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尖锐到温暖,谁在重塑家庭剧?

再“商业”的题材,都要想法设法讲好中国故事,奏响时代旋律。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广电总局消息,截止目前,已拍完和正在创作中的庆祝建党100周年题材电视剧作品已有近百部,形成“百年百部”的创作生产格局。

可想而知,随着建党献礼季的来临,六七月份的荧屏将成为献礼剧的海洋。这些重点剧目把镜头对准历史和人民,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有些剧集聚焦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描摹百年党史的恢弘画卷;有些剧集关心国计民生,讲述普通百姓的悲欢离合;有的剧集则重在展现某一群体或某一行业对国家的突出贡献。

都是同题作文,不同的创作者交出了不同的答卷。到底什么样的剧才能为建党献礼?伴随着国力的提升和国民爱国情绪的激发,献礼剧的爆发不仅是政策引导的结果,更是市场的需要。

今后,再“商业”的题材,都要想法设法讲好中国故事,奏响时代旋律。

鉴于此,娱乐资本论推出了“剧”献中国系列报道。整个系列报道将围绕“中国家庭”“中国百姓”“中国英雄”和“中国军人”四大主体,分别介绍不同类型献礼剧的创作背景、独特文本性和生产方法论,希望从业者能从中获得启发。

时至今日,中国家庭还有哪些故事可说?

娱乐资本论选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五部剧:《小舍得》《学区房》《八零九零》《心居》和《乔家的儿女》进行探讨:它们的看点是什么?呈现出哪些共性?与过去的同类型剧集相比,如今的家庭剧发生了哪些变化?

为此,我们也采访了其中几部的编剧、制片人,试图通过他们的创作过程,了解当下中国家庭故事的创作方法论以及这类剧集的未来趋势。

主题:聚焦教育、养老、阶层问题,紧抓社会痛点

在此之前,国产家庭剧的主题曾经历多次革新。从年轻人恋爱结婚、他们成为新手爸妈的转变,到夫妻关系、婆媳矛盾,再到近几年的子女教育,其关注点始终跟随着社会情绪的变化而变化。

从主题来看,这批家庭剧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首先,教育题材仍是家庭剧细分题材的主流之一。《小舍得》的编剧周艺飞认为,“孩子的教育是最能牵动牵动一个家庭几代人的”,这部由柠萌影业出品、张晓波执导的剧集已于近日开播,故事围绕三个孩子正处于小升初阶段的家庭展开。

由中汇影视出品、汪俊执导的《学区房》于本周释出先导片,它同样将镜头对准教育,讲述80后年轻夫妇为了即将“幼升小”的儿子提前购置学区房的故事。

但相比之前的《小别离》《小欢喜》,教育的比重在这两部剧中有所下降。

周艺飞告诉小娱,“我们会聚焦教育行业,写不同的教育主张,但这只是其中一条腿,另一条腿是家庭,几代人之间的一些事情。”在《小舍得》中,南俪和田雨岚不仅是两个小家庭的妈妈,还属于重组家庭的“半路姐妹”,这层身份形成了天然矛盾。所以,她们的家庭关系也是剧集重点刻画的内容。

与之类似,《学区房》的故事始于男主想给孩子买学区房。尽管出发点是教育,但此举直接影响的是成年人,比如如何筹钱、买房与事业和生活之间的潜在冲突等。同时,这部剧中共有五组家庭,三组为主、两组为辅,其人物背景、家庭矛盾各不相同,这就涉及了职场、闺蜜情、异地夫妻等元素,该剧出品人、总制片人孙莉莉表示,“每集都有对应的社会话题点”。

其次,代际关系和养老问题成为家庭剧的探讨对象。

在《小舍得》中,张国立饰演的南建龙要同时面对亲生女儿南俪和在生死关头有恩于自己的继女田雨岚。而外孙、外孙女升学路上的每一步都会牵扯到两个家庭,从而关联到他。

《学区房》里,何嘉如(赵薇饰)和叶逸凡夫妇购买学区房需要双方父母的经济支持,与他们同住的叶父见证并参与了他们的一系列折腾。因此“父母养老”也会在《学区房》中提及,从幼到老,剧集反映和讨论的都是当下观众关注的内容。

还有由华策影视出品、徐纪周担任总导演的《八零九零》,这部剧讲述90后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的故事,吴倩饰演的叶小妹接手经营奶奶创办的养老院,白敬亭和倪大红在其中饰演一对祖孙。

在这些作品中,老年人不是家庭成员中的功能性角色,他们的生活图景同样得到展现。有些人继续为儿女子孙倾注时间和金钱,但与自身养老之间存在冲突;还有些人在养老院这样的集体中度过晚年,脱离了家人,他们也是有故事的独立个体。

