拍卖规则的清洗说明、对拍卖保证金的规范使用和对加价规则的合理约束。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程序相对固定的交易方式,拍卖从来都遵循着“公开竞价、价高者得”的基本法则。然而,拍卖却并非是一种对新手友好的交易方式,一般买家要想顺利进入拍卖的领域,实际上还得跨过相当的知识门槛。

比方说,买家要弄清楚起拍价(拍卖师报出的第一口价格)和底价(委托方和拍卖公司事先协商好的最低成交价)的区别,要了解应价无效的可能情况(最高应价低于底价),更要了解佣金的规则。因为这些“行话”实际上都充满了“坑”。

以双鱼馆藏的拍卖设定为例,其在第三方平台上的拍卖活动基本按最低价起拍且不收佣金,但若到了自家拍卖平台,其起拍价不仅会高出30%,在拍卖成交后更会向买家收取成交价的10%作为佣金。诚然,拍卖平台自有义务向买家说明相关规则,但若真一个买家在还没了解清楚所有的拍卖规则之前便贸然出价,岂不也只能怪自己没有做足功课了吗?

更进一步说,在拍卖程序中还会存在一些特定的规则,比如保证金的收取和加价规则的启动,但在当前国内的影视道具拍卖市场中,它们却成为了商家牟利的“潜规则”。

其一,在拍卖活动中是否收取保证金,应是拍卖人和竞拍人之间的协商约定,但在优酷的拍卖规则里,买家交纳保证金却成为了一条硬性规定。

▲《山河令》拍卖活动的玩法说明

其二,合理的加价规则本应受叫价时限所制约,但据部分买家在社交媒体公开反映,双鱼馆藏常会在加价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后启动延时或加时机制,从而无视本来设定好的叫价时限。

因此,影视道具拍卖这个市场不能缺乏监管和规范,若连最基本的拍卖程序都是不规范的,又何谈整个市场的良性发展呢?

(三)权益保障的规范

第三个需要得到进一步规范的方面是交易保障,其中包括提供非虚假的拍品信息和完善对买家的售后保障。

当前,关于这两方面的消费者权益保障都是做的不够好的。首先是在提供非虚假的拍品信息方面,纵然拍卖平台会向消费者说明拍品的新旧、形制和缺陷等信息,但据拍卖常客在社交媒体上反映,拍卖平台有时候会模糊正身装(演员所使用的服装)和替身装(演员的替身所使用的服装)的区别,还有时候会模糊关于衣服完整性的描述,导致有些买家在收货后才发现货不对板。

此外,因影视道具拍卖的拍品来自剧组,所以基本上都会有使用痕迹,拍卖平台方在上拍相关物件时也会最大限度保证诸如假血迹、威亚钢丝洞之类的道具的使用痕迹。这么一来,拍卖平台不仅有充分理由不对“商品缺陷”担责,而且还省去了像退换货、开发票这样的售后服务,导致“无法”向消费者提供合理合法的权益保障。

再者,当前国内影视拍卖平台虽常使用“公益拍卖”的名头来开展拍卖活动,但却少有对公益资金去向和公益受赠情况进行透明公示的。以《山河令》的道具拍卖为例,在拍卖结束后向买家(《山河令》全体粉丝)颁予荣誉证书的是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而不是优酷官方哟。

(四)定价标准的规范

最后, 我们还需考虑拍品的定价标准规范,不能让一件拍品的真实价值无理可循,从而放纵买卖双方在定价一事上滥用自由裁量权。

以剧组原衣为例,据资深影视道具拍卖活动参与者分享,每一件衣服的定价都应是有参数可循的,其中最重要的参数有四个,它们分别是:交易目的、拍品来源、拍品的真伪属性和拍品的制作水平。

以下图为例,交易目的为“收藏”即说明交易目的正当、而非贪财倒卖之流;拍品来源是剧组委托即说明拍品有清晰的物件来源;拍品是“原衣”即说明拍品并非是按原版复制定做的影视古装之流;“毛质很好、非常精致”则说明了拍品的制作水平。

▲闲鱼上的某剧组原衣描述

其中,大多数剧组原衣收藏者都认为制作水平是衡量价格的最重要因素;“先看面料,再看有没有刺绣,最后看设计师团队是谁。”一位收藏者向情报君如是说道。

因此,便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不少收藏者对《山河令》剧组原服的高价不以为然了,“它们(指《山河令》)就是小成本制作。”该位收藏者又补充道。

结语

影视道具拍卖是一件能使剧组、拍卖公司、收藏者、公益受赠方多方受益的事情,在当前影视行业稳定发展、消费者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若能将这片蓝海市场做大做强,也定是利大于弊的。

尽管如此,如本文所述,当前的国内影视道具拍卖市场仍存在不少问题,规范市场操作也势在必行。同时,影视道具拍卖市场的增量空间也有待进一步挖掘,其中就包括当前被严重“遗忘”的现代都市题材领域。

倘若有一天我国的影视道具拍卖行业能发展到像“佳士得上拍《蒂凡尼的早餐》奥黛丽·赫本原衣小黑裙”那样的成熟度和规范度,才是真正地不妄“这门好生意”啊!

▲此套长裙在2006年经由佳士得拍卖行拍出80万美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