最后,阶层问题在这批家庭剧中受到了更多关注。

此前就有观众提出,家庭剧主角似乎以中产为主,这一点正在发生变化。《小舍得》中的米桃一家来自农村,爸爸经营小店、妈妈做保洁、米桃成绩优异,展示了另一种教育理念和生活境况;《学区房》中的多个家庭存在经济基础的差距,王鸥和李解饰演角色的家庭相对富裕,也起到对照组的作用。

此外,由腾讯影业出品、滕华涛执导的《心居》刚刚开机,根据原著小说来看,这部剧以一对姑嫂为主角,童瑶饰演的顾清俞是上海本地人,同时是精英人士,海清饰演的冯晓琴则是嫁来上海的外地媳妇,丈夫去世前一直是家庭主妇。她们之间的阶层差异也是导致姑嫂矛盾的重要因素。

综合来看,这些作品针对教育、养老和阶层问题展开讨论表明,家庭剧的主题依然保持与社会痛点紧密相连。

创作:温暖落地成主流,贩卖焦虑是雷区

谈及家庭剧的创作理念和项目定位,几位采访对象都提到了一个关键词:温暖。尽管每部剧都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但在整体的风格调性上都呈现出温暖的质感。

在创作《小舍得》的过程中,周艺飞和其他主创达成的共识是,“立足现实、不要悬浮,然后尽量地温暖一点,刚开始有点大型修罗场的感觉,后面会有一些明亮的场景,穿插一些柔软的片段,人间烟火是想要保留的。”

以温暖为底色的同时,《学区房》和《八零九零》走的都是轻喜剧路线。

前者的导演是执导过《小别离》《小欢喜》的汪俊。《学区房》延续了汪俊一贯的风格,剧中充斥着大量生动幽默的生活细节。《学区房》出品人、总制片人孙莉莉透露,拍摄过程中,导演会把关每一集的剧本,编剧张启敏和四个责编在现场进行修改。演员表演也为故事增色不少,比如秦昊把东北话运用到台词中,看起来更喜感。

《八零九零》总制片人张灼将《八零九零》定位为温暖现实主义剧集,“希望能够从偏现实的都市题材中提取全年龄层俱能接受的题材和元素。在立意上包括了一个广泛的社会议题核心,而表达方式并不会因此变得沉重或传统,相反内容和制作在针对年轻观众的观剧口味上下了很大功夫。”

此外,由同名小说改编、正午阳光出品、张开宙执导的《乔家的儿女》,其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年,讲述乔家五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相互扶持、彼此依靠的故事。虽然生活充满考验,但在亲情主线之下,有着光明和温情向的落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调性的形成也是基于市场反馈。

相比真实到窒息的剧情,在现实生活中被社会焦虑情绪所浸染的观众,更倾向于寻求轻松治愈的观剧体验、看到更多积极向上的故事。比如去年的热播剧《小欢喜》,最先出圈靠的就是沙溢饰演的父亲那句“英子,开门,爹地”。爆笑名场面极大地推高了剧集热度。

除了风格调性,家庭剧在人物塑造方面也呈现出相应变化。

以往教育题材家庭剧中的夫妻多为“虎妈猫爸”,继续沿用下去会陷入脸谱化,创作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试图在人设和组合方式上做出新意。

比如《小舍得》的南俪家,更早一步开启急切关注孩子学习模式的是爸爸夏君山,田雨岚的老公颜鹏则被设置成了“甩手掌柜”,富二代出身、每天在家玩游戏,却能在关键时刻在田雨岚与各个家庭关系间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另一方面,家庭剧的创作存在不少难点。

首先,现实主义题材剧集非常考验编剧的创作能力,既要取材社会话题,又要兼顾剧情的可看性。在本文例举的五部剧中,《小舍得》改编自鲁引弓的同名小说,《学区房》最初的剧本提纲来自桂荣华。原文本中,二者分别聚焦小升初和购买学区房的过程,提供了大量具有科普性质的信息。在此基础之上,再由编剧结合实地走访和调研展开更为丰富的表达。

周艺飞告诉小娱,剧本的文本创作历时一年半左右,在正式落笔前和创作过程中,主创和学校的老师、管理层以及不同年龄层家长、孩子,以座谈会或一对一采访的形式进行了深入持续的沟通。

《学区房》出品人、总制片人孙莉莉表示,编剧张启敏也做了不少类似功课,还曾“混迹”家长群。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态度和经历,揉进人物和故事中,不同人身上的特征会体现在同一角色的各个阶段。

同样的,《八零九零》团队也进行了三年实地走访,接触了1000多位居住在养老院的老人,并对其中100多位做了重点采访,该剧的每个单元人物基本都有原型。

其次,贴近现实的取材会带来新的难题,比如把握展现社会焦虑的尺度、平衡故事的戏剧性与真实性。对于前者,轻喜剧的表现形式是有效的调和剂,更重要的是立足人物,只要人物的行为逻辑合理,观众便可以接受其淡定或焦虑的表现。

对于后者,难点在于让人物产生勾连,让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大量合理的交集。戏剧允许一定程度的巧合,《小舍得》的破题关键是,将南俪和田雨岚的关系从同事兼好友改为继姐妹,而《学区房》以叶逸凡夫妇为圆心,从他们各自的同事、闺蜜和上司等社会关系中,延伸出另外的四组家庭。

制作:教育题材易过时,老人、女性视角有发展空间

社会话题、市场导向对家庭剧的影响只是一方面,其制作方还需考虑外部环境。

比如温暖治愈的风格调性,同时也是政策收紧下的产物。对于教育题材,剧集可以结合现实的前提是避免引发焦虑情绪的蔓延。大部分观众都能看出《小舍得》的故事发生在上海,但编剧将背景虚化为江州。《学区房》将背景切实设置为北京,海淀、朝阳等地名可以让观众更有代入感,但具体的小区名字需要模糊处理。虚实结合,在尊重现实的前提下,保证戏剧创作的发挥空间。

另一方面,相关政策的变化对剧情也有影响。目前为止,学区房“五年一户”的新政与剧情设定还没有出现冲突,但接下来的政策走向是未知的,教育题材的时效性成为制作者需要面对的问题。这也是这类剧集将教育从主题变成话题、不再以此为核心的原因之一。

从制作团队来看,家庭剧的出品方多为经验丰富的影视公司,而从部分剧集的细分类型、风格调性也能看出每个公司所擅长的方向。

其中,《小舍得》是柠萌影业“小”系列的第三部,该公司董事长苏晓曾担任SMG东方卫视副总监,公司创始团队大多出自东方卫视系,在都市剧制作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正午阳光团队出身山影,曾推出过爆款家庭剧《都挺好》,早在近十年前就推出过《父母爱情》《温州一家人》等优秀家庭剧,擅长通过描绘大家庭的故事反映社会变迁。

当然,自制剧以头部IP改编剧和恋爱甜宠题材居多的平台也在入局现实主义题材。企鹅影视去年参与出品了《安家》,优酷参与出品了《学区房》,爱奇艺则参与出品了《小舍得》。

此外,现实主义题材对导演和编剧的依赖度极高,各出品方在选择主创班底时较为谨慎。其主创要么是深度绑定的合作者,要么积累了丰富的家庭剧创作经验。比如,《小舍得》的导演张晓波与柠萌影业合作过《三十而已》,《学区房》的导演汪俊一直深耕家庭剧、编剧张启敏写过《搭错车》,《心居》的导演滕华涛曾执导过《蜗居》。

观察这些作品的演员阵容,可以看到以往家庭剧中较为熟悉的面孔,比如蒋欣、佟大为、李佳航、海清等。但不乏给观众带来新鲜感的选角,比如《学区房》中的秦昊和《心居》里张颂文。张灼透露,《八零九零》在选角初期制定了一线明星搭配老戏骨的思路,白敬亭和倪大红将在剧中上演幽默诙谐的代际沟通。

最后,现实主义题材回潮之下,制作者将目光聚焦中国家庭,其布局思路也反映出家庭剧的发展趋势。

未来,家庭剧仍将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老年人的故事可能成为家庭剧的下一个素材库。中国人民银行的论文《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显示,中国于将于2022年从老龄化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值得重点关注,这也是《八零九零》项目的缘起。

此外,中汇影视的项目储备中包含家庭系列,其中有一部《老漂族》,故事主角就是从老家来到大城市、为子女带孩子的老年人。

另一个家庭剧的发展趋势是女性视角的运用。这两年,“她题材”在影视剧和综艺节目中形成大势,这同样影响到家庭剧的视角。比如,海清和童瑶在《心居》中饰演一对姑嫂,除了家庭关系,两个女性如何面对和克服各自的生活困境也是看点之一。由郑晓龙执导、改编自《秋菊传奇》的《幸福到万家》同样聚焦女性成长,故事始于女主何幸福嫁人,讲述其面对家庭、事业等多重考验的故事。

总体说来,尽管历经十余年的发展,中国家庭仍然是现实主义题材剧集的强大素材库。根据这五部家庭剧来看,其主题跟随社会话题和时代背景的变化而变化,在整体风格上存在温暖现实主义的共性,与过去的家庭剧呈现出明显区隔。

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观众还将从家庭剧中看到更多先进的教育理念、新鲜的社会话题和新型的家庭关系。这些新理念将与时代生活同屏共振,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开启家庭剧的“新风尚”,为影视剧创新创优提供新的借鉴。

猜你喜欢